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問世間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659060
- 條形碼:9787539659060 ; 978-7-5396-59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世間情 本書特色
《問世間情》以獨特的視角,不僅探討了農民工進城后的“臨時夫妻”現象,更向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發出了當代人的詰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隨……在這部與生活同步的書中,作家葉辛深刻地揭示了在城鎮化浪潮中,人們心靈的糾結和沖撞,情感的扭曲與波瀾,從而使得小說的題材、內涵更為深沉豐富。
問世間情 內容簡介
本書不同作者以往的小說, 而是以獨特的視角、生動的筆觸刻畫了—組不同以往的“新上海人”形象, 寫出了—個和以往的弄堂、石庫門迥然不同的上海。小說以獨特的視角, 不僅探討了農民工進城后的“臨時夫妻”現象, 更向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 發出了當代人的詰問。
問世間情 節選
《葉辛長篇小說精品典藏:問世間情(精)》: 這太出人意料了,太突然了呀! 落漕浜的原住民和租房客都知道,他和麻麗是一對年輕夫婦,結婚三年多了,為攢錢出得起那筆購房的首付款,他們像上海那些時髦的“白領”一樣,暫時不要孩子。只有他和麻麗心中明白,他倆是一對“臨時夫妻”,家外有家,他的妻子但平平帶著寶貝女兒生活在山鄉老家的鄭村,和他的父母相依為命地守著鄭村的幾畝田土度日。麻麗的丈夫彭筑是個建房的包工頭,上海的房產商往外地發展,彭筑一會兒去湖州,一會兒去貴州,干得很歡,錢賺得不少,這兩年跑到寧夏的銀川去了,說是那里一個大工程,得干幾年,麻麗和他只是在過年回老家時,才團聚幾天。他倆的兒子留在彭筑河南信陽的家鄉,由爺爺奶奶撫養著,彭筑和麻麗分頭給兒子那里匯錢。 索遠和麻麗同在一個叫廣惠的電器廠里干活,索遠是車間里的領班,老板給他的定位是半脫產干部,但得負責分廠整條流水線上的質量。麻麗是流水線上的檢測工,前頭的剝線、打鉚釘各道工序干完了,她得拿起代表正負極的兩頭插上檢測儀瞅一下,合格的就放行,不合格的就丟一邊筐里,活不重,比起家鄉的農活來,輕巧得多了。可一天八小時,坐在板凳上盡干這活,一班干下來,也不輕松。好在麻麗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對付起這活兒來,并不覺費勁兒。當領班的索遠,時常夸她,說經她檢驗過的產品,一百個放心,這川妹子腦袋瓜靈。 那天麻麗心情煩躁,她的手機上接到一條短信:麻麗,天天埋頭賺錢,你沒聽到彭筑的花邊新聞嗎?多呢! 花邊新聞?什么叫花邊新聞?一看到這四個字,麻麗的頭都大了,腦子里面一片糨糊,她馬上聯想到了另外的女人。她和彭筑聚少離多,一年中只在春節回信陽老家那十幾天里,兩人間才有男歡女愛的夫妻生活。因為有了彭飛,在外頭打工拼搏的他們又都接受了現代觀念,他們采取了避孕措施,也許是太注重避孕了,兩人間的性生活并不像原先那么暢心歡意,只是如同饑渴的土地久旱逢甘霖一般,發泄滿足一下而已。分開久了,麻麗心底深處有時也會發問,彭筑就不想嗎?他耐得住嗎?連她有時都有那股渴望呢!涌上來時,心猿意馬的,難以抑制。特別是近兩年,彭筑當上了包工頭,呼風喚雨的,手下能招呼幾十號人,有那么點財大氣粗的征兆了。不是嗎?春節在老家那幾天,他也不閑著,預訂信陽毛尖的春茶,一聽得上千元一斤,接電話的麻麗轉臉問他訂幾盒,他開口就訂了一百盒,沒點實力,沒點底氣,他會那么輕描淡寫地就說要一百盒嗎?就算是1000元一盒,一百盒都得整10萬元哪!由這細節,麻麗想到彭筑賺的錢不會少了,親熱過后,她把話題繞到這上頭,她以為自己講得很自然,廣惠電器做得全是外銷產品,銷路好,產品供不應求,投資3億的新廠房建成之后,業績直線上升,像她這樣在車間一線干活的檢驗工,一個月都有三四千的收入呢,刨去吃用開銷,每月寄點錢給彭飛,她一個月該有2000元可以存下來……她自以為講得很策略,沒想到彭筑一下把話頭截住說:“2000元夠啥呀,我這么辛苦,賺得比你多點,兩個人能存的錢加起來,也趕不上房價的漲幅。” “那我們什么時候賺夠首付款呀?”麻麗故意問,這是他倆曾經憧憬過的。 彭筑雙手一攤,做一個鬼臉,無可奈何地說:“我也說不準。” 麻麗卻認為,他這是在故意隱瞞真實的收入狀況。 這下好了,有人把話遞到她手機上來了。花邊新聞是個含蓄的說法,雖然麻麗也是頭一次見到,但她敏感地聯想到,這是有人在提醒她、點撥她、暗示她,彭筑在外頭有“花頭”了!上海話有時候很直白,很露骨,有時候卻又很含蓄,“話外有話”,在上海打工多年的川妹子麻麗,一下就明白,彭筑很可能有了“小三”。 ……
問世間情 作者簡介
葉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筆會副主席、上海文聯副豐席、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曾擔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和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花》《海上文壇》等雜志主編,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孽債》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曾引起全國轟動,成為中國電視劇的杰出代表。 著有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家教》《肇債》《三年五載》《恐懼的颶風》《在醒來的土地上》《華都》《纏溪之戀》《過客亭》等。另有“葉辛代表作系列”三卷本、“當代名家精品”六卷本、“葉辛新世紀文萃”三卷本等。短篇小說《塌方》獲國際青年優秀作品一等獎,由本人擔任編劇的電視連續刷《蹉跎歲月》《孽債》《家教》均獲全國優秀電視劇獎。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