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y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y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y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驗輯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34275
- 條形碼:9787547834275 ; 978-7-5478-3427-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 本書特色
脊柱外科是近年來骨科領域中發(fā)展迅猛的亞學科之一,而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技術、計算機導航技術輔助的脊柱手術以及脊柱非融合技術等,無一不是脊柱外科領域中受到廣泛關注的熱點。本書由近年來活躍在脊柱外科*線的國際知名專家通力協(xié)作完成,涵蓋了當今脊柱外科領域中的熱點技術,如微創(chuàng)手術、脊柱畸形矯正和脊柱非融合技術等,文字詳盡,配圖生動,隨書還附贈手術視頻(DVD)。
與以往的脊柱外科專著不同,本書不以面面俱到的形式編排,而是對目前脊柱外科發(fā)展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從適應證、技術要點、并發(fā)癥的預防以及臨床評價等方面詳細闡述。這對于年輕骨科、脊柱外科醫(yī)生了解和掌握當今脊柱外科的發(fā)展趨勢及技術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適合骨科、脊柱外科以及脊柱外科相關的康復科醫(yī)生等閱讀參考。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 內容簡介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是一部反映脊柱外科新進展,把握脊柱外科未來發(fā)展趨勢的專著。本書的內容涵蓋了脊柱外科的幾乎所有領域,如脊柱微創(chuàng)、畸形矯正、節(jié)段運動保留、脊柱骨折和脊髓損傷,脊柱感染和腫瘤等。對于時下風靡的脊柱微創(chuàng)技術,本書更是花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脊柱內鏡、通道輔助技術和顯微內鏡技術等諸多方面,從解剖學、手術技術和并發(fā)癥預防等多重角度詳加描述,濃墨重彩。
本書的編寫中云集了當今活躍于國際脊柱外科領域臨床一線的知名專家。本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傾注了他們對各自擅長領域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戰(zhàn)經驗,值得每一位脊柱外科醫(yī)生認真咀嚼,細細品味。領銜翻譯本書的是活躍于全國各地的脊柱外科專家們,他們無一不是本專業(yè)領域中首屈一指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學養(yǎng)、專長和熱情為本書中譯版的成功完成平添了光彩。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 目錄
Pil Sun Choi
/4
第2章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的理念
Satishchandra Core
第3章骶髂關節(jié)疼痛綜合征:解剖、診斷和治療——激光神經熱切斷術/6
John C Chiu
/17
第4章骶髂關節(jié)疼痛的治療:微創(chuàng)治療的臨床路徑
John C Chiu,Ali M Maziad
第5章應用Disc-Fx的纖維環(huán)髓核成形術在腰椎間盤疾病治療中的作用/23
Naresh Kumar,Sambhav Shah,Siddharth Shah
/29
第6章應用內鏡的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技術的重點和技巧
John C Chiu,Ali M Maziad
第7章經椎間孔椎間盤摘除技術在困難性L4-L5及L5-S1突出中的應用/47
Daniel Gastambide
第8章應用經椎間孔內鏡椎間盤切除術切除椎管內椎間盤突出時如何/60
預防術后感覺異常(漂浮牽開技術)
Jiyoung Cho,Ho-Yeon Lee,Sang-HoLee
/66
第9章經皮內鏡腰椎間盤切除術治療游離型椎間盤突出癥
Fujio Ito,Yasushi Miura,Motohide Shibayama,Shu Nakamura,Shoji Ikeda,
Minoru Yamada,Tomohiko Yamada
/76
第10章經皮后外側內鏡治療脊柱感染
Manabu Ito
/82
第11章應用管道牽開器的顯微內鏡減壓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
Arvind G Kulkarni,Sambhav Shah
第12章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行椎體成形術時注入多少骨水泥適宜以減少相鄰椎體骨折機會/88
Arvind Bhave
/94
第13章導航下微創(chuàng)脊柱穩(wěn)定術治療胸腰椎疾病的要點
Koji Sato
/100
第14章齒狀突螺釘固定術治療型齒狀突骨折
Ⅱ
Arvind G Kulkarni,Abhilash N Dhruv
/107
第15章前路椎間孔切開術治療頸椎間盤疾病
Janusz Bonkowski
/114
第16章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Ajoy P Shetty,Vishnu Prasad,Rishi M Kanna,S Rajasekaran
第17章脊髓損傷患者的急癥治療和康復/131
HS Chhabra Rajat Mahajan Shipra Chaudhary MohitArora
/148
第18章椎板成形術:帶線錨釘法
Lance K Mitsunaga,Eric O Klineberg,Munish Gupta
/156
第19章頸椎的運動保留手術
Kim-Soon Oh
/166
第20章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外科治療的原則
A Mezentsev D Petrenko Radchenko Vladimir A
/181
第21章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凸后路矯形技術
Suken A Shah
/192
第22章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小兒脊柱畸形
Amer F Samdani Ashish S Ranade
/196
第23章經椎弓根縮短截骨術:手術技術
Munish Gupta
/201
第24章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療
HS Chhabra Ameer S Theruvath
/209
第25章腰椎小關節(jié)綜合征
Radchenko Vladimir A Deduch N Malyshkina S
/219
第26章退變性腰椎側彎:觀點爭論和新挑戰(zhàn)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Bong-Jin Lee Jeong-Lim Moon Seog In Moon
/240
第27章退變性腰椎后凸:發(fā)病機制和總體治療目標
Myung-SangMoonSung-SooKimBong-JinLeeMinGeunYoonJeong-Lim Moon
/256
第28章脊柱的矢狀面排列及臨床應用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Bong-Jin Lee Min Geun Yoon Jeong-Lim Moon
/274
第29章腰椎不穩(wěn)定的診斷、評估和治療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Jeong-Lim Moon Sung-Sim Kim
Hanlim Moon
/292
第30章L5-S1及鄰近椎間盤的經腰大肌牽開的側方入路
Jin-FuLin
/299
第31章腰椎管狹窄癥的*新概念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Jeong-Lim Moon Jang-Cheol Sihn
/312
第32章一期經前后路腰骶椎融合術:手術技術和療效
Cederic Barry Boissiere L D’acunzi G Perrin G
第33章動力性非融合穩(wěn)定技術結合脊柱節(jié)段矯正系統(tǒng)治療腰椎退變性椎間盤疾病伴失穩(wěn)的手術療效:2年以上結果隨訪/318
Hideki Ohta,Yoshiyuki Matsumoto,Yuichirou Morishita,Tsubasa Sakai,
George Huang Hirotaka Kida Yoshiharu Takemitsu
/324
第34章脊柱化膿性感染診斷與治療的*新概念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Bong-Jin Lee Young-Wan Moon Jeong-Lim Moon
/346
第35章脊柱結核診斷和治療的*新觀點及全球標準
Myung-Sang Moon Sung-Soo Kim Jeong-Lim Moon Jang-Cheol Sihn
/365
第36章骶椎—骨盆固定術
Ioannis Avramis Nicholas Pirnia Munish Gupta
/379
第37章骶骨腫瘤的外科治療
Mehmet Zileli
第38章新型椎板間動力性非融合系統(tǒng)(IntraSPINE)治療腰椎輕度和嚴重退變性疾病/391
Darwono A Bambang
/408
附錄中英文縮略詞對照
現(xiàn)代脊柱外科技術 作者簡介
男,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yī)師,教授。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學組委員,國際內固定學會(AO)脊柱外科中國理事會理事兼教育官。中華醫(yī)學會上海骨科分會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醫(yī)學生物技術學會計算機輔助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上海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國內10余家專業(yè)雜志常務編委,編委等。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