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考古會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385449
- 條形碼:9787561385449 ; 978-7-5613-854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陜西考古會史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陜西考古會”的發展歷史,內容包含斗雞臺的發掘、考古會成立經過、奇文搜刻、省院爭鋒、古物案例以及抗戰中的文物移藏等。作者歷經二十余年調查研究,首次公布了大量相關歷史圖片與文獻資料,努力還原逝去的歷史碎片,準確完整地還原了陜西考古會成立過程中跌宕起伏的歷史場景。史料價值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同時兼具可讀性。
陜西考古會史 內容簡介
陜西豐富的文物資源吸引著一代又一代海內外好古之士前來,從1934年陜西考古會發掘斗雞臺,正式揭開陜西科學考古發掘的序幕,至今已有80余年。歷代考古學者發現文物的同時,也在創造著厚重的考古歷史。
世事滄桑,當我們鐘情于文物的同時,繞不開的是它們的發現者。書中涉及的張扶萬、寇遐、韓儒林、徐炳旭、何樂夫、蘇秉琦、白萬玉等,那一代學人執著的學問之道值得我們熟知,那一代學人酸甜苦辣的人生軌跡值得我們咀嚼……
陜西考古會史 目錄
陜西考古會大事記
陜西考古會主要人物傳略
緒論
**章 省院合作緣起
一、遲到的抉擇
(一)北平研究院背景與歷史
(二)到陜西去
二、事與愿違
(一)從北平到西安
(二)西安諸事不易
(三)勇敢者無畏
三、醞釀期間的考古調查
(一)開篇說明
(二)1933年7月之前的考古調查
(三)1933年12月的考古調查
(四)回望流年
四、新舊隔閡
(一)盜墓狂潮使問題復雜化
(二)艱苦的疏通
第二章 陜西考古會成立經過
一、省院爭鋒
(一)進退之間
(二)八條辦法與煩瑣的籌備
二、成立始末
(一)2月1日之前
(二)成立會議
三、**次會議
(一)會議經過
(二)經驗與教訓
第三章 考古論戰與奇文搜刻 一、民政廳發掘
(一)發掘之前的紛擾
(二)發掘經過
(三)發掘效應與三宮圖聚首
二、奇文搜刻章妙枝
(一)金石耆宿與三宮圖題跋
(二)奇文搜刻
三、真電風雨
(一)來自西安的真電
(二)論戰在全國展開
(三)余波的回思
第四章 斗雞臺發掘始末及意義
一、無奈的基礎與波折
(一)依舊難如意
(二)西向斗雞臺
二、**次斗雞臺發掘與相關問題
(一)聚焦廟后空堡與戴家溝
(二)**次斗雞臺考古發掘
(三)文物展覽與發掘品之分配
三、第二次斗雞臺發掘及成績、意義
(一)致敬執著
(二)第二次斗雞臺發掘
(三)1935年的考古調查
(四)春華秋實無悔
四、第三次斗雞臺發掘與考古類型學的孕育
(一)第三次斗雞臺發掘
(二)考古類型學之胎生
第五章 省垣考古發掘及省垣內外的金石研究
一、蓮湖公園與興隆巷發掘
(一)蓮湖公園發掘始末
(二)興隆巷發掘
二、椎拓風波
(一)糾紛在碑林滋生
(二)辭職前后
三、舊學新貌
(一)挺進金石誤區
(二)別樣新枝
(三)流韻在富平
第六章 紛繁的文物調查及保護管理工作
一、聚焦隴海鐵路
(一)殊途同歸
(二)時勢迫使考古會介入
(三)微妙的碰撞
(四)瑰寶迷離
二、更進一步
(一)李儼與張扶萬
(二)攜手第二總段工程處
(三)車站工地發現與《唐長安城金石考》
(四)合作隨鐵路延伸而推進
三、八方風動
(一)向愚昧宣戰
(二)省垣內外的碑石保護高潮
(三)其他文物的調查保護工作
(四)波及與影響
四、古物要案
(一)武功張子百、張三用掘獲古物案
(二)鳳翔薛松齡控王玉慶等私掘古物案
(三)西安賈文會控馬少甫等私販古物案
(四)河南萬純安攜運古物案
(五)長安余鼎新、楊天祿控張銀等私藏古物案
(六)長安翁某、孫謨販賣古物案
(七)西安“傷兵友”滋擾興隆巷考古發掘案
(八)西安劉永安私掘古物案
(九)耀縣佛道造像碑捐贈歸公案
(十)斗雞臺考古工地肇事案
(十一)醴泉瑞云庵、保安寺石佛調查保護案
第七章 抗戰中文物移藏及艱難維持
一、移藏活動始末
(一)移藏背景
(二)移藏始末
二、漢石情結
(一)君子之諾重千金
(二) 癡心旨在殘石
三、艱難的維持
(一)希望與渺茫
(二)只有香如故
(三)在*后的日子里
附錄:陜西考古會重要文件選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再版后記
展開全部
陜西考古會史 作者簡介
羅宏才,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先后畢業于西北大學考古專業、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考古專業。主要從事美術考古、藝術市場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探尋碑林名碑》、《中國佛道造像碑研究》、《慈恩印象》、《從中亞到長安》(主編)、《盧是藝術年譜長編》等著述10余部。現任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中心決策咨詢基地藝術市場研究工作室專家,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
科技創新項目驗收委員會委員,《收藏》雜志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中國航海博物館文物鑒定專家評審庫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