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史概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28176
- 條形碼:9787511628176 ; 978-7-5116-281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棉史概述 本書特色
《中國棉史概述》的作者都是棉業界人士,其中汪若海和承泓良兩位先生從事棉花改良工作半個多世紀,書中部分內容就是他們親身經歷。宋曉軒同志雖是他們的后輩,但也工作了三十余年,*近十年收集了不少棉史資料。三人合作編成此書,既是對以往棉史研究的總結,也是這項工作的傳承。
中國棉史概述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都是棉業界人士,其中汪若海和承泓良兩位先生從事棉花改良工作半個多世紀,書中部分內容就是他們親身經歷。宋曉軒同志雖是他們的后輩,但也工作了三十余年,*近十年收集了不少棉史資料。三人合作編成此書,既是對以往棉史研究的總結,也是這項工作的傳承。
中國棉史概述 目錄
**章概論
**節棉花的價值與植棉的意義
一、棉花的利用價值
二、棉花生產的意義
第二節棉花主要生物學特征特性
一、棉花的形態特征:棉花是根深、葉茂、分枝多,開花期長的大株作物
二、棉花的生長發育與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第三節棉花的起源進化與分布
一、棉花的起源
二、棉花的進化與分布
第四節若干相關國家棉情簡介
第二章棉花的傳入
**節亞洲棉及其傳入
第二節非洲棉及其傳入
第三節陸地棉及其傳入
第四節海島棉及其傳入
第五節棉花名稱的來歷
第三章初始邊疆植棉
**節有關我國*早棉花的論述
第二節南方邊疆植棉
第三節西部邊疆植棉
第四章早期的南部植棉和西部植棉
**節早期南部植棉
第二節早期西部植棉
第三節棉布傳入中原內地
第五章中原植棉的興起
**節南部棉花北擴及西部棉花東移與我國棉區的形成
第二節棉花成為國人衣著主要原料
第三節對棉認識的加深
第四節棉花需求增大
第五節促進棉產發展的措施
第六章中原植棉時期的植棉業與棉紡業
**節植棉業與棉紡業概況
第二節長江三角洲及長江中游
一、長江三角洲的植棉業
二、長江三角洲的棉紡業
三、長江中游的植棉業
第三節北方各地
第四節邊疆各地
第五節種植的品種
第六節植棉面積、棉花產量和棉花棉布價格
一、有關植棉面積
二、有關棉花產量
三、有關棉花棉布價格
第七節黃道婆及其歷史貢獻
第七章古代植棉技術
**節種植制度與擇地整地
一、種植制度
二、擇地與整地
第二節播種保苗與密度
一、播種
二、間苗與定苗
三、種植密度
第三節田間管理
一、鋤棉
二、施肥
三、灌溉及排水
四、摘心整枝
第四節選種留種與收摘
一、選種留種
二、采摘與收藏
第五節關于棉花病蟲害防治
第六節綜合豐產栽培技術
第七節值得思考的幾點
第八章近代植棉時期
**節鴉片戰爭后的棉業
第二節民國時期的棉業
第三節清末民國現代植棉科技萌芽
第九章現代棉花生產發展
**節產量提高
第二節品質改進
第三節波浪式發展
第四節對棉產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植棉比較效益偏低的影響
三、科技投入不足的影響
四、進出口逆向調節的影響
五、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滯后的影響
六、特殊的農業結構形態的影響
第五節棉花流通體制改革
第十章現代主要植棉技術
**節品種改良
第二節棉區合理區劃與耕作制度改革
一、棉區合理區劃
二、耕作制度改革
第三節栽培技術改進
一、總結推廣群眾植棉經驗
二、育苗移栽
三、地膜覆蓋栽培
四、棉田化學調控
第四節病蟲防治技術進步
第五節高新技術的創用
一、棉花細胞工程
二、棉花基因工程
第十一章促進現代棉產發展的基本要素
**節政策措施
第二節財政投入
一、優質棉基地縣建設
二、實施“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項目
三、針對棉花產業的其他有關財政投入
第三節科技進步
一、品種改良
二、耕作制度改革
三、栽培技術的改進
四、病蟲防治技術的進步
第四節產業化經營
一、棉花產業化經營產生的條件
二、棉花產業化經營的模式
第十二章近現代棉產機構與棉業社團組織
**節清末和民國時期
一、清末時期概況
二、民國時期中央政府棉產機構
三、民國時期各省棉產機構和企業、學校、民間組織
第二節新中國棉產組織領導
一、國家層面
二、農業部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
三、各。ㄊ、自治區)及地、縣組織領導
第三節新中國棉花科研與教學機構
一、全國性有關棉花的科研機構
二、各省、地棉花科研機構
三、高等院校等教學單位
第四節新中國棉業社團組織
一、中國農學會棉花分會和各省棉花學會(專業委員會)
二、中國棉花協會
三、其他社團組織
第五節棉花原種場和棉種企業
一、棉花原種場
二、棉種企業
第十三章現代棉花南繁史
**節海南植棉的歷史淵源與冬季植棉的氣候生態條件
第二節探索階段
第三節初期階段
第四節興起階段
第五節走向現代化階段
第六節棉花南繁的重大貢獻
第十四章中國棉史中若干問題
一、我國商代有無棉花
二、絲綢之路、棉花之路與張騫
三、白疊與哈達
四、木棉論析
五、為什么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中下游植棉很晚
六、從棉花曾是上海市花說起——古代棉花綜合利用簡述
附錄一中國棉史大事紀
附錄二古今棉花重要著作題錄(以年代先后為序)
附錄三全國歷年棉產情況
附錄四棉與棉織品出土文物情況
附錄五古今棉事軼聞
附錄六計量單位古制與現行公制換算簡表
主要參考文獻
結束語
展開全部
中國棉史概述 作者簡介
汪若海,男,漢族,1936年6月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共黨員。1958年7月畢業于南京農學院。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曾兼任農業部科技委員會常務委員、農業部種植業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棉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1992年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棉花新品種選育及棉花生產宏觀發展研究,對中國植棉歷史也頗有研究,勤于筆耕,著作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