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汽車油機管理系統-控制.調節和監測-原書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59559
- 條形碼:9787111559559 ; 978-7-111-5595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油機管理系統-控制.調節和監測-原書第4版 本書特色
本書由2014年德國SpringerVieweg出版社出版的《Ottomotor—Management》德文第4版翻譯而成,它是由世界知名的內燃機燃油噴射裝置跨國公司博世(Bosch)公司組織了各相關專業領域80余位富有實踐經驗的專家撰寫的專業書籍。本書除了包含以前的發動機控制系統在內的簡要概論之外,詳盡地闡述了汽油機的基本原理,論述了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諸如燃油泵、噴油器、電控單元和傳感器及執行器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還著重闡明了現代汽油機缸內直接噴射系統的電子控制和調節,此外還介紹了廢氣排放法規、廢氣測量技術、診斷以及代用燃料和混合動力等方面極為重要的內容。本書適合于從事汽油機動力裝置和燃油噴射系統以及汽車整車、零部件和系統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并可作為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以及運載工具運用工程等學科專業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同樣也非常適合于汽車和配件工業的產品鑒定人員和專家以及電子工程師和軟件開發人員閱讀,以了解有關汽油機控制和調節方面的知識。
汽車油機管理系統-控制.調節和監測-原書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德國Springer Vieweg出版社出版的德文經典著作《Ottomotor-Management》新的第4版原版直接翻譯而成,更精準地表達了原著的內容。本書譯者范明強教授級高工1985年起就開展轎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燃油噴射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1991—1995年,范教授參與主持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技術”,并先后榮獲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和財政部聯合頒發的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范教授還是《國外內燃機》雜志社的特邀德文翻譯,Springer旗下的MTZ(發動機技術雜志)新的技術論文絕大多數都是由范教授翻譯介紹給國內讀者的,無論是在選題還是翻譯質量方面都受到《國外內燃機》編輯委員會和讀者的一致好評。讀者可在《國外內燃機》雜志上讀到范教授翻譯的MTZ許多新的發動機技術論文。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開發經驗、對國際新發動機技術趨勢的了解與把握,使范教授對于本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更加精深,讀者也可以從這本譯著中更加受益。范教授自1967年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以來,從事內燃機技術工作已經整整50年了,今年恰逢范教授75周歲!雖已年逾七旬,但范教授仍筆耕不輟,近幾年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已連續出版了德文譯著《柴油機管理系統》和《缸內直噴式汽油機》,并編著出版了《柴油機電控高壓噴油系統結構與維修彩色圖解》,與江蘇大學原校長高宗英教授等人合作翻譯的德文內燃機經典著作《內燃機原理》(原書第7版)也將在2017年晚些時候出版。從范教授辛勤的工作中,編輯看到了以范教授為代表的我國的內燃機工作者的事業心以及對國家內燃機事業的全身心付出!正是這種對事業的熱愛,他們將我國打造成內燃機產業大國!在他們這種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下,新一代的技術人員一定會將我國打造成內燃機產業強國!
汽車油機管理系統-控制.調節和監測-原書第4版 目錄
前言
編輯的話
縮略語
第1章汽車發展歷史1
11早期汽車史1
12汽車技術的先驅者3
13羅伯特·博世(Robert Bosch)的
畢生事業7
第2章汽油機的基本原理9
21工作原理9
211四沖程循環9
212工作過程:換氣和燃燒10
213過量空氣系數和廢氣排放11
214混合氣形成13
215點火和點燃14
22氣缸充氣14
221組成部分14
222充量更換15
223充氣控制16
224充量數據采集和混合氣
調節19
225燃油20
23燃燒22
231紊流預混合燃燒22
232紊流預混合部分擴散燃燒23
233均質自行著火(均質
壓燃)24
234不規則燃燒24
24轉矩、功率和燃油耗26
241動力總成的轉矩26
242特性參數的定義26
243特性曲線29
244比燃油耗30
25熱力學基本原理:分析和模擬
計算31
251系統考察和定義31
252能量平衡31
253壓力曲線分析32
254工作循環計算35
255一維(1D)模擬計算35
256三維(3D)模擬計算36
26效率38
261理想循環和損失分配39
262效率優化技術42
27內燃機測量技術46
271測量技術46
272壓力指示46
28實際使用燃油耗46
281有利于降低燃油耗的因素47
282不利于降低燃油耗的因素47
第3章燃油供應49
31引言和概述49
311進氣道噴射的燃油輸送49
312汽油機缸內直接噴射的燃油
輸送53
32燃油輸送部件54
321電動燃油泵54
322輸油模塊57
323汽油濾清器57
324燃油壓力調節器60
325燃油壓力阻尼器60
33燃油蒸氣回收系統和燃油箱
通風61
331燃油蒸氣的產生61
332結構和工作原理61
333進一步的要求62
34汽油機燃料63
341概述63
342常規燃油65
343物理-化學特性68
344氣體燃料71
目錄●●●●●●●●●●汽油機管理系統——控制、調節和監測第4章進氣控制73
41發動機功率的電子控制73
411任務和工作原理73
412電子加速踏板系統的電動
節氣門總成74
413加速踏板模塊75
414電子控制發動機功率的監測
方案76
42動力學增壓77
421振蕩進氣管增壓77
422諧振增壓78
423可變進氣管參數78
424振蕩進氣管系統79
425諧振進氣管系統79
426諧振與振蕩進氣管組合
系統79
43可變氣門控制80
431考察氣門的可變性80
432可轉換杯形挺柱81
433可轉換支承挺柱82
434可轉換搖臂82
435滑動凸輪系統83
436凸輪軸相位調節器84
437全可變氣門機構84
44增壓85
441機械增壓86
442壓力波增壓86
443廢氣渦輪增壓88
444增壓發動機的優化94
445增壓壓力的調節96
45充量運動96
451優化充量運動的進氣道
設計96
452充量運動控制閥板97
46廢氣再循環98
461外部廢氣再循環的控制98
462降低燃油耗99
463降低NOx排放99
第5章燃油噴射100
51進氣道噴射101
511概述101
512噴射模式106
513混合氣形成107
514電磁式噴油器111
515燃油分配管114
52汽油機缸內直接噴射116
521優點116
522概述116
523燃燒過程和運行模式119
524混合氣形成、點火和燃燒125
525高壓噴油器128
526燃油分配管133
527汽油機缸內直接噴射的高壓燃
油泵133
第6章點火137
61磁電機點火137
62蓄電池點火137
621晶體管點火138
622電子點火138
623全電子點火138
63感應點火裝置138
631結構139
632任務和工作原理140
633能量儲存140
634高電壓的產生141
64點火線圈144
641結構145
642要求145
643結構和工作原理146
644結構形式150
645點火線圈電子學153
65火花塞155
651任務155
652應用156
653要求157
654結構157
655火花塞方案160
656電極間距161
657火花位置161
658火花塞的熱值162
659火花塞的標定163
6510火花塞的運行性能165
6511結構形式166
6512火花塞型號168
66火花塞的模擬開發168
661溫度場168
662電場169
663結構力學169
67火花塞的實際應用169
671火花塞的安裝169
672錯誤選擇火花塞的后果170
673火花塞外貌的評判170
第7章廢氣后處理171
71廢氣排放和有害物171
711可燃混合氣的燃燒172
712廢氣的主要成分172
713有害物173
72對原始排放的影響174
721影響因素174
722HC原始排放176
723CO原始排放177
724NOx原始排放178
725炭煙排放178
73廢氣催化凈化裝置179
731概述180
732開發目標180
733催化轉化器方案181
734催化轉化器的配置181
735多路配置182
736催化轉化器的加熱方案183
737空燃比調節回路185
738吸附式NOx催化轉化器的
調節188
739三元催化轉化器190
7310吸附式NOx催化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