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四季養生保童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9790
- 條形碼:9787513239790 ; 978-7-5132-397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季養生保童子 內容簡介
《中醫育兒叢書:四季養生保童子》,是以《黃帝內經》的“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的“上工治未病”理念為指導思想,以順應自然、調和陰陽為小兒四季養生防病的核心內容,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為小兒四季養生的重要法則,以調情志、節飲食、慎起居、勤鍛煉、御外邪為小兒四季養生防病的主要內容,系統地闡述了小兒中醫四季養生、保健的歷史溯源、學術思想、養生方法及常見病的保健內容。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表現為小兒機體柔嫩、氣血未盛、脾胃薄弱、腎氣未充、腠理疏松、神氣怯弱、筋骨未堅等特點,無論在形體方面還是生理功能方面均處于相對幼稚和不足的狀態。因此,小兒四季養生的目的就是要呵護先天,強壯后天,要順應自然四時氣候變化的規律,結合小兒機體的陰陽偏頓生理病理特點,遵循生、長、化、收、藏的內在規律,應用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變化有針對性地調理小兒機體的陰陽狀態,努力實現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協調,以達到陰平陽秘、氣血協調的養生目的,使小兒內外環境和諧,氣血平和,即順四時、適環境、調陰陽,以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達到生長發育、身體強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健康狀態。 《中醫育兒叢書:四季養生保童子》分為中醫關于小兒四季養生防病的概況、春季養生、夏季養生、秋季養生、冬季養生及小兒四季常見疾病的預防六個章節。 《中醫育兒叢書:四季養生保童子》對不同時節可能出現的小兒疾病,從病證辨識、防病要點、防病方法、調養護理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論述,可方便讀者按需對小兒進行生活的調護和飲食藥膳的搭配使用,或根據中醫治未病理念對疾病進行一定的預防。
四季養生保童子 目錄
一、小兒四季養生防病的文獻溯源
(一)萌芽期
(二)形成期
(三)發展期
二、小兒四季養生防病的研究概況
(一)“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是小兒四季養生的核心思想
(二)“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小兒四季養生的重要法則
(三)“呵護先天,強壯后天”是小兒四季養生的終極目標
三、小兒四季養生的常用方法
(一)調情志——七情和合
(二)節飲食——健脾和胃
(三)慎起居——順應自然
(四)勤鍛煉——強身健體
第二章 春季養生
一、春季節氣的自然規律
二、春季節氣的氣候特點及小兒養生要點
(一)立春——升發陽氣,養肝為要
(二)雨水——健脾燥濕,保暖為要
(三)驚蟄——勤于運動,健脾柔肝
(四)春分——寒溫相守,以平為期
(五)清明——上清下明,平氣養陰
(六)谷雨——谷雨花香,謹防疫病
三、春季節氣的易患疾病及其特點
(一)呼吸系統疾病
(二)過敏性疾病
(三)傳染性疾病
四、春季易患疾病的預防
(一)預防要點
(二)預防方法
……
夏季養生
秋季養生
冬季養生
小兒四季常見疾病的預防
附一 小兒常用穴位示意圖
附二 家庭常用小兒中成藥
四季養生保童子 節選
《中醫育兒叢書:四季養生保童子》: 三、小兒四季養生的常用方法 《黃帝內經》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概括了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養生核心原則和主要方法。(一)調情志——七情和合在《黃帝內經》的養生法則中特別提出了情志調和是養生的重要內容。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并提出四季養生要順應四時環境變化以調養五臟之神氣,春應生發之機當心情舒暢,夏應華實之象當精神飽滿充實,秋應平容之性當安定內斂,冬應潛伏之氣藏而不露。“春三月,此謂發陳……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靈樞·本藏》云:“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情志失和不但是疾病發生的原因,也是影響疾病預后轉歸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如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多動癥、孤獨癥、癲癇等疾病均與小兒情志因素密切相關。七情是五臟之氣所生,七情違和極易傷氣而致氣機紊亂之病理變化,“百病皆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莞于上,使人薄厥。”“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因此,小兒四季養生要借助自然界的長勢以愉悅心情,調和情志,平衡陰陽,增強體質,達到七情和合,陰平陽秘的四季養生防病目的。 (二)節飲食——健脾和胃 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需要營養物質的不斷補給和充實,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物質需求。小兒飲食有節,對充養真氣具有重要意義。“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食飲有節,要求合理膳食,謹和五味。“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謹和五味應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逆之則飲食不節損傷臟腑而引發各種疾病。“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可見,小兒的四季養生與合理的飲食關系密切,要借助飲食五味,合理飲食,健脾和胃,調和陰陽,以達到小兒強身健體的四季養生目的。 (三)慎起居——順應自然 慎起居是順應自然界的陰陽消長節律的養生方法,要順應自然界四時氣候交替變化的規律,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以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即順四時、適環境、調陰陽,按時作息,睡眠充足,生活規律,衣著隨季節氣候變化及時添減,以求得人體與生活環境保持和諧與統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要順應四時氣象調養五臟之氣,即順應春季陽氣的生發以舒肝氣,順應夏季陽氣的旺盛以養心氣,順應秋季陽氣的收藏以養肺氣,順應冬季陽氣的閉藏以養腎氣。 ……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