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封神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0405
- 條形碼:9787508090405 ; 978-7-5080-904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封神演義 內容簡介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全書共一百回。 關于《封神演義》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陳仲琳)。許仲琳(約1567-1620),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人,明朝小說家。詳細生平已無史料可查。 《封神演義》以篇幅巨大、幻想奇特而聞名于世。《華夏古典小說分類閱讀大系:封神演義》的原型*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全書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斗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商紂王、妲己、聞太師、黃飛虎等人物形象,還塑造了讓人難忘的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哪吒等仙界人物。作品*后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歷史上的紂王是商朝*后一任君王,是帝乙的兒子,他的名字叫辛,所以又稱帝辛。他天資聰穎,武藝高超,力大無窮,曾徒手和猛獸格斗。他多次攻伐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紂王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于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在牧野之戰中大敗于周武王所率領的八百諸侯,*后自焚于鹿臺。 需要向今天的讀者特別說明的是:《封神演義》中所寫的商紂王,與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有很大的出入,在中國民間,有著把“歷史演義”就當做“歷史本身”的人文傳統,這種由來已久的認知邏輯和思維定勢,使《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的“惡棍”形象傳播久遠,影響巨大,而把真實的帝辛(在這里,我們有意避開“紂”這個來自周人的含有明顯貶義的詞),留在了范圍很小的專業研究的范圍里了。
封神演義 目錄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貍死妲己
第五回 云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后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紂王無道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夸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干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圣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紅沙陣
封神演義 節選
《華夏古典小說分類閱讀大系:封神演義》: 詩曰: 丞相金鑾直諫君,忠肝義膽孰能群? 早知侯伯來朝覲,空費傾葵紙上文。 話說紂王聽奏大喜,即時還宮。一宵經過。次日早朝,聚兩班文武朝賀畢。紂王便問當駕官:“即傳朕旨意,頒行四鎮諸侯,與朕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美女百名,不論富貴貧賤,只以容貌端莊,情性和婉,禮度賢淑,舉止大方,以充后宮役使。”天子傳旨未畢,只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俯伏言日:“老臣商容啟奏陛下:君有道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后宮美女,不啻千人,嬪御而上,又有妃后。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臣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此時水旱頻仍,乃事女色,實為陛下不取也。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殺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鳳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時之樂,則目眩多色,耳聽淫聲,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獵于山林,此乃無道敗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綱,侍君三世,不得不啟陛下。臣愿陛下進賢,退不肖,修行仁義,通達道德,則和氣貫于天下,自然民富財豐,天下太平,四海雍熙,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況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愛其民,惜其財費,重其使令,雖堯、舜不過如是。又何必區區選侍,然后為樂哉?臣愚不識忌諱,望祈容納。”紂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罷,群臣退朝,圣駕還宮。不題。 不意紂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諸侯率領八百鎮朝覲于商。那四鎮諸侯乃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諸侯俱進朝歌。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紂王寵用費仲、尤渾。各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權作威,少不得先以禮賄之以結其心,正所謂“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內中有位諸侯,乃冀州侯,姓蘇名護,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那里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此與二人俱未曾送有禮物。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并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于心。不題。 其日元旦吉晨,天子早朝,設聚兩班文武,眾官拜賀畢。黃門官啟奏陛下:“今年乃朝賀之年,天下諸侯皆在午門外朝賀,聽候玉音發落。”紂王問首相商容,容日:“陛下止可宣四鎮首領臣面君,采問民風土俗,淳魘澆兢,國治邦安。其余諸侯俱在午門外朝賀。”天子聞言大悅:“卿言極善。”隨命黃門官傳旨:“宣四鎮諸侯見駕,其余午門朝賀。” 話說四鎮諸侯整齊朝服,輕搖玉珮,進午門,行過九龍橋,至丹墀,山呼朝拜畢,俯伏。王慰勞日:“卿等與朕宣猷贊化,撫綏黎庶,鎮攝荒服,威遠寧邇,多有勤勞,皆卿等之功耳。朕心喜悅。”東伯侯奏日:“臣等荷蒙圣恩,官居總鎮。臣等自叨職掌,日夜兢兢,常恐不克負荷,有辜圣心,縱有犬馬微勞,不過臣子分內事,尚不足報涓涯于萬一耳,又何勞圣心垂念!臣等不勝感激!”天子龍顏大喜,命首相商容、亞相比干于顯慶殿治宴相待。四臣叩頭謝恩,離丹墀前至顯慶殿,相序筵宴。不題。 天子退朝至便殿,宣費仲、尤渾二人,問日:“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鎮大諸侯進美女,朕欲頒旨,又被商容諫止。今四鎮諸侯在此,明早召人,當面頒行,俟四人回國,以便揀選進獻,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若何?”費仲俯伏奏日:“首相諫止采選美女,陛下當日容納,即行停旨,此美德也。臣下共知,眾庶共知,天下景仰。今一旦復行,是陛下不足以取信于臣民,切為不可。臣近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艷色天姿,幽閑淑性,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役使。況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紂王聽言,不覺大悅:“卿言極善!”即命隨侍官傳旨:“宣蘇護。”使命來至館驛傳旨:“宣冀州侯蘇護商議國政。”蘇護即隨使命至龍德殿朝見,禮畢,俯伏聽命。王日:“朕聞卿有一女,德性幽閑,舉止中度。朕欲選侍后宮。卿為國戚,食其天祿,受其顯位,永鎮冀州,坐享安康,名揚四海,天下莫不欣羨。卿意下如何?”蘇護聽言,正色而奏日:“陛下宮中,上有后妃,下至嬪御,不啻數千。妖冶嫵媚,何不足以悅王之耳目?乃聽左右諂諛之言,陷陛下于不義。況臣女蒲柳陋質,素不諳禮度,德色俱無足取。乞陛下留心邦本,速斬此進讒言之小人,使天下后世知陛下正心修身,納言聽諫,非好色之君,豈不美哉!” ……
封神演義 作者簡介
許仲琳(約1560—約1630),亦作陳仲林,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人,生平事跡不詳,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明朝小說家。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