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6528
- 條形碼:9787108056528 ; 978-7-108-05652-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本書特色
北宋一代,物華繁盛,俊杰輩出,政壇上的風云人物大多從平民中崛起。歷朝將相中,趙普、呂端、劉平等風格迥異,寇準、狄青名垂后世,丁謂、呂夷簡權傾一時,郭進、張亢、王韶等功勛卓著卻又被人淡忘。這些士林將壇人物生于宋代,適逢其時,得以施展非凡的才干,他們個人的成敗沉浮也攸關北宋國運的興衰。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以人物之事,記一代之史。材料取自正史、野史、文集、筆記、方志,熔裁于敘事中,不著痕跡。通過這部別裁體的宋史,宋代的君權與相權、國事與黨爭、內政與邊防、崇文抑武與軍力升降等重大關節,也能逐一領會。書中多數章節曾在《美文》雜志連載。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內容簡介
北宋一代,物華繁盛,俊杰輩出,政壇上的風云人物大多從平民中崛起。歷朝將相中,趙普、呂端、劉平等風格迥異,寇準、狄青名垂后世,丁謂、呂夷簡權傾一時,郭進、張亢、王韶等功勛卓著卻又被人淡忘。這些士林將壇人物生于宋代,適逢其時,得以施展非凡的才干,他們個人的成敗沉浮也攸關北宋國運的興衰。 《生逢宋代 北宋士林將壇說》以人物之事,記一代之史。材料取自正史、野史、文集、筆記、方志,熔裁于敘事中,不著痕跡。通過這部別裁體的宋史,宋代的君權與相權、國事與黨爭、內政與邊防、崇文抑武與軍力升降等重大關節,也能逐一領會。書中多數章節曾在《美文》雜志連載。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目錄
開國元勛趙普
狀元宰相呂蒙正
“呂端大事不糊涂”
親將張瓊與楊信
名將郭進
猛士呼延贊
士林豪杰柳開
名相寇準
“鶴相”丁謂
權相呂夷簡
宋庠、宋祁兄弟
庸將張耆與楊崇勛
詩書之將劉平
儒將張亢
大帥狄青
邊臣王韶
藍田“四呂”
附錄:
書中人物年表
參考書目
后記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節選
《生逢宋代 北宋士林將壇說》: 趙普,字則平,生于公元922年。這一年距唐代滅亡僅十五年,卻已是五代中**個朝代的后梁末世。此時,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曾經一手埋葬唐帝國的草莽英雄朱溫,據中原腹地建立起后梁王朝,不過傳世兩代,十多年光景,就在剽悍的沙陀族軍事集團的連番打擊下,行將亡國。放眼南方地區,又別是一番景象:政權林立,小國寡民,彼此纏斗,互不相讓。至于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各地,稱王稱霸者之下,還有更多的大小軍閥,既作威作福,又無不心懷鬼胎,膽大者還覬覦皇冠王座。有人就公開宣稱:“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可謂一語戳破了真龍天子的神圣外衣。不用說,這是中國自秦統一后,出現的第二次大分裂大割據的混亂年代。 趙普的家鄉薊縣,位于今北京城西南隅,自古便是北方重鎮,當地人見慣了刀光劍影。唐朝時作為幽州所在地,轄有漁陽等郡,安祿山正是據此攪亂天下太平,斷絕了盛唐氣象。“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其后直到五代初年,仍作為北部防御契丹的軍事要地,長期大軍云集,狼煙戰火不絕。 一個人生長的環境和家庭背景,注定要影響其一生。趙普的家世和早年經歷,史書語焉不詳,故留給后世太多的空白,也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就爬梳僅存的片段資料來看,他出身雖非官宦門第,也絕非普通農家,其父祖輩很可能屬于地方小吏,稍有產業。這當然不足以炫耀,趙普發達以后對此也不隱諱,曾坦率地對天子承認:“臣出自孤寒,本非俊杰。”動蕩歲月里,他在故鄉生活了十五個年頭,飽嘗戰亂之苦,也初步積累了亂世生存的經驗。 后唐清泰三年(936),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當皇帝,私下向契丹國主稱臣,許諾獻出長城以內的幽、云十六個州,即西起今山西大同東至北京一帶,以換取對方出兵支持。隨之,雙方聯合發兵南攻,又是一番戰火,后唐王朝灰飛煙滅,遼朝羽翼下的后晉朝廷取而代之。 遭遇以上重大變故后,幽云地區的許多漢人不甘淪為契丹臣民,顧不得“安土重遷”的古訓,都舉家南逃。家鄉的生存環境既然已惡劣到這般地步,趙普的父親趙迥也舉族加入了南遷的人流,輾轉數郡,定居于常山(今河北正定)。此地北距幽州數百里,不在割讓版圖之列。也許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這次逃亡無意間竟成全了趙普未來的一番功業。 趙迥在常山也許有些親友,所以能暫時安頓下來,兒子趙普還娶到當地豪族魏家的姑娘,想必趙氏父子必有過人之處,小伙子能力、相貌更有出眾的可能。有了姻親的關照,外來的趙家雖免遭許多歧視,卻終究難逃寄人籬下之感。于是數年以后,他們又遷徙到西京洛陽城。由此看來,趙普一家的生存能力特別強,所以*終從小地方踏人都市大門,并能扎根下來。不過,還得說,長期不安定的生活,使趙普喪失了正常的讀書條件,及至成人,只能做到粗通文墨。好在當時武夫當道,重武輕文之風盛行,科舉之路并非有志青年的唯一選擇。 到后晉末年,也就是大約公元946年,時年25歲的趙普投身于地方藩鎮麾下,充當起一名衙吏。這要說明,當時各地的節度使幾乎都出身行伍,手握實權,生殺予奪,百無禁忌,但大都目光短淺。他們需要的是屬下的干才,除了敢打敢拼的將校之外,就是辦事勤快還能寫會算的文吏,至于學養深厚卻不屑庶務的士人,只能用來裝點門面,卻不受到重用。因此,小吏們有的是出頭的機會。 七八年下來,趙普已精通衙門那一套刀筆功夫,擁有豐富的閱歷,通曉了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斗爭哲學,并形成沉穩少言的性格。在此期間,他還深刻體察到武夫悍將的專橫跋扈,所謂“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卻也摸到這類人的軟肋和命門,便是大都意氣用事,頭腦簡單,缺乏謀略,拙于規劃與計算。人情練達又能力超群的文吏,自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當日,鎮守關中京兆地區的永興軍節度使劉詞很欣賞趙普,便將他召人自己的藩鎮,成為身邊的幕僚。此時趙普已32歲,朝廷也已轉換為后周王朝。好容易剛走上順道,不曾想時隔一年多,劉節度就病死任上。還好,恩公死前向朝廷上的遺表中提到了他,稱贊才堪一用。顯德三年(956)二月間,周世宗征討南唐,新占領的滁州(今安徽滁州市)缺一位軍事判官,趙普旋即被起用。這可是他一生中*大的機遇,因為就在此地,他與日后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相識。 顯德三年初,將官趙匡胤隨周世宗南征。其時,趙匡胤的軍職是殿前都虞候,屬帶兵的禁軍高級將領。趙將軍攻克南唐江北重鎮滁州城后,奉命暫時駐守,但管理占領區一應民事非其所長,所以朝廷派來幾位文官負責料理,其中的一位就是趙普。 ……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相關資料
陳鋒的歷史散文,宛如南山微風,渭水清流,伴送我們輕松走進那段遙遠的歲月,貼近那些風云一時的文臣武將。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鋒教授學術研究之余,偶涉文壇,縱筆于趙宋人物。其性情真率,文知其人,筆力雄健、酣暢淋漓,而少有學究之氣。
——賈二強(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用信史而又傳神的筆觸,展現宋朝文士、武將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在場”的歷史悲歡,頗有中國優秀傳統歷史傳記文學之余韻。
——李華瑞(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雖未征引史料,卻是言必有據,不失史之嚴謹;雖非小說之體,卻于人于事娓娓道來,頗有評話之韻味。
——曹家齊(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將壇說 作者簡介
陳鋒,歷史學博士,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著有《漕運與古代社會》、《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宋代軍政研究》、《五十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現象研究》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