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0732
- 條形碼:9787010170732 ; 978-7-01-01707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 本書特色
徐體義等*的《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堅持國家站位,樹立國際視野,立足區域性主流媒體,深入闡述了在國際合作傳播中,如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有效提升與中國地位、中國實力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國際影響力,針對跨文化環境中的傳播現象及其規律進行科學總結。從區域性媒體進行國際合作傳播的必要性、實現國際合作傳播的戰略思路、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路徑選擇、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突破重點和方向等方面,重點關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中的南亞、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在南亞、東南亞地區面臨的輿論風險以及區域性主流媒體在國際合作傳播應發揮的作用,深入探討南亞、東南亞地區媒體發展現狀,南亞、東南亞國家對華、對西方媒體政策和態度,西方媒體對南亞、東南亞地區滲透情況,提出中國區域性媒體走進南亞、東南亞地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 內容簡介
本書堅持國家站位,樹立國際視野,立足區域性主流媒體,深入闡述了在國際合作傳播中,如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有效提升與中國地位、中國實力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國際影響力,針對跨文化環境中的傳播現象及其規律進行科學總結。從區域性媒體進行國際合作傳播的必要性、實現國際合作傳播的戰略思路、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路徑選擇、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突破重點和方向等方面,重點關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中的南亞、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在南亞、東南亞地區面臨的輿論風險以及區域性主流媒體在國際合作傳播應發揮的作用,深入探討南亞、東南亞地區媒體發展現狀,南亞、東南亞國家對華、對西方媒體政策和態度,西方媒體對南亞、東南亞地區滲透情況,提出中國區域性媒體走進南亞、東南亞地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 目錄
緒論 時代的感召 媒體的天職
**章 怎樣讓中國的聲音在國際上傳得更廣更遠——國際傳播新要求與中國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一、國際傳播: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選擇(一)國際傳播能力與國家軟實力(二)國際傳播格局與國際關系(三)當前西強我弱的國際傳播格局二、努力拓展國際傳播事業發展新空間(一)把握國際傳播的本質及其新趨勢(二)打遣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外宣旗艦媒體(三)從“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和周邊國家突破三、媒體“走出去”: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支撐(一)媒體國際傳播能力與國際話語權(二)“媒體外交”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三)中國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歷史與現狀四、努力提升中國媒體國際傳播能力(一)利用兩種資源 增強造血功能(二)著眼本土優勢做好產品和服務(三)增強國際傳播互聯網基因(四)將沿邊媒體納入全方位多層次外宣矩陣(五)建立科學的國際傳播評價體系
第二章 地方媒體為何紛紛選擇“走出去”——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的路徑與探索一、地方媒體服務周邊外交大有可為(一)從單一話語到復合傳播(二)從單一功能到橋梁使者二、“走出去”是地方媒體成長為新型主流媒體的一種路徑(一)從地方媒體向新型主流媒體轉型是媒體發展的必然(二)區域性、國際化是地方媒體轉型發展的一種選擇方向三、中國地方媒體紛紛“走出去”,積極推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一)地方媒體“走出去”之路各有不同(二)地方媒體“走出去”遇到的共性問題四、國際合作傳播是地方媒體從“走出去”轉向“走進去”的重要方式(一)合作是國際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二)國際合作傳播推動地方媒體從“走出去”轉向“走進去”(三)開展合作式媒體外交是增強區域性國際話語權的有益探索五、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的重點和方向(一)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的重點(二)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的方向
第三章 我們為什么要特別關注南亞東南亞——淺析南亞東南亞地區的重要地位一、南亞東南亞在國際關系中處于重要地位(一)南亞東南亞概況(二)南亞地區國際關系格局(三)東南亞是地緣政治的重要舞臺二、南亞東南亞蘊含中國經濟發展新機遇(一)南亞東南亞經濟期待中國參與(二)南亞東南亞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伙伴三、南亞東南亞的安全對中國的特殊重要性(一)南亞的和平直接關乎中國的邊境安寧(二)東南亞的穩定直接關乎中國的開放發展四、中國在南亞東南亞面對的輿論和形象危機(一)印度媒體涉華報道的偏見(二)緬甸對華輿論的復雜狀況(三)影響中國形象的負面聲音亟待轉變
第四章 南亞東南亞地區媒體傳播空間有多大——南亞東南亞地區媒體發展現狀及特點一、南亞國家媒體發展現狀及特點(一)印度媒體(二)巴基斯坦媒體(三)孟加拉國媒體(四)尼泊爾媒體(五)斯里蘭卡、不丹、馬爾代夫和阿富汗媒體二、東南亞國家媒體發展現狀與特點(一)緬甸媒體(二)印度尼西亞媒體(三)馬來西亞媒體(四)泰國媒體(五)新加坡媒體(六)越南媒體(七)老撾、柬埔寨、菲律賓、文萊媒體三、西方國家、媒體和NGO如何影響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輿論(一)西方國家、媒體和NGO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媒體界的主要活動方式及影響(二)西方媒體和NGO為何能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媒體界發揮影響力(三)我國區域性主流媒體走進南亞東南亞國家應該承擔的責任
第五章 云南媒體在周邊外交中擔當著什么樣的角色——建設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中的媒體作用一、云南媒體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必要性和獨特優勢(一)云南的對外開放(二)云南媒體“走出去”的必要性(三)云南媒體“走出去”的優勢二、云南媒體對外傳播實踐(一)紙質媒體(二)廣播媒體(三)電視媒體(四)網絡新興媒體三、區域性主流媒體“走出去”的實踐及其在周邊外交中的重要作用(一)云南日報報業集團的國際傳播發展歷程(二)云南日報報業集團近年來的國際傳播合作動向四、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如何在輻射中心建設中發揮作用(一)發揮合辦專刊在境外的引導作用(二)發揮合辦專刊在境外的關注作用(三)發揮融媒體在境外的“吸粉”作用
第六章 如何走出一條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的成功之路——云南日報報業集團推進區域性國際化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建設的實踐一、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的云報探索(一)敢為人先,勇闖“走出去”新路(二)搭建橋梁,傳遞友誼和真情(三)主動推介,精彩講述中國故事二、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的云報模式(一)報紙開道,以主流報紙版面合作為主導(二)雜志聯動,以雙語外宣刊物為基礎(三)網絡拓展,以網絡新媒體為擴充(四)產業跟進,以傳媒實體產業項目為支撐(五)培訓延伸,以南亞東南亞媒體人才培訓中心為依托(六)活動強化,以多種類型交流溝通為推手三、區域國際合作傳播的云報啟示(一)精準定位,明確目標,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二)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勇于擔當職責使命(三)創新方式,講求實效,著力實現“三個覆蓋”(四)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努力提高國際合作傳播水平四、加強區域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一)緊跟世界發展新趨勢(二)把握傳媒業變革潮流(三)充當向南開放合作先鋒(四)拓展“兩亞”國際市場
附錄:古絲路新傳奇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走出去傳播中國聲音-區域性國際合作傳播能力建設探究 作者簡介
徐體義 (1961-),男,漢族,云南省永勝縣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記者,現任云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云南報業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社長等職。出版《新聞工作散論》《黨報創新發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