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犯罪學論叢-第十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218200
- 條形碼:9787510218200 ; 978-7-5102-182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犯罪學論叢-第十卷 本書特色
犯罪學是一門以觀察犯罪現象、研究犯罪規律、歸納犯罪原因、制定犯罪對策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科學,其以控制并預防犯罪為己任,因而名副其實的是以“犯罪”為研究對象的學問。 本書是《犯罪學論叢》(第十卷)是由趙國玲老師主編的,介紹犯罪學領域*理論研究成果的連續性出版物。本卷整體分為“犯罪學基礎理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罪犯矯正與社會復歸”以及“職務犯罪防控”等四個部分。
犯罪學論叢-第十卷 內容簡介
犯罪學是一門以觀察犯罪現象、研究犯罪規律、歸納犯罪原因、制定犯罪對策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科學,其以控制并預防犯罪為己任,因而名副其實的是以“犯罪”為研究對象的學問。 《犯罪學論叢(第10卷)》是由趙國玲老師主編的,介紹犯罪學領域新理論研究成果的連續性出版物。 《犯罪學論叢(第10卷)》整體分為“犯罪學基礎理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罪犯矯正與社會復歸”以及“職務犯罪防控”等四個部分。
犯罪學論叢-第十卷 目錄
犯罪學基礎理論
何謂“犯罪”
對犯罪學學科幾個基本問題的再探討
《周易》關于罪的學說體系淺識
犯罪原因研究與犯罪學基礎理論發展
情境犯罪預防之應用——我國臺灣地區之經驗與案例
非理性犯罪論
犯罪人的人格差異實證研究
犯罪制圖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中的應用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政策
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與犯罪預防措施及其完善
性侵兒童犯罪實證研究——以天津市2012~2014年性侵兒童犯罪為樣本
性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制度構建初探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規范化研究報告
芻論澳門未成年人犯罪中恢復性司法的適用——兼議對我國內地的借鑒意義
心理咨詢技術在預防大學生犯罪中的運用及啟示
罪犯矯正與社會復歸
罪犯改造早期的探索與實踐:一個歷史的回顧
日本社區處遇的組織模式:歷史回顧與現實問題
社區矯正中社會工作者的身份研究——以湖北省為例
關于《反恐怖主義法》中“安置教育”制度探析
職務犯罪防控
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防治研究報告
何謂“犯罪”
對犯罪學學科幾個基本問題的再探討
《周易》關于罪的學說體系淺識
犯罪原因研究與犯罪學基礎理論發展
情境犯罪預防之應用——我國臺灣地區之經驗與案例
非理性犯罪論
犯罪人的人格差異實證研究
犯罪制圖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中的應用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政策
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與犯罪預防措施及其完善
性侵兒童犯罪實證研究——以天津市2012~2014年性侵兒童犯罪為樣本
性犯罪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制度構建初探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規范化研究報告
芻論澳門未成年人犯罪中恢復性司法的適用——兼議對我國內地的借鑒意義
心理咨詢技術在預防大學生犯罪中的運用及啟示
罪犯矯正與社會復歸
罪犯改造早期的探索與實踐:一個歷史的回顧
日本社區處遇的組織模式:歷史回顧與現實問題
社區矯正中社會工作者的身份研究——以湖北省為例
關于《反恐怖主義法》中“安置教育”制度探析
職務犯罪防控
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防治研究報告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