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3085
- 條形碼:9787010173085 ; 978-7-01-01730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內容簡介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研究是以馬克思“虛擬資本”和“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理論為依據展開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文技術創新的進步,價值的源泉已經從勞動對象化進化為包括勞動在內的生活對象化,因此,人類全面的內在本質都可以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動力量,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凝結而成的物質價值和信息對象都可以作為社會交往和交換的載體,這是信息態的虛擬價值產生的內在原因,也是價值形態和經濟活動發展進化的內在動力!稄V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對生活對象化條件下的虛擬價值、物質和信息二元價值的容介態進化效應等內容,特別是就傳統價值理論未曾全面展開的使用價值范疇,予以了重點討論,提出了虛擬使用價值等概念;對價值尺度的進化進行了深入討論,闡釋了社會必要生活的價值意義;對于廣義虛擬經濟時代生產方式、生產關系以及產業實踐予以了特別關注,分析了混合所有制經濟對于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對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生活財富觀以及財富標志的結構、體系構建做了較系統的討論,闡述了財富標志經濟、品牌經濟等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目錄
**章 商品及其兩個因素
**節 商品兩個因素及其發展
第二節 虛擬價值及其產生的價值效應
第三節 從虛擬價值看生活價值的產生和進化
第四節 商品兩個因素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發展和進化
第二章 體現在商品中的生活二重性
**節 生活的二重性
第二節 虛擬價值是社會和諧生活的凝結
第三節 道德情操對價值的影響
第四節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商品價值的直接影響
第三章 價值載體的嬗變和虛擬使用價值
**節 使用價值的進化
第二節 虛擬使用價值概念的引出
第三節 虛擬使用價值的界定
第四節 虛擬使用價值的基本屬性
第四章 使用價值的本質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影響
**節 使用價值的內涵及其對商品經濟的一般影響
第二節 使用價值的本質特征
第三節 使用價值和價值是正相關關系
第五章 生活是價值的源泉
**節 生活世界的價值意義
第二節 生活和勞動的對立統
第三節 價值從勞動一般到生活一般的進化
第六章 社會生活在二元價值的容介態進化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節 社會生活中的經濟價值
第二節 政治對經濟價值具有直接貢獻
第三節 軍事對財富運動和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
第四節 文化制權是奪取廣義虛擬經濟發展主導權的核心因素
第五節 文化體育生活中蘊含的經濟價值
第七章 價值形式的歷史演變和價值尺度的容介態進化
**節 價值形式
第二節 貨幣(價值尺度)的價值基礎
第三節 以勞動時間為價值尺度的局限性
第四節 生活(二元要素容介態)價值尺度的基礎性構建
第八章 生活價值的形成以及二元價值的容介態進化(增值)過程
**節 生活價值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價值在生活對象化過程中凝結與增值
第三節 生活對象化下的使用價值轉型、進化與價值增值
第四節 自然資源價值的形成與增值過程
第九章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產方式
**節 信息資源是廣義虛擬經濟生產的核心要素
第二節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產力
第三節 廣義虛擬經濟條件下的生產關系
……
第十章 廣義虛擬經濟的產業實踐
第十一章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財富觀
第十二章 財富的結構與拓展一
第十三章 可靠充足的財富標志供應是廣義虛擬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
第十四章 品牌財富
參考文獻
后記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節選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三、精神(心理)需要是信息態要素成為價值載體的內在動力 馬克思在他的《資本論》**卷開篇**頁的注釋中,引用尼古拉·巴爾本的話闡述了商品和需要的關系,他認為,“欲望包含著需要;這是精神的食欲,就象肉體的饑餓那樣自然……大部分物具有價值,是因為它們滿足精神的需要”。在這里,馬克思實際上是從經濟學需求理論角度討論價值問題,而且從需求本質的角度承認了人的精神需求及其價值意義! ●R克思在這里提出了“滿足精神的需要”概念,因為這種需要而使很多商品(物)具有了價值,這實質上等于闡明了:精神文化產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因素,其中作為價值載體的是“滿足精神需要”的心理上的使用價值。其實,在馬克思看來,即使是物質產品也大都包含著“滿足精神的需要”的價值,可以是人類精神需求的對象,就是說即使是物質產品并不一定就是純粹肉體需要的東西,其中必然還包含著精神上需求的內容;或者說,即使是物質產品一般不僅有肉體需要的價值,也一定存在精神上需要的內容。所以馬克思說:“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一·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薄懊赖囊幝伞碑斎皇菨M足心理或精神上需要的,這是生活對象化價值的內在要義。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馬克思將人對精神的需求和物質的需求以及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從一開始就置于了同等地位,即使是物質商品一般也存在著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效能,物質和信息可以同時存在! 〈蟛糠治锸怯脕頋M足精神需要的,這種判斷發生在馬克思闡述資本主義物質生產的當時,可見人的精神需求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中的位置,也可以看出馬克思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看重,這是一種人文關懷和人本精神的體現! 】陀^上,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長,人的需求層次不斷進化,心理上的豐富性被不斷釋放,精神文化活動作為獨立的經濟形態不斷發展,文化價值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部精彩的電視劇、一首動聽的音樂、一個感人的故事,往往使人有一種愉悅的滿足,正如馬克思所講的,“按人的含義來理解的受動,是人的一種自我享受”。這種自我享受,一方面,是人的內在本質的一種確證和實現;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對物質文化生活豐富性和人的內在同一性的和諧。當然,人的心理需求是不斷豐富、發展和進化的,心理需要是精神活動得以建立和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精神生產得以發展的直接原因! ●R克思以音樂為例曾經這樣說:“音樂家給我一種美的享受,我購買他的演奏”。而且,馬克思明確指出,音樂家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他說:“鋼琴演奏者生產了音樂,滿足了我們的音樂感,不是也在某種意義上生產了音樂感嗎?事實上他是這樣做了:他的勞動是生產了某種東西”。演奏者生產的這種東西首先是一種無形的產品或者說是一種能量態的產品,是以一種承載著美的旋律和文化信息的聲波的商品或服務,滿足聽者愉悅身心的需要,是一種滿足心理上需要的感受價值。非物質形式的產品是不是存在、能不能成為商品,在這里馬克思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音樂是能量態的,所以也是物質的,但更重要的是其中內含的韻律以及要表達的情感信息和文化滋養,因此音樂是典型的物質和信息二元價值的容介態。 ……
廣義虛擬經濟的生活價值論 作者簡介
王彥亮,河北省寧晉縣人,管理學博士,現任某大型國企高管、研究員。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主編社會文化類叢書三部。重慶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特聘教授。近年來主要致力于管理學、文化與價值以及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的研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