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底線-黨員干部不能觸碰的20條鐵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29710
- 條形碼:9787516629710 ; 978-7-5166-297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政底線-黨員干部不能觸碰的20條鐵律 本書特色
“權力往往使人腐化,*權力*地使人腐化。”(《自由和權力淺說》)——英國勛爵阿克頓如是說。這段話的意義在于,必須對權力施以必要的監督和約束,使任何權力的行使都能夠承擔相應的責任。
近年來,黨員干部中絕大多數人都能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然而,其中也存在不少害群之馬,他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砝碼,把國家的利益、人民的期望和法律的尊嚴視為兒戲,嚴重違背了公職人員的職業道德與職責,違紀、違法乃至犯罪。
新華社記者李松的《從政底線》一書,緊緊圍繞總書記提出的20條鐵律,論述了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如何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一個守紀律、講規矩的“明白人”。
這20條鐵律,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既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本書以經典的案例、生動的細節、樸實的語言展開多維度的論述,說明遵守鐵的紀律是黨員干部的政治基因,不僅要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要打造一支紀律嚴明、干凈務實的黨員干部隊伍,必須要有鐵一般的紀律。
作為一部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讀本,本書可讀性強、知識性強、富有哲理,不少案例評析更是點石成金,給人以啟示和警醒。
從政底線-黨員干部不能觸碰的20條鐵律 內容簡介
★ 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學習讀本
★ 20條鐵律,既是黨員干部的“緊箍咒”,更是“護身符”!
★ 內容豐富、實例鮮活、說理正確、通俗易懂
從政底線-黨員干部不能觸碰的20條鐵律 目錄
開篇語 / 1
**章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
一、“做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 / 2
二、與老板比富成為“官場病” / 6
三、當官不發財是基本的從政底線 / 9
第二章 決不能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
一、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 16
二、領導干部嚴以用權的“官箴” / 20
三、公權私用,與賊無異 / 23
四、反腐關鍵要對“一把手”限權 / 26
第三章 不能買官賣官,搞逆淘汰
一、 賣官鬻爵成為吏治痼疾 / 32
二、買官賣官加劇官場“逆淘汰” / 36
三、對買官賣官“一案雙查” / 40
第四章 不要不擇手段往上爬
一、“除了性別,其他都是假的” / 44
二、讓干事的“老實人”得到重用 / 50
第五章 任何人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
一、對“微腐敗”也要露頭就打 / 56
二、誰在“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 / 62
三、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 / 66
第六章 不能在個人重大問題上隱情不報
一、“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入通報的深意 / 72
二、為“裸官”穿上從嚴監管“緊身衣” / 75
三、個人事項報告要在“實”上下功夫 / 79
第七章 絕對不允許凌駕于組織之上、老子天下**
一、“獨立王國”成法外之地 / 84
二、凌駕于組織之上無異于玩火自焚 / 89
第八章 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
一、“塌方式腐敗”折射人身依附關系 / 94
二、人身依附是政治生態的重污染 / 98
三、黨內不能搞人身依附關系 / 101
第九章 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團
一、領導干部“小圈子”本質是“利益圈” / 106
二、官場“小圈子”要害在于公權力異化 / 109
三、鏟除官場“小圈子”為反腐題中之義 / 112
第十章 不得把司法權力作為私器牟取私利、滿足私欲
一、“叫紀委查你!” / 118
二、“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 / 122
三、反對司法腐敗無人能置身事外 / 127
第十一章 不能妄議中央,不負責任地傳播消息、發表議論
一、“有些干部被查兩天啥都招了,沒骨氣” / 135
二、理解“妄議中央”不應斷章取義 / 137
三、不得“妄議中央”并非壓制黨內民主 / 140
第十二章 一些聚會*好不要搞,有些飯*好不要吃
一、飯局成為權力淪陷的鴻門宴 / 146
二、“吃的是飯,赴的是局” / 149
三、用法律規范官場飯局比較靠譜 / 151
第十三章 決不能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
一、“國務院?好遙遠啊!” / 156
二、“政令不出中南海”源于權力任性 / 160
三、疏通政令落地“堰塞湖” / 163
第十四章 不能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無視制度
一、“黑戶”是一個有法不依的惡例 / 168
二、有法不依,甚至比無法可依更糟糕 / 171
三、讓有法不依不再是“法治痛點” / 174
第十五章 絕不搞弄虛作假、口是心非那一套
一、點燈是人,吹燈是鬼 / 180
二、玩的是“機會主義”把戲 / 184
三、決不允許官場“兩面人”存在 / 187
第十六章 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不能搞假大空
一、警惕黨內生活娛樂化庸俗化傾向 / 193
二、“利器”是如何變成“鈍器”的 / 195
三、嚴肅黨內生活需要紀律保障 / 198
第十七章 不能護著胡作非為、欺壓百姓的干部
一、官官是怎樣“相護”的 / 202
二、互相縱容包庇致小腐變大貪 / 207
三、破解官官相護的怪圈 / 209
第十八章 不能當“甩手掌柜”
一、“一把手”當“甩手掌柜”就是不作為 / 214
二、黨風廉政要緊抓黨委主體責任“牛鼻子” / 217
第十九章 不能干部一出事就把挑子撂給紀委
一、黨委選人用人和管人不能偏廢 / 222
二、倒查追責讓提拔帶病者“下” / 226
第二十章 紀檢監察機關不能“燈下黑”
一、中央紀委高調亮劍“燈下黑” / 232
二、監督者腐敗的“放大效應” / 236
三、人民群眾才是監督者的鏡子 / 239
尾 篇 構建反腐長效機制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244
仍有少數人“不收斂、不收手” / 246
“權力入籠”還沒完全實現 / 249
六大措施筑牢“制度籠子” / 252
主要參考書目 / 257
展開全部
從政底線-黨員干部不能觸碰的20條鐵律 作者簡介
李松,云南蒙自人,2001年2月進入新華社工作,先后為內參編輯、新華網北京頻道總監,現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以調查性深度報道見長。
在《瞭望》《半月談》《人民日報》《環球》《中國青年報》等刊物發表作品數百篇,多數被《文摘報》《作家文摘》《中國剪報》《聯合早報》《國際時報》等海內外報刊雜志轉載,多篇入選中央黨校培訓教材,不少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其作品多次獲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獎。
主要出版著作:《不能丟掉的優良傳統》(新華出版社,2016年);《要為人民用好權》(新華出版社,2015年);《有權不可任性》(新華出版社,2015年);《底層民意》(新華出版社,2014年);《中國社會病》(華夏出版社,2013年);《中國社會誠信危機調查》(中國商業出版社,2011年);《中國隱性權力調查》(華夏出版社,2011年)等。
現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