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AutoCAD二維.三維教程-中文2016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31786
- 條形碼:9787547831786 ; 978-7-5478-317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AutoCAD二維.三維教程-中文2016版 本書特色
本書從設計繪圖的實際需要出發,詳細介紹了中文版AutoCAD2016軟件的基本知識、功能和操作方法。書中基本知識敘述簡潔易懂,操作示例和實驗指導詳盡,并將二維和三維圖形功能的知識合編于一書。本書每章都附有實驗操作指導、習題與練習,以便讀者理解、掌握、鞏固其所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增強應用能力。
本書集基礎知識、實驗指導、習題于一體,是一本完整、全面的中文版AutoCAD二維和三維功能的教材。她不但可作為計算機繪圖初級教學用書,而且可作為中級教學用書,對自學者來說更是一本非常合適的讀本。
AutoCAD二維.三維教程-中文2016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計算機繪圖軟件的使用參考書。
AutoCAD二維.三維教程-中文2016版 目錄
**章基本操作1
1 1AutoCAD 2016的啟動與工作空間1
1.1.1系統的啟動1
1.1.2工作空間與用戶界面2
1.2用戶個性化設置4
1.2.1系統選項設置4
1.2.2系統傳統操作界面設置4
1.3鼠標鍵的功能及使用5
1.4菜單欄的使用6
1.5工具選項板、工具欄操作及圖標命令的使用7
1.6鍵入命令8
1.7命令的終止、重復、取消和撤銷操作8
1.8屏幕顯示控制8
1.8.1視區移動(PAN命令)8
1.8.2屏幕縮放(ZOOM命令)9
1.8.3曲線顯示精度控制(重生成命令)10
1.9圖形文件操作10
1.9.1打開和保存樣板文件和非樣板圖形文件10
1.9.2新建文件的繪圖界限設置10
1.10實驗及操作指導11
思考與練習16
第二章二維繪圖基礎18
2.1AutoCAD的二維坐標類型和數值表達18
2.1.1二維坐標類型18
2.1.2數值表達19
2.2圖層及其控制19
2.2.1圖層的定義和設置20
2.2.2圖層的狀態控制20
2.3實體屬性(顏色、線型、線寬)的設置與控制21
2.3.1實體的顏色21
2.3.2實體的線型和線寬21
2.4實體圖層和屬性的改變23
2.5繪圖輔助工具的控制及使用23
2.5.1柵格(GRID)23
2.5.2柵格捕捉(SNAP)24
2.5.3柵格和捕捉的設置與控制24
2.6二維圖元與繪圖命令的一般操作24
2.7基本繪圖命令——點、直線、圓25
2.7.1點(POINT)25
2.7.2直線(LINE)26
2.7.3圓(CIRCLE)27
2.8實驗及操作指導28
思考與練習31
第三章對象捕捉及二維繪圖命令33
3.1對象捕捉33
3.1.1對象捕捉類型及其工具欄33
3.1.2對象捕捉的兩種用法34
3.1.3對象追蹤35
3.1.4極軸追蹤36
3.2幾何約束38
3.2.1幾何約束工具欄39
3.2.2創建幾何約束的兩種方法39
3.2.3幾何約束的刪除與隱藏42
3.3二維繪圖命令43
3.3.1圓。ˋRC)43
3.3.2多段線(PLINE)44
3.3.3定數等分(DIVIDE)46
3.3.4定距等分(MEASURE)47
3.3.5樣條曲線(SPLINE)48
3.3.6修訂云線(REVCLOUD)49
3.3.7二維填充(SOLID)50
3.3.8矩形(RECTANGLE)51
3.3.9正多邊形(POLYGON)52
3.3.10橢圓(ELLIPSE)53
3.3.11圓環(DONUT)55
3.3.12多線(MLINE)55
3.4實驗及操作指導58
思考與練習65
第四章圖形編輯68
4.1編輯對象的選擇方式68
4.2編輯命令69
4.2.1刪除(ERASE)69
4.2.2恢復(OOPS)70
4.2.3放棄(UNDO)70
4.2.4重做(REDO)70
4.2.5修剪(TRIM)70
4.2.6打斷(BREAK)72
4.2.7合并(JOIN)73
4.2.8移動(MOVE)74
4.2.9旋轉(ROTATE)75
4.2.10延伸(EXTEND)76
4.2.11拉伸(STRETCH)77
4.2.12比例(縮放)(SCALE)78
4.2.13拉長(LENGTHEN)79
4.2.14復制對象(COPY)80
4.2.15偏移(OFFSET)81
4.2.16矩形陣列(ARRAY)83
4.2.17環形陣列(ARRAYPOLAR)85
4.2.18路徑陣列(ARRAYPATH)87
4.2.19鏡像(MIRROR)88
4.2.20圓角(FILLET)88
4.2.21倒角(CHAMFER)90
4.2.22光順曲線(BLEND)92
4.2.23分解(EXPLODE)93
4.2.24編輯多段線(PEDIT)93
4.2.25多線編輯(MLEDIT)95
4.2.26特性編輯(DDMODIFY)96
4.2.27特性匹配(MATCHPROPERTIES)97
4.3界標點技術99
4.4實驗及操作指導100
思考與練習107
第五章圖形塊111
5.1圖形塊及其作用和類型111
5.2內部塊的創建(BLOCK命令)111
5.3外部塊的創建(WBLOCK命令)112
5.4圖形塊的插入(INSERT和MINSERT命令)113
5.5含有屬性的圖形塊114
5.6圖形塊的修改116
5.7圖形塊與圖層的關系118
5.8實驗及操作指導119
思考與練習123
第六章圖案填充124
6.1圖案類型124
6.2圖案比例及圖案角度124
6.2.1圖案比例124
6.2.2圖案角度125
6.3圖案填充方式125
6.4填充區域的選擇126
6.5圖案填充操作126
6.6填充圖案的編輯128
6.7實驗及操作指導128
思考與練習133
第七章字符注寫134
7.1字樣及其設置134
7.1.1字體與字樣134
7.1.2文字樣式的設置與修改134
7.2單行文字的注寫136
7.3多行字的注寫138
7.4特殊字符及控制碼140
7.5文字的編輯和修改141
7.6實驗及操作指導142
思考與練習145
第八章尺寸標注147
8.1尺寸標注的分類147
8.2尺寸標注的操作148
8.2.1長度型尺寸標注操作148
8.2.2角度型尺寸標注操作150
8.2.3半徑和直徑的標注151
8.2.4標注打斷操作152
8.2.5快速標注操作152
8.2.6引線標注操作154
8.2.7幾何公差標注操作156
8.2.8其他標注命令157
8.3標注樣式的設置及其應用158
8.3.1標注樣式概念158
8.3.2標注樣式的設置158
8.4尺寸標注的修改165
8.4.1修改尺寸的位置和文字相對于尺寸線的位置165
8.4.2修改尺寸文字的位置和尺寸界線的方向166
8.4.3修改尺寸文本內容166
8.4.4替換原有的標注樣式166
8.4.5全方位修改已有尺寸167
8.4.6界標點方式修改尺寸標注的位置167
8.4.7特殊要求的尺寸標注及修改實例167
8.5標注約束和參數化繪圖169
8.5.1標注約束類型及命令調用170
8.5.2編輯標注約束172
8.5.3變量及其方程式172
8.5.4約束的隱藏、顯示、刪除及其他設置173
8.5.5編輯修改具有幾何約束的對象174
8.6實驗及操作指導174
思考與練習181
第九章設計中心及其應用184
9.1設計中心窗口的組成及控制184
9.1.1設計中心窗口的組成185
9.1.2設計中心窗口的控制185
9.2設計中心的各種功能及其操作方法186
9.2.1從設計中心打開圖形和插入圖形187
9.2.2通過設計中心添加其他圖形對象187
9.2.3“加載”文件188
9.2.4向“收藏夾”加入圖形文件的快捷方式188
9.2.5搜索圖形文件或圖形文件的內容188
9.3實驗及操作指導190
思考與練習192
第十章繪制工程圖樣的基本方法194
10.1繪制視圖的基本方法194
10.2工程圖樣繪圖流程與基本方法195
10.2.1零件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5
10.2.2建筑平面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7
10.2.3裝配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9
10.3實驗及操作指導204
思考與練習210
第十一章圖紙布局和文件輸出213
11.1注釋性213
11.2布局、圖紙空間和模型空間的概念214
11.3布局的作用和圖形的輸出215
11.3.1布局的作用215
11.3.2布局與圖形輸出的關系216
11.4布局的設置與控制216
11.5頁面設置217
11.6工程圖樣的輸出218
11.6.1打印樣式表的設置219
11.6.2工程圖樣的打印輸出操作222
11.7圖紙空間布局與浮動模型空間繪圖的方法223
11.7.1工作方法223
11.7.2操作示例223
11.8實驗及操作指導226
思考與練習229
第十二章三維圖形基礎231
12.1三維圖形概念和AutoCAD 2016的三維功能231
12.2空間點的位置確定和三維線框圖231
12.2.1空間點的位置確定231
12.2.2三維線框模型及其生成232
12.3三維圖的顯示方式234
12.3.1視點(View 點)與視圖(View)234
12.3.2視口(Viewports)237
12.4用戶坐標系(UCS)240
12.4.1用戶坐標系的定義240
12.4.2坐標系的狀態和指示圖標241
12.4.3使用UCS對話框設置和控制UCS242
12.4.4用戶坐標系的管理與切換243
12.5三維編輯命令244
12.5.1對齊(ALIGN)命令244
12.5.2三維陣列(3DARRAY)命令245
12.5.3三維鏡像(MIRROR3D)命令246
12.5.4三維旋轉(ROTATE3D)命令247
12.6實驗及操作指導247
思考與練習250
第十三章三維建模與模型圖紙化252
13.1面片與網格模型252
13.1.1面片的生成途徑252
13.1.2面片模型的創建256
13.1.3面片模型的消隱與視覺樣式258
13.2曲面建模258
13.2.1曲面創建259
13.2.2曲面編輯262
13.3實心體模型267
13.3.1實心體建模267
13.3.2實心體的剖切與斷面圖生成277
13.3.3實心體的倒角(FILLETEDGE和CHAMFEREDGE命令)279
13.3.4實心體專用編輯命令SOLIDEDIT280
13.3.5影響實心體顯示質量的三個系統變量284
13.4模型圖紙化285
13.5實驗及操作指導289
思考與練習298
第十四章模型及其環境的修飾和顯示302
14.1真實感顯示中的環境及其設置302
14.1.1光源(LIGHT)及其設置302
14.1.2視圖背景和渲染背景及其設置305
14.2模型的材質306
14.2.1材質瀏覽器及其操作306
14.2.2給模型賦予材質307
14.2.3材質編輯器307
14.2.4貼圖模式與貼圖坐標308
14.2.5貼圖圖像編輯與紋理編輯器309
14.2.6貼圖通道311
14.2.7材質編輯與貼圖示例312
14.3視覺樣式及渲染常用參數設置314
14.4相機與相機視圖316
14.4.1相機的設置和相機視圖的顯示(CAMERA命令)316
14.4.2相機視圖的調整317
14.4.3場景的剪裁317
14.5自由動態觀察器318
14.6實驗及操作指導321
思考與練習327
附錄一二維繪圖操作測試題334
附錄二三維繪圖操作測試題351
1 1AutoCAD 2016的啟動與工作空間1
1.1.1系統的啟動1
1.1.2工作空間與用戶界面2
1.2用戶個性化設置4
1.2.1系統選項設置4
1.2.2系統傳統操作界面設置4
1.3鼠標鍵的功能及使用5
1.4菜單欄的使用6
1.5工具選項板、工具欄操作及圖標命令的使用7
1.6鍵入命令8
1.7命令的終止、重復、取消和撤銷操作8
1.8屏幕顯示控制8
1.8.1視區移動(PAN命令)8
1.8.2屏幕縮放(ZOOM命令)9
1.8.3曲線顯示精度控制(重生成命令)10
1.9圖形文件操作10
1.9.1打開和保存樣板文件和非樣板圖形文件10
1.9.2新建文件的繪圖界限設置10
1.10實驗及操作指導11
思考與練習16
第二章二維繪圖基礎18
2.1AutoCAD的二維坐標類型和數值表達18
2.1.1二維坐標類型18
2.1.2數值表達19
2.2圖層及其控制19
2.2.1圖層的定義和設置20
2.2.2圖層的狀態控制20
2.3實體屬性(顏色、線型、線寬)的設置與控制21
2.3.1實體的顏色21
2.3.2實體的線型和線寬21
2.4實體圖層和屬性的改變23
2.5繪圖輔助工具的控制及使用23
2.5.1柵格(GRID)23
2.5.2柵格捕捉(SNAP)24
2.5.3柵格和捕捉的設置與控制24
2.6二維圖元與繪圖命令的一般操作24
2.7基本繪圖命令——點、直線、圓25
2.7.1點(POINT)25
2.7.2直線(LINE)26
2.7.3圓(CIRCLE)27
2.8實驗及操作指導28
思考與練習31
第三章對象捕捉及二維繪圖命令33
3.1對象捕捉33
3.1.1對象捕捉類型及其工具欄33
3.1.2對象捕捉的兩種用法34
3.1.3對象追蹤35
3.1.4極軸追蹤36
3.2幾何約束38
3.2.1幾何約束工具欄39
3.2.2創建幾何約束的兩種方法39
3.2.3幾何約束的刪除與隱藏42
3.3二維繪圖命令43
3.3.1圓。ˋRC)43
3.3.2多段線(PLINE)44
3.3.3定數等分(DIVIDE)46
3.3.4定距等分(MEASURE)47
3.3.5樣條曲線(SPLINE)48
3.3.6修訂云線(REVCLOUD)49
3.3.7二維填充(SOLID)50
3.3.8矩形(RECTANGLE)51
3.3.9正多邊形(POLYGON)52
3.3.10橢圓(ELLIPSE)53
3.3.11圓環(DONUT)55
3.3.12多線(MLINE)55
3.4實驗及操作指導58
思考與練習65
第四章圖形編輯68
4.1編輯對象的選擇方式68
4.2編輯命令69
4.2.1刪除(ERASE)69
4.2.2恢復(OOPS)70
4.2.3放棄(UNDO)70
4.2.4重做(REDO)70
4.2.5修剪(TRIM)70
4.2.6打斷(BREAK)72
4.2.7合并(JOIN)73
4.2.8移動(MOVE)74
4.2.9旋轉(ROTATE)75
4.2.10延伸(EXTEND)76
4.2.11拉伸(STRETCH)77
4.2.12比例(縮放)(SCALE)78
4.2.13拉長(LENGTHEN)79
4.2.14復制對象(COPY)80
4.2.15偏移(OFFSET)81
4.2.16矩形陣列(ARRAY)83
4.2.17環形陣列(ARRAYPOLAR)85
4.2.18路徑陣列(ARRAYPATH)87
4.2.19鏡像(MIRROR)88
4.2.20圓角(FILLET)88
4.2.21倒角(CHAMFER)90
4.2.22光順曲線(BLEND)92
4.2.23分解(EXPLODE)93
4.2.24編輯多段線(PEDIT)93
4.2.25多線編輯(MLEDIT)95
4.2.26特性編輯(DDMODIFY)96
4.2.27特性匹配(MATCHPROPERTIES)97
4.3界標點技術99
4.4實驗及操作指導100
思考與練習107
第五章圖形塊111
5.1圖形塊及其作用和類型111
5.2內部塊的創建(BLOCK命令)111
5.3外部塊的創建(WBLOCK命令)112
5.4圖形塊的插入(INSERT和MINSERT命令)113
5.5含有屬性的圖形塊114
5.6圖形塊的修改116
5.7圖形塊與圖層的關系118
5.8實驗及操作指導119
思考與練習123
第六章圖案填充124
6.1圖案類型124
6.2圖案比例及圖案角度124
6.2.1圖案比例124
6.2.2圖案角度125
6.3圖案填充方式125
6.4填充區域的選擇126
6.5圖案填充操作126
6.6填充圖案的編輯128
6.7實驗及操作指導128
思考與練習133
第七章字符注寫134
7.1字樣及其設置134
7.1.1字體與字樣134
7.1.2文字樣式的設置與修改134
7.2單行文字的注寫136
7.3多行字的注寫138
7.4特殊字符及控制碼140
7.5文字的編輯和修改141
7.6實驗及操作指導142
思考與練習145
第八章尺寸標注147
8.1尺寸標注的分類147
8.2尺寸標注的操作148
8.2.1長度型尺寸標注操作148
8.2.2角度型尺寸標注操作150
8.2.3半徑和直徑的標注151
8.2.4標注打斷操作152
8.2.5快速標注操作152
8.2.6引線標注操作154
8.2.7幾何公差標注操作156
8.2.8其他標注命令157
8.3標注樣式的設置及其應用158
8.3.1標注樣式概念158
8.3.2標注樣式的設置158
8.4尺寸標注的修改165
8.4.1修改尺寸的位置和文字相對于尺寸線的位置165
8.4.2修改尺寸文字的位置和尺寸界線的方向166
8.4.3修改尺寸文本內容166
8.4.4替換原有的標注樣式166
8.4.5全方位修改已有尺寸167
8.4.6界標點方式修改尺寸標注的位置167
8.4.7特殊要求的尺寸標注及修改實例167
8.5標注約束和參數化繪圖169
8.5.1標注約束類型及命令調用170
8.5.2編輯標注約束172
8.5.3變量及其方程式172
8.5.4約束的隱藏、顯示、刪除及其他設置173
8.5.5編輯修改具有幾何約束的對象174
8.6實驗及操作指導174
思考與練習181
第九章設計中心及其應用184
9.1設計中心窗口的組成及控制184
9.1.1設計中心窗口的組成185
9.1.2設計中心窗口的控制185
9.2設計中心的各種功能及其操作方法186
9.2.1從設計中心打開圖形和插入圖形187
9.2.2通過設計中心添加其他圖形對象187
9.2.3“加載”文件188
9.2.4向“收藏夾”加入圖形文件的快捷方式188
9.2.5搜索圖形文件或圖形文件的內容188
9.3實驗及操作指導190
思考與練習192
第十章繪制工程圖樣的基本方法194
10.1繪制視圖的基本方法194
10.2工程圖樣繪圖流程與基本方法195
10.2.1零件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5
10.2.2建筑平面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7
10.2.3裝配圖的繪圖流程及操作示例199
10.3實驗及操作指導204
思考與練習210
第十一章圖紙布局和文件輸出213
11.1注釋性213
11.2布局、圖紙空間和模型空間的概念214
11.3布局的作用和圖形的輸出215
11.3.1布局的作用215
11.3.2布局與圖形輸出的關系216
11.4布局的設置與控制216
11.5頁面設置217
11.6工程圖樣的輸出218
11.6.1打印樣式表的設置219
11.6.2工程圖樣的打印輸出操作222
11.7圖紙空間布局與浮動模型空間繪圖的方法223
11.7.1工作方法223
11.7.2操作示例223
11.8實驗及操作指導226
思考與練習229
第十二章三維圖形基礎231
12.1三維圖形概念和AutoCAD 2016的三維功能231
12.2空間點的位置確定和三維線框圖231
12.2.1空間點的位置確定231
12.2.2三維線框模型及其生成232
12.3三維圖的顯示方式234
12.3.1視點(View 點)與視圖(View)234
12.3.2視口(Viewports)237
12.4用戶坐標系(UCS)240
12.4.1用戶坐標系的定義240
12.4.2坐標系的狀態和指示圖標241
12.4.3使用UCS對話框設置和控制UCS242
12.4.4用戶坐標系的管理與切換243
12.5三維編輯命令244
12.5.1對齊(ALIGN)命令244
12.5.2三維陣列(3DARRAY)命令245
12.5.3三維鏡像(MIRROR3D)命令246
12.5.4三維旋轉(ROTATE3D)命令247
12.6實驗及操作指導247
思考與練習250
第十三章三維建模與模型圖紙化252
13.1面片與網格模型252
13.1.1面片的生成途徑252
13.1.2面片模型的創建256
13.1.3面片模型的消隱與視覺樣式258
13.2曲面建模258
13.2.1曲面創建259
13.2.2曲面編輯262
13.3實心體模型267
13.3.1實心體建模267
13.3.2實心體的剖切與斷面圖生成277
13.3.3實心體的倒角(FILLETEDGE和CHAMFEREDGE命令)279
13.3.4實心體專用編輯命令SOLIDEDIT280
13.3.5影響實心體顯示質量的三個系統變量284
13.4模型圖紙化285
13.5實驗及操作指導289
思考與練習298
第十四章模型及其環境的修飾和顯示302
14.1真實感顯示中的環境及其設置302
14.1.1光源(LIGHT)及其設置302
14.1.2視圖背景和渲染背景及其設置305
14.2模型的材質306
14.2.1材質瀏覽器及其操作306
14.2.2給模型賦予材質307
14.2.3材質編輯器307
14.2.4貼圖模式與貼圖坐標308
14.2.5貼圖圖像編輯與紋理編輯器309
14.2.6貼圖通道311
14.2.7材質編輯與貼圖示例312
14.3視覺樣式及渲染常用參數設置314
14.4相機與相機視圖316
14.4.1相機的設置和相機視圖的顯示(CAMERA命令)316
14.4.2相機視圖的調整317
14.4.3場景的剪裁317
14.5自由動態觀察器318
14.6實驗及操作指導321
思考與練習327
附錄一二維繪圖操作測試題334
附錄二三維繪圖操作測試題351
展開全部
AutoCAD二維.三維教程-中文2016版 作者簡介
李良訓,上海大學資深教授,有著多年的高校計算機繪圖教學經驗。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