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時間悄悄的嘴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0086
- 條形碼:9787020120086 ; 978-7-02-01200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間悄悄的嘴臉 本書特色
本書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長篇小說獎。 對當代維吾爾族文學來說,阿拉提·阿斯木無疑是*現代意味的作家之一。他的思維方式、寫作手法、敘事手段、文本結構,都走在了前面。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用詩歌般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寬恕的故事。 “玉王”艾沙麻利為了爭奪幾塊和田玉,和哈里成為死敵。爭斗中,艾沙麻利誤以為自己殺死了哈里,逃到上海。在經歷一次換臉手術后,艾沙麻利重返新疆。 面對“陌生”的“玉王”,他的親人、友人、情人和仇人都顯露出他們真實的嘴臉,*終艾沙麻利也看清了金錢和時間的嘴臉。在了結昔日的恩怨后,他得到了重生。 通過這部作品,作者發出這樣的叩問:人可以匿名地活著嗎?不被識別、不被認可的人能存在嗎?人一旦沒了“臉”,存在的根基就被抽空了,也就沒了自我。 這部小說寫的是新疆成功人士的當代生活。阿拉提·阿斯木想寫出“把娘嫁給殺父之人”的大智大慧,他的匠心實現的程度如何呢?您自有明斷。
時間悄悄的嘴臉 內容簡介
維吾爾族雙語作家驚艷文壇之作 榮獲全國少數民族*獎的“駿馬獎” 一部大地和太陽,時間和人,嘴臉和嘴臉,人和石頭的故事,一部是心和心的故事。
時間悄悄的嘴臉 目錄
時間悄悄的嘴臉 相關資料
《時間悄悄的嘴臉》創作札記《時間悄悄的嘴臉》是我創作上的一次嘗試。我不知道用這樣的形式,這種陌生的語言、節奏寫小說,算不算是創作的正道,因為它不像我以前的小說,使用那種很老實的、聽話的孩子式的形式和節奏。在時間的游說下,那種且聽下回分解似的寫法不存在了。有時候我想,是不是時間在耍什么花招呢?或是我手中廉價的筆在酒精的蠱惑下,開始瘋癲地向荒原招手呢?我在努力地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從前,一有時間,我就喜歡寫,現在有時間了,更多的是思考,思考怎么寫,寫些什么,用什么樣的語言,用什么樣的味道去展現和招搖,這的確是在偉大的產房里陣痛一樣難受的事情。 這篇作品完稿后,我把它交給了新疆作協副主席董立勃。他認真閱讀后提出的修改意見,增加了我的信心。后來,董主席把文稿推薦給了《當代》雜志副主編周昌義。周老師給我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終,《當代》雜志在今年第三期刊發了這篇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在10月出版了這本書。作品和讀者見面后,我聽到了一些反響,但我更注意的是大家的意見。至今,我還在靜夜里思考:我的小說要這樣寫下去嗎?一個作品,面面俱到,像小說又不像,自作聰明,議論他人的時間和嘴臉,總是要和那些隱藏的事物過不去,曬他者的私密,總是和各種可憐貪婪的嘴臉交鋒……想到這,我就覺得對不起“嘴臉”這個詞。但我又多情,自信地包庇、修正甚至欣賞這個詞,反復地炫耀和揭露它多變的形象,揪住不放,讓它抬不起頭來。一個不寬容的作家,能走多遠呢?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學習了漢文化,后來讀書,多少了解了俄蘇文學和歐美文學,欣賞之余,就自不量力,想用漢文寫作。野心里,“嘴臉”開始忽悠我的手握筆。1979年,我在家鄉的《伊犁日報》發表了*篇小說《穆薩江老漢的故事》。這是一個農民看瓜地的故事。1983年,在《萌芽》雜志發表了小說《那醒來的和睡著的》,講的是些青年人創業的生活故事。這篇作品1985年獲得了“萌芽文學創作獎”,1986年獲得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后來,我專門學習了翻譯專業,開始嘗試用母語創作,出版了十多部長篇小說。書是我*好的老師和朋友,維吾爾文學古典名著和民間文學溫暖人心的名篇佳作,在我追求文學的道路上,給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向大家學習,向世界文化的寶庫學習,用拿來主義豐富自己和修正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學用結合;向社會學習,向民間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時間學習,追求一種有地氣、有人味、有規律、給溫暖的寫作方式;謙虛地寫,站在*后做人,但內心里不要放棄,要堅定寫出好作品的欲望和野心——用這樣的“嘴臉”折磨自己,也是歲月里我不敢放任自己的一個原因。我怕自己會成為一個沒有讀者的作家,對不起家鄉的美景和美食,對不起家鄉的山水和鳥語花香。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是一部大地和太陽,時間和人,嘴臉和嘴臉,人和石頭的故事。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也是心和心的故事。人和時間的矛盾,是人間恒久美麗的基礎。千秋萬代的人沒有征服時間,狂妄的時間也沒有讓人類頹廢消亡。人和時間忽而擁抱忽而分離的歷史,是時間基本的絢爛。商業社會,人是遨游欲望的精靈,而那些平平常常的新疆石頭,在另一種文化的典藏里,她金貴的名分叫玉。她不僅僅是境界和高貴的信物,也象征著生命的開始和結束。在口紅時代,新疆石頭這位冰冷的老鄉,奇怪地擁有帝王一樣的尊嚴。為什么誕生在遙遠寶地的新疆石頭,在千年的財富走廊和萬年的宮殿里,象征精神、滋養萬歲呢?我常常想這個問題。于是時間恒久地醞釀故事——人們在美玉的幫助下,尋找自己的靈魂,讓自己重生。那些驕傲的語言,放肆地、私密地、悄悄地安慰我們,給我們指南針一樣的方向,在黎明的見證下,教誨我們感謝時間里的人和人里的時間,滋養我們共同的夢想。 專業書評 阿拉提·阿斯木(維吾爾族)的《時間悄悄的嘴臉》提供了另一種類型的“日常”。小說寫道,新疆玉王艾莎麻利涉嫌殺人而逃亡上海做了變臉手術后重回新疆,在面對舊日朋友和仇人、尤其是母親認出了自己的時候,反思過往,重新換回本來的面孔,直面自己的人生和命運。這是一部充滿陌生化表述的小說,體現在詞語、語言、思維方式的諸多方面。尤其是小說中經常寫到的朋友聚會,在聚會中讓各個人物說出自己的心聲,同時也展示相關聯的更為廣闊的社會關系,實際上就是維吾爾族獨特的“麥西來普”式的敘事法,而對于形而上命題的思考則讓帶有傳奇意味的情節具有了詩意化的寓言效果。小說的結尾寫道:“清晨像詩歌,鼓舞自信的人們奔波四方。正午像神話,慷慨地敞開大道,滋潤人間的福祉方向。傍晚像史詩,在親切的大地上重復時間的恩愛和嘴臉,播種黎明的曙光,收獲神話和史詩賜予人類的希望。”這是時間的嘴臉,也是人成長的軌跡,“人的肉體是一種形式,他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人”。許多年前的普通石頭,現在變成了讓人瘋狂的“玉”,這個“玉”也就是“欲”,小說對于金錢至上的批駁與欲拒還迎的態度,體現了當下社會的精神分裂,而其*終的旨歸是回復到母親的教誨、心靈的皈依。 媒體推薦 《時間悄悄的嘴臉》雖然是用漢語寫作,但反映的仍然是維吾爾族的生活。他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當代維吾爾人在時代面前的生活變遷和心理歷程。 ——《新疆日報》 《時間悄悄的嘴臉》完全打破了我們所固有的關于維吾爾族精神生態的想象。這里沒有弘揚什么,也沒有刻意貶低什么,而把敘述的重點放在了生存的難度和對被遮蔽的靈魂的發現上面。。 ——《新疆經濟報》 阿拉提.阿斯木是從伊犁河谷走出去的,亦是“新疆少有的幾個可以同時運用母語和漢語進行文學創作的少數民族作家之一”。 ——《伊犁日報》
時間悄悄的嘴臉 作者簡介
阿拉提·阿斯木,維吾爾族,1958年11月11日生,雙語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二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全國第七次、第八次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新疆“德藝雙馨獎”獲得者,系自治區“四個一批”人才。1985年獲“萌芽”文學創作獎,1986年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二等獎,1990年獲“新疆新時期文學獎”,2004年獲“天山文藝獎”,有散文入選高中教材,2016年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長篇小說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