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0580
- 條形碼:9787519500580 ; 978-7-5195-005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從宏觀整體與中觀產業、微觀行業部門及其產品細分研究兩極化的高度整合視角出發,深入細致地分析與研究了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的新方向、新動力和新領域,特別是包括了中印在貿易、投資、電信業、信息技術、環保、農產品、科技、交通基礎設施、貨幣等領域合作成就與問題、競爭性與互補性、潛力與前景等內容。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印經貿合作中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更好地釋放同質市場的競爭性和挖掘差異性市場的互補潛力,本書緊密結合了理論研究的前瞻性和預測性以及具體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出了進一步促進中印經貿合作與發展的相關對策建議。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宏觀整體與中觀產業、微觀行業部門及其產品細分研究兩極化的高度整合視角出發,深入細致地分析與研究了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的新方向、新動力和新領域,特別是包括了中印在貿易、投資、電信業、信息技術、環保、農產品、科技、交通基礎設施、貨幣等領域合作成就與問題、競爭性與互補性、潛力與前景等內容。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印經貿合作中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更好地釋放同質市場的競爭性和挖掘差異性市場的互補潛力,本書緊密結合了理論研究的前瞻性和預測性以及具體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出了進一步促進中印經貿合作與發展的相關對策建議。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 目錄
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 作者簡介
楊文武,1968年生,四川蓬安人。經濟學博士,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南亞學會理事,第十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991年于四川師范大學政教系學士畢業;1997年于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世界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于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10月至2014年11月留學于印度普拉大學。主要從事世界(南亞)經濟、國際(經濟)關系、房地產經濟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多項課題,其中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與印度共贏性發展互動機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印度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中國與南亞國家經濟合作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以及四川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出版了《印度經濟發展模式研究》、《中國四川與南亞經貿合作研究》、《中國房地產業指標體系研究》等多部學術著作;在《統計研究》、《南亞研究》、《社會科學》等刊物公開發表了學術論文數十篇。
副主編簡介:李文貴,1970年2月出生,漢族,四川蓬安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畢業。先后主持和主研科研項目9項,其中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與印度共贏性發展互動機制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等。現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要研究領域是南亞經濟、民族經濟、文化產業等。
蒲詩璐,1981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在讀博士,講師。2003年于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學士畢業;2006年于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參與并主研多項課題,包括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四川省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的思路與途徑研究》(SC09C021)、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一般項目《高校教師崗位分類管理研究》(SC12B043)、成都市軟科學項目《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休閑指標體系研究》(10RKYB221ZF-023)。在《THE ANTHROPOLOGIST》、《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農村經濟》等刊物公開發表相關文章。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