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705413
- 條形碼:9787517705413 ; 978-7-5177-054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 本書特色
中國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改革的基本目標模式,是經過四十年改革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后得出的正確選擇,我們終于認識到,只有將市場調節作為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才能*大限度地激發微觀主體的創新熱情,才能實現物質和人力資源的*優配置,才能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可以說,始終不渝地堅持改革的市場經濟取向,是中國四十年改革*為寶貴的經驗。 本書是“中國農村金融調查與研究”系列叢書第八輯,以中國近年來經濟金融大變局為背景,對關系中國未來經濟金融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探討,為討論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秩序構建提供了多元化視角。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 內容簡介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是“中國農村金融調查與研究”系列叢書第八輯,以中國近年來經濟金融大變局為背景,對關系中國未來經濟金融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探討,廣泛涉及中國市場倫理失序和秩序重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國企改革、金融動蕩和資本市場變革、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與區域經濟文化發展、農村金融變革與反貧困模式創新、鄉村治理變遷和農業現代化等問題,為討論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秩序構建提供了多元化視角。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 目錄
一、引言:中國之痛:信用、信任與信仰的缺失
二、如何解釋“斯密悖論”:自由市場經濟的道德屬性
三、經濟轉型期的倫理失序:歷史根源與現實困境
四、市場經濟與秩序:斯密、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觀點
五、結論:重建市場倫理與秩序:傳統道德資源與現代契約精神
第二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縣域金融創新發展
一、一陰一陽之謂道: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二、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突破點
三、城市供給側改革的五個核心
四、縣域金融的四大創新
第三章 金融業改革與混合所有制經濟:路徑與挑戰
一、金融業改革與混合所有制經濟構建的若干爭議
二、從雙重視角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看金融業改革的兩種模式
三、分層混改:四類不同層次的混合所有制金融企業及其改革路徑選擇
四、金融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核心挑戰及其解決設想
五、結論:金融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遵循漸進、自愿與差異化原則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國有企業改革
一、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構建:理論界的主要爭議
二、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三種視角的比較分析
三、不同視角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形態與中國經濟改革和國企改革的三大階段性特征呈現對應齒合關系
四、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企業組織與產權結構
五、構建混合所有制經濟中應澄清和把握的六大關鍵理論問題
第五章 中國的金融動蕩與宏觀經濟:危機與轉型
一、引言:中國經濟的拐點:危機是否真的到來了
二、金融動蕩的背后: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出了什么問題
三、中國經濟的轉型與市場化:有邊界嗎
四、中國的國內經濟大戰略
五、中國的國際大戰略
六、結語:要有信心,但不要過于自信
第六章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與國有企業改革
一、從國有企業改革史看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根源
二、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設計:貢獻和缺陷
三、資本市場危機的救助與監管體制的變革
四、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和資本市場的未來
第七章 鄉村重建、城鄉融合與區域協同發展——河北七縣(市)考察的思考
一、河北七縣(市)調查的總體印象與目前鄉村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從“鄉愁”到鄉治:鄉村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
三、土地資源如何實現流動與整合
四、鄉村文化的發展:重建集體凝聚力與文化認同
五、集體經濟的發展與公共品提供
六、城鄉聯合體:雙向要素流動和兩個下鄉
七、城市產業轉型、縣域產業布局與鄉村工業化:聯動機制
八、結束語:區域協同發展的機遇
第八章 中國供銷社體制變革與中國合作金融發展
一、我國供銷社體制改革歷程的簡要回顧
二、供銷社體系與我國農村金融發展
三、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現狀和挑戰
四、供銷社綜合改革對于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意義
五、供銷社參與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與展望
第九章 農村金融改革與中國反貧困戰略
一、中國的貧困和反貧困:“精準扶貧”的認識誤區
二、要讓各種要素回流到農村
三、扶貧和農村金融發展戰略的四個方面
四、如何理解普惠金融
五、談談農信社的變革問題
六、農村金融必須進行四大創新
第十章 內生性扶貧和社會網絡扶貧的理論與實踐
一、什么是貧困
二、如何扶貧
三、什么是精準扶貧和社會網絡扶貧
四、什么是內生性扶貧
五、扶貧的根基是什么
六、扶貧的有效機制是什么
七、扶貧的組織載體是什么
八、扶貧的有效抓手是什么
九、政府需要做什么
第十一章 中國反貧困的模式創新與未來趨勢——以寧德扶貧模式為核心的考察
一、引言:中國扶貧事業的成就與制度深化
二、寧德的貧困發生機理與反貧困機制
三、寧德扶貧模式探索:內生性扶貧的理論與實踐
四、寧德內生性扶貧模式實現三大融合
五、內生性扶貧:寧德模式的啟示與未來方向
第十二章 “一帶一路"背景下城市文化品格提煉與產業提升——以福州為核心的考察
一、“一帶一路”戰略與福州的歷史機遇
二、福州城市文化品格的提煉
三、福州的產業升級與文化發展
第十三章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開發與農業發展——“諸暨模式”研究
一、農業文化遺產對農業發展的意義
二、諸暨人文歷史概觀
三、千年古榧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和描述
四、諸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農業發展現狀
五、諸暨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與現代農業發展
一、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階段和特點
二、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思想的特點和啟發
三、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挑戰及其出路
四、當今中國如何發展農業園區
第十五章 多元共治與協商民主:中國鄉村治理的歷史演變與未來趨勢
一、引子:中國傳統社會超穩定結構的基石
二、中國鄉村基層民主機制的歷史演變
三、中國鄉村基層民主的創新:村民議事會制度
四、未來鄉村治理:多元共治的鄉村協商民主模式
后記
中國方略-經濟金融變局與秩序重建 作者簡介
王曙光,山東萊州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我國農村金融學科和金融倫理學科的開拓與研究。先后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作《問道鄉野——農村發展、制度創新與反貧困》、《普惠金融》、《農行之道》、《告別貧困》、《金融減貧》、《金融倫理學》、《金融發展理論》、《鄉土重建》、《草根金融》、《農村合作醫療與反貧困》、《經濟轉型中的金融制度演進》、《農村金融學》、《金融自由化與經濟發展》、《經濟學反思札記》等二十余部,發表經濟學論文百余篇,所主持的“中國農村金融調查與研究系列”在金融業界和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