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03289
- 條形碼:9787121303289 ; 978-7-121-3032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依托中南大學*特色專業(物聯網工程)的建設,結合國內嵌入式系統教學情況編寫。本書主要介紹嵌入式系統開發,以S3C2440A、STM32F74xx位硬件,以Keil μVision5.0為開發工具,詳細介紹了ARM9、Cortex的體系結構、硬件組成,指令系統和程序設計、存儲器接口、I/O、中斷、DMA、定時器、串行通信、嵌入式Linux、?C/OS-III操作系統應用、LWIP編程,*后給出了在物聯網應用中常用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實例。
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面向物聯網來講述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對比ARM9、Cortex進行學習,效果更好。
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第2版) 目錄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單片機概念及特點 (1)
1.2 單片機的發展及種類 (1)
1.2.1 單片機發展 (1)
1.2.2 嵌入式處理器種類 (3)
1.3 CISC與RISC (5)
1.3.1 CISC與RISC簡介 (5)
1.3.2 流水線 (6)
1.4 ARM處理器系列 (6)
1.4.1 ARM版本 (6)
1.4.2 常用ARM系列簡介 (10)
1.4.3 ARM v8 (18)
1.5 ARM的軟件開發工具 (18)
思考與習題 (23)
第2章 ARM基礎與指令系統 (24)
2.1 ARM處理器基礎 (24)
2.1.1 ARM處理器特點 (24)
2.1.2 存儲器大小端方式 (24)
2.1.3 ARM處理器狀態、ARM處理器模式及ARM模式下寄存器 (25)
2.1.4 Thumb狀態下寄存器 (28)
2.2 ARM尋址方式 (29)
2.2.1 指令格式 (29)
2.2.2 尋址方式 (30)
2.2.3 ARM指令的條件執行 (32)
2.3 ARM指令 (33)
2.3.1 ARM常用指令 (33)
2.3.2 ARM v6/7版專有指令 (40)
2.4 Thumb指令 (42)
2.5 ARM偽操作與偽指令 (43)
2.5.1 符號定義與變量賦值偽操作 (43)
2.5.2 數據定義偽操作 (43)
2.5.3 匯編控制偽操作 (45)
2.5.4 信息報告偽操作 (47)
2.5.5 指令集選擇偽操作 (47)
2.5.6 雜項偽操作 (47)
2.5.7 ADR、ADRL、LDR偽指令 (48)
2.5.8 NOP偽指令 (50)
思考與習題 (50)
第3章 ARM內存映射與存儲器接口 (52)
3.1 ARM9存儲器接口 (52)
3.1.1 S3C2440A存儲器控制器 (52)
3.1.2 NAND Flash控制器 (53)
3.2 Cortex-M4存儲器接口 (59)
3.2.1 Cortex-M4結構與內存映射 (59)
3.2.2 多層AHB總線矩陣 (60)
3.2.3 Cortex-M4外部存儲器控制器 (64)
3.3 半導體存儲器種類、NOR Flash與NAND Flash存儲器簡介 (66)
思考與習題 (68)
第4章 ARM I/O口、Cortex事件路由及GIMA (69)
4.1 ARM I/O端口原理 (69)
4.1.1 ARM9的I/O端口 (69)
4.1.2 Cortex-M4的系統控制單元I/O與GPIO (71)
4.1.3 Cortex-M7 GPIO (89)
4.2 Cortex-M4的事件路由器 (99)
4.3 LPC43XX全局輸入多路復用器陣列GIMA (101)
思考與習題 (103)
第5章 ARM9、Cortex-M4/M7中斷、LCD、A/D與觸摸屏 (105)
5.1 ARM9中斷系統原理 (105)
5.2 Cortex-M4 NVIC中斷原理 (114)
5.2.1 中斷原理 (114)
5.2.2 與中斷有關的寄存器 (117)
5.3 Cortex-M7 NVIC中斷原理 (120)
5.4 LCD (131)
5.4.1 LCD原理 (131)
5.4.2 OLED (132)
5.4.3 ARM9 LCD接口 (135)
5.5 A/D與觸摸屏 (146)
5.5.1 A/D轉換 (146)
5.5.2 觸摸屏工作原理及種類 (148)
5.5.3 ARM9 ADC轉換器和觸摸屏接口 (149)
5.5.4 Cortex-M4/M7 A/D (153)
思考與習題 (153)
第6章 ARM9、Cortex-M4/M7 DMA與定時器 (154)
6.1 ARM9 DMA原理 (154)
6.1.1 DMA請求源 (154)
6.1.2 DMA工作過程 (155)
6.1.3 基本DMA時序 (155)
6.1.4 DMA傳輸大小 (156)
6.1.5 DMA專用寄存器 (156)
6.2 Cortex-M4/M7 DMA原理 (162)
6.2.1 Cortex-M4 DMA主要功能特點 (162)
6.2.2 DMA系統連接 (163)
6.2.3 DMA寄存器描述 (169)
6.3 ARM9定時器 (180)
6.4 Cortex-M4/M7定時器種類及功能原理 (183)
6.4.1 狀態可配置的定時器 (183)
6.4.2 Timer0~3定時器 (189)
6.4.3 電機控制PWM (191)
6.4.4 正交編碼器接口 (194)
思考與習題 (196)
第7章 串行總線 (197)
7.1 串行通信概述與RS-232C (197)
7.2 ARM9的UART接口 (203)
7.3 SPI、I2C、I2S、SD卡總線 (206)
7.3.1 SPI總線接口 (206)
7.3.2 I2C總線接口 (207)
7.3.3 I2S總線接口 (216)
7.3.4 SD卡 (224)
7.5 現場總線 (231)
7.5.1 現場總線概述 (231)
7.5.2 CAN總線 (236)
思考與習題 (244)
第8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與LWIP (245)
8.1 操作系統 (245)
8.1.1 操作系統簡介 (245)
8.1.2 嵌入式操作系統簡介 (248)
8.2 Linux操作系統 (250)
8.2.1 Linux簡介 (250)
8.2.2 Linux特點 (250)
8.2.3 嵌入式Linux (251)
8.2.4 Linux內核版本與發行版 (251)
8.2.5 Linux進程管理 (252)
8.2.6 存儲管理 (257)
8.2.7 文件系統 (260)
8.2.8 設備管理 (263)
8.2.9 Linux內核模塊 (265)
8.2.10 Linux配置文件 (266)
8.2.11 Linux啟動流程簡介 (267)
8.3 μC/OS概述 (271)
8.4 μC/OS-III移植 (273)
8.4.1 μC/OS的CPU移植 (273)
8.4.2 μC/OS-III移植 (275)
8.4.3 μC/OS-III應用示例 (278)
8.5 LWIP概述 (295)
8.5.1 LWIP簡介 (295)
8.5.2 LWIP應用模式 (296)
思考與習題 (297)
第9章 物聯網中的常用嵌入式系統 (298)
9.1 TinyOS概述 (299)
9.1.1 TinyOS簡介 (299)
9.1.2 TinyOS的特點 (301)
9.1.3 TinyOS開發平臺 (302)
9.1.4 TinyOS開發案例 (302)
9.1.5 TinyOS的基本概念 (303)
9.2 安裝TinyOS (304)
9.3 nesC概述 (308)
9.3.1 nesC簡介 (308)
9.3.2 nesC基本概念 (310)
9.3.3 一個簡單的nesC編程示例 (316)
9.3.4 TOSSIM仿真 (317)
9.4 TinyOS內部機制簡介 (318)
9.4.1 TinyOS程序運行機制分析 (318)
9.4.2 TinyOS的調度機制 (320)
9.4.3 TinyOS的通信模型 (320)
9.4.4 TinyOS的能量管理 (322)
思考與習題 (323)
參考文獻 (324)
第1章 概述 (1)
1.1 單片機概念及特點 (1)
1.2 單片機的發展及種類 (1)
1.2.1 單片機發展 (1)
1.2.2 嵌入式處理器種類 (3)
1.3 CISC與RISC (5)
1.3.1 CISC與RISC簡介 (5)
1.3.2 流水線 (6)
1.4 ARM處理器系列 (6)
1.4.1 ARM版本 (6)
1.4.2 常用ARM系列簡介 (10)
1.4.3 ARM v8 (18)
1.5 ARM的軟件開發工具 (18)
思考與習題 (23)
第2章 ARM基礎與指令系統 (24)
2.1 ARM處理器基礎 (24)
2.1.1 ARM處理器特點 (24)
2.1.2 存儲器大小端方式 (24)
2.1.3 ARM處理器狀態、ARM處理器模式及ARM模式下寄存器 (25)
2.1.4 Thumb狀態下寄存器 (28)
2.2 ARM尋址方式 (29)
2.2.1 指令格式 (29)
2.2.2 尋址方式 (30)
2.2.3 ARM指令的條件執行 (32)
2.3 ARM指令 (33)
2.3.1 ARM常用指令 (33)
2.3.2 ARM v6/7版專有指令 (40)
2.4 Thumb指令 (42)
2.5 ARM偽操作與偽指令 (43)
2.5.1 符號定義與變量賦值偽操作 (43)
2.5.2 數據定義偽操作 (43)
2.5.3 匯編控制偽操作 (45)
2.5.4 信息報告偽操作 (47)
2.5.5 指令集選擇偽操作 (47)
2.5.6 雜項偽操作 (47)
2.5.7 ADR、ADRL、LDR偽指令 (48)
2.5.8 NOP偽指令 (50)
思考與習題 (50)
第3章 ARM內存映射與存儲器接口 (52)
3.1 ARM9存儲器接口 (52)
3.1.1 S3C2440A存儲器控制器 (52)
3.1.2 NAND Flash控制器 (53)
3.2 Cortex-M4存儲器接口 (59)
3.2.1 Cortex-M4結構與內存映射 (59)
3.2.2 多層AHB總線矩陣 (60)
3.2.3 Cortex-M4外部存儲器控制器 (64)
3.3 半導體存儲器種類、NOR Flash與NAND Flash存儲器簡介 (66)
思考與習題 (68)
第4章 ARM I/O口、Cortex事件路由及GIMA (69)
4.1 ARM I/O端口原理 (69)
4.1.1 ARM9的I/O端口 (69)
4.1.2 Cortex-M4的系統控制單元I/O與GPIO (71)
4.1.3 Cortex-M7 GPIO (89)
4.2 Cortex-M4的事件路由器 (99)
4.3 LPC43XX全局輸入多路復用器陣列GIMA (101)
思考與習題 (103)
第5章 ARM9、Cortex-M4/M7中斷、LCD、A/D與觸摸屏 (105)
5.1 ARM9中斷系統原理 (105)
5.2 Cortex-M4 NVIC中斷原理 (114)
5.2.1 中斷原理 (114)
5.2.2 與中斷有關的寄存器 (117)
5.3 Cortex-M7 NVIC中斷原理 (120)
5.4 LCD (131)
5.4.1 LCD原理 (131)
5.4.2 OLED (132)
5.4.3 ARM9 LCD接口 (135)
5.5 A/D與觸摸屏 (146)
5.5.1 A/D轉換 (146)
5.5.2 觸摸屏工作原理及種類 (148)
5.5.3 ARM9 ADC轉換器和觸摸屏接口 (149)
5.5.4 Cortex-M4/M7 A/D (153)
思考與習題 (153)
第6章 ARM9、Cortex-M4/M7 DMA與定時器 (154)
6.1 ARM9 DMA原理 (154)
6.1.1 DMA請求源 (154)
6.1.2 DMA工作過程 (155)
6.1.3 基本DMA時序 (155)
6.1.4 DMA傳輸大小 (156)
6.1.5 DMA專用寄存器 (156)
6.2 Cortex-M4/M7 DMA原理 (162)
6.2.1 Cortex-M4 DMA主要功能特點 (162)
6.2.2 DMA系統連接 (163)
6.2.3 DMA寄存器描述 (169)
6.3 ARM9定時器 (180)
6.4 Cortex-M4/M7定時器種類及功能原理 (183)
6.4.1 狀態可配置的定時器 (183)
6.4.2 Timer0~3定時器 (189)
6.4.3 電機控制PWM (191)
6.4.4 正交編碼器接口 (194)
思考與習題 (196)
第7章 串行總線 (197)
7.1 串行通信概述與RS-232C (197)
7.2 ARM9的UART接口 (203)
7.3 SPI、I2C、I2S、SD卡總線 (206)
7.3.1 SPI總線接口 (206)
7.3.2 I2C總線接口 (207)
7.3.3 I2S總線接口 (216)
7.3.4 SD卡 (224)
7.5 現場總線 (231)
7.5.1 現場總線概述 (231)
7.5.2 CAN總線 (236)
思考與習題 (244)
第8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與LWIP (245)
8.1 操作系統 (245)
8.1.1 操作系統簡介 (245)
8.1.2 嵌入式操作系統簡介 (248)
8.2 Linux操作系統 (250)
8.2.1 Linux簡介 (250)
8.2.2 Linux特點 (250)
8.2.3 嵌入式Linux (251)
8.2.4 Linux內核版本與發行版 (251)
8.2.5 Linux進程管理 (252)
8.2.6 存儲管理 (257)
8.2.7 文件系統 (260)
8.2.8 設備管理 (263)
8.2.9 Linux內核模塊 (265)
8.2.10 Linux配置文件 (266)
8.2.11 Linux啟動流程簡介 (267)
8.3 μC/OS概述 (271)
8.4 μC/OS-III移植 (273)
8.4.1 μC/OS的CPU移植 (273)
8.4.2 μC/OS-III移植 (275)
8.4.3 μC/OS-III應用示例 (278)
8.5 LWIP概述 (295)
8.5.1 LWIP簡介 (295)
8.5.2 LWIP應用模式 (296)
思考與習題 (297)
第9章 物聯網中的常用嵌入式系統 (298)
9.1 TinyOS概述 (299)
9.1.1 TinyOS簡介 (299)
9.1.2 TinyOS的特點 (301)
9.1.3 TinyOS開發平臺 (302)
9.1.4 TinyOS開發案例 (302)
9.1.5 TinyOS的基本概念 (303)
9.2 安裝TinyOS (304)
9.3 nesC概述 (308)
9.3.1 nesC簡介 (308)
9.3.2 nesC基本概念 (310)
9.3.3 一個簡單的nesC編程示例 (316)
9.3.4 TOSSIM仿真 (317)
9.4 TinyOS內部機制簡介 (318)
9.4.1 TinyOS程序運行機制分析 (318)
9.4.2 TinyOS的調度機制 (320)
9.4.3 TinyOS的通信模型 (320)
9.4.4 TinyOS的能量管理 (322)
思考與習題 (323)
參考文獻 (324)
展開全部
物聯網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第2版) 作者簡介
劉連浩,男,博士,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教授,長期從事計算機與物聯網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