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吾心吾鄉(xiāng):散文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6391658
- 條形碼:9787506391658 ; 978-7-5063-9165-8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吾心吾鄉(xiāng):散文 本書特色
涵蓋當今澳門文壇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忠實反映澳門文學的全貌
吾心吾鄉(xiāng):散文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遴選作者今年創(chuàng)作的散文百余篇,為了方便讀者分類閱讀,勉強分為四大部分:時政、人生、藝術(shù)、教育。另外,每卷內(nèi)文亦按發(fā)表時間作排序。 為何說“勉強”?因為這百多篇文章其實集中于一個基本的寫作主題:澳門。作者說,她留意到一個特點,就是在平日書寫專欄的過程中,會隨時與澳門聯(lián)想起來:澳門也有嗎?兩者相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嗎? 另外,這些篇章的寫作時段恰逢澳門經(jīng)歷開放賭權(quán)后,社會及經(jīng)濟風起云涌的十年。筆者雖處身斗室,埋頭耕耘,但由于職業(yè)的敏感及生活的激蕩,澳門社會的政經(jīng)變幻、人情冷暖,仍可于字里行間感受得到;雖有言不盡意之時,但殷殷赤子之心,自信于今再讀,仍能惹讀者共鳴。
吾心吾鄉(xiāng):散文 目錄
新移民·003
重整·005
抄牌·007
惡俗·009
改變·011
省心·013
始料不及·015
一體化·017
申遺·019
使錢·021
舒氣·023
變速·025
藍屋仔·027
悲劇·029
圖書館·031
浮躁·033
澳門特色·035
慢活·037
慢一點又何妨·039
咸水草·041
退潮·043
單車道·045
步行區(qū)·047
唔賭·049
愛國之火·051
電子匙·053
珍重權(quán)力·055
與別不同·057
做好本分·059
澳門得與失·061
天上掉下五千元·063
五千元不夠用·065
等待好日子·067
隔籬飯鑊香·069
如無人的小城·071
似曾經(jīng)過的人和事·073
夜行無忌的小城·075
兩個極端可以共存·077
如酒濃醇的人情味·079
濃濃街市情·081
衣食足知榮辱·083
憑誰定對錯·085
很垃圾的問題·087
美食節(jié)可成品牌·089
美食節(jié)可培養(yǎng)品牌·091
十載風雨同路·093
流光逝影·095
無辜的黑暗(一)·097
無辜的黑暗(二)·099
樓有價·101
與垃圾為鄰·103
特權(quán)誰賦·105
世遺的荒涼·107
世遺的熱鬧·109
世遺的再生·111
飲食關(guān)乎文化·113
冇長進·115
分類沒回收·117
公私不分·119
澳門的山好好看了嗎?·121
*環(huán)保的出行·123
何妨綠道優(yōu)先·125
你買了樓未·12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29
愿馬達聲年年響起(一)·131
愿馬達聲年年響起(二)·133
愿馬達聲年年響起(三)·135
記得閂水喉呀·137
一定要揀嗎?·139
愛腳下這片土地·141
我看我城·143
一切將成為廢墟·145
流行分享·147
心態(tài)決定現(xiàn)實·149
掘路,以商為本·151
街影,與你無關(guān)·153
舊區(qū),未重建過·155
專業(yè),市民難明·157
市政,重在細節(jié)·159
十五年風雨同路·161
卷二?君子行而健
一勞永逸·165
敬業(yè)·167
平凡人·169
希望·171
難為·173
不要沖動·175
完美·177
龍華·179
出位·181
進退間·183
包公·185
自我感覺良好·187
豬肥屋潤·189
折墮·191
反智教材·193
國寶奇遇記·195
太熱了·197
生之無奈·199
落花生·201
愿祖國強盛·203
你今日飲咗未·205
吃點別的吧·207
吹皺一池春水·209
5月的鮮花·211
天地不仁·213
災難后遺癥·215
奧運不是夢·217
希望還有下次·219
全球同此涼熱·221
有瓦遮頭·223
剩女的幸福·225
房子與女子·227
蝸居也好·229
維民是艱·231
真相的代價·233
饕餮之類·235
飲和食德·237
少吃點吧·239
回家過年·241
面對海嘯·243
面對反思·245
櫻花的季節(jié)·247
自私的無賴·249
那些叫寶馬的·251
綠色小氣場·253
膨大的雞肋·255
城鎮(zhèn)化的滾滾紅塵·257
悠閑是相對的·259
碎片時代·261
對生命負責·263
誰是精英·265
年輕的激情應受寬容·267
卷三?坐而論藝
本分·271
搞手·273
名利·275
傳統(tǒng)·277
日升月恒·279
印象·281
俗艷·283
勇者·285
藝人·287
聽心·289
魅力·291
年結(jié)·293
邃古來今·295
態(tài)度·297
搞展覽·299
看展覽·301
資源·303
死亡之歌·305
仰慕·307
代價·309
愛唔起·311
時光·313
文化·產(chǎn)業(yè)·315
雅俗·317
詩人與詩·319
粵曲普及·321
曲藝繁榮·323
仙鳳絕響·325
粵韻動人·327
種種藝術(shù)處處表演·329
舞文弄墨韶光虛度·331
寫作是一件嚴肅事情·333
新年音樂會·335
山陰道上·337
濠上之樂·339
文化藝術(shù)的寶庫·341
歷史時空交匯點·343
藝術(shù)地生活·345
音樂會點滴·347
詩意的庭院·349
5月的法國紅·351
名不符實不合·353
凡事有代價·355
吾心吾鄉(xiāng):散文 作者簡介
李文娟,中國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yè),視覺藝術(shù)(教育專業(yè))學士,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碩士;曾擔任中學語文教師,歷任澳門日報校對、專題采訪記者、副刊編輯;《新園地》專欄作者,筆名“花語”。 讀書,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中不可少的元素;寫作,則是梳理思想的過程,能夠把所思所感宣諸紙筆,是一種幸運。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