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食品安全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516078
- 條形碼:9787565516078 ; 978-7-5655-160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品安全導論 本書特色
謝明勇、陳紹軍主編的《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普 通高等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是高等院校食 品類專業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 括緒論、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食源性疾病、食品的 安全評價、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 規范、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各章配有思考題, 附有參考文獻。
食品安全導論 內容簡介
謝明勇、陳紹軍主編的《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是高等院校食品類專業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食源性疾病、食品的安全評價、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規范、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各章配有思考題,附有參考文獻。
食品安全導論 目錄
第1章緒論
1.1食品安全的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食品衛生的關系
1.2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和教育體系
1.2.1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
1.2.2 食品安全的教育體系
1.3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1.3.1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
1.3.2 食品安全研究的意義
1.3.3 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內容
1.4國內外食品安全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1.4.1 國外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4.2 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第1章 緒論 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食品衛生的關系 1.2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和教育體系 1.2.1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 1.2.2 食品安全的教育體系 1.3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1.3.1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 1.3.2 食品安全研究的意義 1.3.3 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內容 1.4 國內外食品安全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1.4.1 國外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4.2 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5 食品安全的發展戰略 第2章 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 2.1 概述 2.2 生物性污染 2.2.1 細菌對食品的污染 2.2.2 真菌及真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 2.2.3 食源性寄生蟲對食品的污染 2.3 化學性污染 2.3.1 農藥殘留 2.3.2 獸藥殘留 2.3.3 有毒金屬 2.3.4 N一亞硝基化合物 2.3.5 多環芳烴 2.3.6 雜環胺類化合物 2.3.7 氯丙醇 2.3.8 丙烯酰胺 2.3.9 二嚼英 2.3.1 0食品包裝容器及材料的污染 2.4 物理性污染 2.4.1 食品放射性污染 2.4.2 食品的雜物污染 第3章 食源性疾病 3.1 概述 3.1.1 食源性疾病的分類 3.1.2 食源性疾病的監測 3.1.3 我國食源性疾病發生的特點 3.2 食物中毒 3.2.1 食物中毒概論 3.2.2 細菌性食物中毒 3.2.3 有毒動物中毒 3.2.4 植物性食物中毒 3.2.5 化學性食物中毒 3.3 食物過敏 3.3.1 食物過敏的危害 3.3.2 食物過敏反應的免疫學機制 3.3.3 食物過敏原 3.3.4 加工對食物過敏原的影響 3.3.5 食物過敏的防治 第4章 食品的安全評價 4.1 食品毒理學評價 4.1.1 食品毒理學基本原理 4.1.2 毒物作用機理及影響因素 4.1.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4.2 食品安全的風險性分析 4.2.1 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 4.2.2 風險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4.2.3 風險評價的應用 第5章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5.1 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5.1.1 概論 5.1.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1.3 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5.2 食品中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5.2.1 概論 5.2.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2.3 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5.3 食品添加劑與加工助劑檢測技術 5.3.1 概論 5.3.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3.3 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 5.3.4 食品加工助劑檢測技術 5.4 食品中有害金屬檢測技術 5.4.1 概論 5.4.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4.3 有害金屬檢測技術 5.5 食品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5.5.1 概論 5.5.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5.3 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5.6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 5.6.1 分子生物學技術 5.6.2 免疫學技術 5.6.3 代謝學技術 5.7 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污染物檢測技術 5.7.1 概論 5.7.2 食品中N-亞硝基化合物檢測技術 5.7.3 食品中多環芳烴檢測技術 5.7.4 食品中雜環胺檢測技術 5.8 激素檢測技術 5.8.1 概論 5.8.2 樣品前處理 5.8.3 檢測技術 5.9 食品中轉基因成分檢測技術 5.9.1 概論 5.9.2 PCR檢測技術 5.9.3 其他檢測技術 第6章 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規范 6.1 概述 6.1.1 食品控制的有關概念 6.1.2 食品安全控制的原則 6.1.3 主要食品安全控制技術 6.2 食品原料生產過程中的GAP 6.2.1 GAP的概念及產生 6.2.2 GAP的8個基本原理 6.2.3 GAP在中國的發展 6.2.4 建立GAP的重要性 6.2.5 獲得GAP認證的意義 6.3 食品生產企業的GMP 6.3.1 GMP簡介 6.3.2 GMP的分類 6.3.3 GMP的基本原則 6.3.4 國內外GMP發展情況 6.3.5 實施GMP的意義 6.4 食品生產企業的SSOP 6.4.1 SSOP的概念及起源 6.4.2 SSOP的主要內容 6.4.3 SSOP衛生監控與記錄 6.5 食品生產企業的HACCP體系 6.5.1 HACCP簡介及其有關概念 6.5.2 HACCP計劃的原理 6.5.3 制定HACCP計劃的步驟 6.5.4 國內外HACCP的應用和發展狀況 6.5.5 實施HACCP的意義 6.6 ISO9000 6.6.1 ISO9000與ISO2000簡介 6.6.2 ISO9000與ISO22000的關系 6.6.3 ISO22000與HACCP的區別 6.6.4 推行ISO9000族標準的一般步驟 6.6.5 推行ISO9000族標準的意義 6.7 我國現行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 6.7.1 現行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的簡介 6.7.2 新《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特點 第7章 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 7.1 概述 7.2 食品安全溯源技術 7.2.1 概論 7.2.2 食品溯源技術 7.2.3 食品溯源系統 7.3 食品安全預警技術 7.3.1 概論 7.3.2 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 7.3.3 國內外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簡介 第8章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1 食品安全標準簡介 8.1.1 食品安全標準的基本概念 8.1.2 食品安全標準的分類 8.2 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與執行 8.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執行 8.2.2 食品安全企業標準的制定與備案 8.3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1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立的目的及意義 8.3.2 中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3 歐盟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4 美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5 日本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6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第9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 9.1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1.1 國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1.2 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2 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9.2.1 國外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9.2.2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信息
1.1食品安全的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食品衛生的關系
1.2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和教育體系
1.2.1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
1.2.2 食品安全的教育體系
1.3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1.3.1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
1.3.2 食品安全研究的意義
1.3.3 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內容
1.4國內外食品安全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1.4.1 國外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4.2 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第1章 緒論 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食品衛生的關系 1.2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和教育體系 1.2.1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 1.2.2 食品安全的教育體系 1.3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1.3.1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 1.3.2 食品安全研究的意義 1.3.3 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內容 1.4 國內外食品安全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1.4.1 國外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4.2 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5 食品安全的發展戰略 第2章 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 2.1 概述 2.2 生物性污染 2.2.1 細菌對食品的污染 2.2.2 真菌及真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 2.2.3 食源性寄生蟲對食品的污染 2.3 化學性污染 2.3.1 農藥殘留 2.3.2 獸藥殘留 2.3.3 有毒金屬 2.3.4 N一亞硝基化合物 2.3.5 多環芳烴 2.3.6 雜環胺類化合物 2.3.7 氯丙醇 2.3.8 丙烯酰胺 2.3.9 二嚼英 2.3.1 0食品包裝容器及材料的污染 2.4 物理性污染 2.4.1 食品放射性污染 2.4.2 食品的雜物污染 第3章 食源性疾病 3.1 概述 3.1.1 食源性疾病的分類 3.1.2 食源性疾病的監測 3.1.3 我國食源性疾病發生的特點 3.2 食物中毒 3.2.1 食物中毒概論 3.2.2 細菌性食物中毒 3.2.3 有毒動物中毒 3.2.4 植物性食物中毒 3.2.5 化學性食物中毒 3.3 食物過敏 3.3.1 食物過敏的危害 3.3.2 食物過敏反應的免疫學機制 3.3.3 食物過敏原 3.3.4 加工對食物過敏原的影響 3.3.5 食物過敏的防治 第4章 食品的安全評價 4.1 食品毒理學評價 4.1.1 食品毒理學基本原理 4.1.2 毒物作用機理及影響因素 4.1.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4.2 食品安全的風險性分析 4.2.1 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 4.2.2 風險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4.2.3 風險評價的應用 第5章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5.1 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5.1.1 概論 5.1.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1.3 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5.2 食品中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5.2.1 概論 5.2.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2.3 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5.3 食品添加劑與加工助劑檢測技術 5.3.1 概論 5.3.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3.3 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 5.3.4 食品加工助劑檢測技術 5.4 食品中有害金屬檢測技術 5.4.1 概論 5.4.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4.3 有害金屬檢測技術 5.5 食品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5.5.1 概論 5.5.2 樣品前處理技術 5.5.3 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5.6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 5.6.1 分子生物學技術 5.6.2 免疫學技術 5.6.3 代謝學技術 5.7 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污染物檢測技術 5.7.1 概論 5.7.2 食品中N-亞硝基化合物檢測技術 5.7.3 食品中多環芳烴檢測技術 5.7.4 食品中雜環胺檢測技術 5.8 激素檢測技術 5.8.1 概論 5.8.2 樣品前處理 5.8.3 檢測技術 5.9 食品中轉基因成分檢測技術 5.9.1 概論 5.9.2 PCR檢測技術 5.9.3 其他檢測技術 第6章 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規范 6.1 概述 6.1.1 食品控制的有關概念 6.1.2 食品安全控制的原則 6.1.3 主要食品安全控制技術 6.2 食品原料生產過程中的GAP 6.2.1 GAP的概念及產生 6.2.2 GAP的8個基本原理 6.2.3 GAP在中國的發展 6.2.4 建立GAP的重要性 6.2.5 獲得GAP認證的意義 6.3 食品生產企業的GMP 6.3.1 GMP簡介 6.3.2 GMP的分類 6.3.3 GMP的基本原則 6.3.4 國內外GMP發展情況 6.3.5 實施GMP的意義 6.4 食品生產企業的SSOP 6.4.1 SSOP的概念及起源 6.4.2 SSOP的主要內容 6.4.3 SSOP衛生監控與記錄 6.5 食品生產企業的HACCP體系 6.5.1 HACCP簡介及其有關概念 6.5.2 HACCP計劃的原理 6.5.3 制定HACCP計劃的步驟 6.5.4 國內外HACCP的應用和發展狀況 6.5.5 實施HACCP的意義 6.6 ISO9000 6.6.1 ISO9000與ISO2000簡介 6.6.2 ISO9000與ISO22000的關系 6.6.3 ISO22000與HACCP的區別 6.6.4 推行ISO9000族標準的一般步驟 6.6.5 推行ISO9000族標準的意義 6.7 我國現行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 6.7.1 現行的食品生產許可制度的簡介 6.7.2 新《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的特點 第7章 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 7.1 概述 7.2 食品安全溯源技術 7.2.1 概論 7.2.2 食品溯源技術 7.2.3 食品溯源系統 7.3 食品安全預警技術 7.3.1 概論 7.3.2 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 7.3.3 國內外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簡介 第8章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1 食品安全標準簡介 8.1.1 食品安全標準的基本概念 8.1.2 食品安全標準的分類 8.2 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與執行 8.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執行 8.2.2 食品安全企業標準的制定與備案 8.3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1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立的目的及意義 8.3.2 中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3 歐盟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4 美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5 日本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8.3.6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第9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 9.1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1.1 國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1.2 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9.2 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9.2.1 國外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9.2.2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信息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