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4074722
- 條形碼:9787304074722 ; 978-7-304-0747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刑事訴訟法學(第2版)》是針對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正重新編寫而成的。全書由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研究院名譽院長樊崇義教授任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張品澤副教授協助主編,在《刑事訴訟法學(第2版)》編寫過程中,參與了大綱編寫與審定會! 缎淌略V訟法學(第2版)》根據國家開發大學人才培養方式、培養目標,結合讀者的實際情況,語言力求通俗易懂、簡潔明快,準確地闡述刑事訴訟的基本概念、制度、原則與理念,努力做到簡潔性、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統一。
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 目錄
**節 訴訟
第二節 刑事訴訟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
第二章 刑事訴訟基本范疇
**節 刑事訴訟基本范疇概述
第二節 刑事訴訟價值
第三節 刑事訴訟目的
第四節 刑事訴訟結構
第三章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節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
第三節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第四節 依靠群眾原則
第五節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第六節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第七節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第八節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第九節 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第十節 審判公開原則
第十一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第十二節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第十三節 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
第十四節 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第十五節 追究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
第四章 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節 刑事訴訟中的國家專門機關
第二節 刑事訴訟中的訴訟參與人
第五章 管轄
**節 管轄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職能管轄
第三節 審判管轄
第六章 回避
**節 回避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回避的種類、理由和對象
第三節 回避的程序
第七章 辯護與刑事代理制度
**節 辯護
第二節 刑事訴訟中的代理
第八章 刑事證據
**節 刑事證據的概念和屬性
第二節 刑事證據的種類
第三節 刑事證據的分類
第四節 證據規則
第五節 刑事訴訟證明
第九章 強制措施
**節 強制措施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拘傳
第三節 取保候審
第四節 監視居住
第五節 拘留
第六節 逮捕
第七節 扭送
第十章 期間、送達
**節 期間
第二節 送達
第十一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十二章 立案
**節 立案概述
第二節 立案的材料來源和條件
第三節 立案的程序
第四節 立案監督與救濟
第十三章 偵查
**節 偵查概述
第二節 偵查行為
第三節 偵查終結
第四節 對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案件的特殊規定
第十四章 公訴
**節 公訴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公訴的程序
第三節 不起訴
第十五章 刑事審判概述
**節 刑事審判的概念和任務
第二節 刑事審判組織
第三節 刑事審判制度
第十六章 **審程序
**節 **審程序概述
第二節 公訴案件的**審程序
第三節 自訴案件的**審程序
第四節 簡易程序
第五節 刑事訴訟中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第十七章 第二審程序
**節 第二審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第二審程序的提起
第三節 第二審案件的審判
第十八章 死刑復核程序
**節 死刑復核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死刑復核的程序
第十九章 審判監督程序
**節 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再審案件的審理程序
第二十章 執行程序
**節 執行概述
第二節 各種判決、裁定的執行程序
第三節 執行的變更程序
第四節 執行中的其他處理
第五節 人民檢察院對執行的監督
第二十一章 特別程序
**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節 公訴案件和解程序
第三節 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第四節 強制醫療程序
參考文獻
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 節選
《刑事訴訟法學(第2版 附形成性考核冊)》: **節 刑事審判的概念和任務 一、刑事審判的概念 刑事審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辯雙方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依法對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一種訴訟活動。刑事審判包括對刑事案件的審理和裁判兩部分內容。其中,“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并聽取控辯雙方有關法律適用的意見的活動;而“裁判”,則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的基礎上,依據法律對案件的實體和程序問題做出處理決定的活動。審理是裁判的前提和基礎,裁判是審理的結果和目的,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刑事審判的整體! ∫恍淌聦徟械娜蝿铡 缎淌略V訟法》第2條規定了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即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刑事審判當然也應以此作為本階段宏觀的任務。但作為刑事訴訟中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審判具有特定的具體任務。簡而言之,審判階段的具體任務在于,確定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對其應否處以刑罰以及處以何種刑罰。具體來說,我國刑事審判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 **,準確查明案件事實,正確地懲罰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應當通過控辯雙方舉證、質證和相互辯論查明案件事實真相,并在此基礎上,適用刑事實體法的規定,對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應當給予何種刑罰處罰,做出準確的認定,使真正的犯罪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诙U显V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與其他合法權益,尤其是要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刑事訴訟法》第2條已明確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列入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審判作為刑事訴訟*關鍵的訴訟階段,理應落實和體現人權保障的要求。其中,核心是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及時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在被告人具備法定條件時,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在審判過程中,人民法院不應偏信控方主張,而要認真聽取并合理采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主張和意見! 〉谌,發揮法制宣傳教育作用。我國實行審判公開原則,除了少數例外情形,絕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審判均采用公開的方式進行。公民可以旁聽,新聞媒體可以采訪和報道。這不僅將審判置于廣泛的監督之下,從社會公眾的角度而言,人們也可以借此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接受相關法制教育。這對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法治水平是極為有益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