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014844
- 條形碼:9787516014844 ; 978-7-5160-14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中的實際情況, 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農村生態旅游的相關理論和實踐。本書即可用于廣大農民朋友的學習使用, 也可用于相關行業技術人員的參考閱讀。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 目錄
**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涵義
第二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特點與類型
第三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功能與意義
第二章 農村生態旅游的興起與發展
**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興起
第二節 國外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
第三節 國內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
第四節 我國農村生態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第三章 農村生態旅游的規劃
**節 農村生態旅游規劃的涵義與特點
第二節 農村生態旅游規劃的內容
第三節 農村生態旅游規劃的原則
第四節 農村生態旅游規劃的核心步驟
第四章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
**節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的原則
第二節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的模式
第三節 開發農村生態旅游區
第四節 開發農村生態旅游產品
第五章 農村生態旅游的管理
**節 農村生態旅游管理的內容
第二節 農村生態旅游管理的原則
第三節 農村生態旅游管理的手段
第四節 農村生態旅游服務質量管理
第六章 參農村生態旅游的經營
**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經營模式
第二節 農村生態旅游的營銷策略
第三節 培養農村生態旅游從業人員
第四節 優化農村生態旅游利益關系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 節選
《農村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 (二)空間維度的發展 從空間上看,農村生態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周邊涌現出了一大批鄉土特色鮮明的農村生態旅游地。 20世紀90年代,北京郊區的民俗旅游戶與民俗旅游村以采摘果品菜蔬、垂釣、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體驗傳統生活習俗等豐富多樣的民俗旅游活動為賣點,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北京都市一族釋放工作壓力、放松心情、學習農業常識和接受淳樸民風熏陶的一種流行休閑方式。北京市近郊開展的主要有瓜果采摘園、花卉觀賞園、垂釣樂園、農業科技園等體驗休閑農業旅游形式,在遠郊山區開展的主要是休閑療養、民俗旅游等農村生態文化旅游。1996年北京市將觀光農業列為全市六大農業產業之一:1998年北京市政府編制了《北京市觀光農業發展規劃》;2001年北京市觀光農業項目已達到1589項,每年可接待游客2856萬人次,觀光農業收入達17億元。如今,已成一定規模的觀光農業園有:海淀區“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大興區“龐各莊西瓜園”、昌平區“小湯山農業科技觀光園”、門頭溝區“妙峰山櫻桃園”等。還開發了房山西莊子村、懷柔神堂峪村、密云遙橋峪村、昌平菩薩鹿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村。上海農村生態旅游發展較早。截至2013年底,上海已建成各類農業旅游景點245個,其中年接待規模萬人以上的景點96個,年接待游客2019.34萬人次;涉農旅游總收入13.63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收入6.2億元;解決農民就業32655人。 目前,上海的農村生態旅游大體上已經形成了五種發展模式:一是農家樂型。旅游活動內容主要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體驗耕種垂釣等農事活動為主,較有代表性的有崇明縣前衛村、浦東新區書院人家、金山區廊下新天地、嘉定區毛橋村。二是觀光農園型。主要是開發特色種植業、養殖業資源,舉行農園觀光游。具有代表性的有寶山區假日田園、奉賢區都市菜園、上海鮮花港等。三是農業園區型。主要是對原有的市區兩級農業園區進行再開發,開展融觀光、休閑、采摘、科普推廣展示于一體的體驗活動,典型代表有松江五厙現代農業園區、金山區廊下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等。四是休閑農莊型。主要以農村生活場景、農業生產過程為主要內容,集休閑、餐飲、娛樂、求知、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的休閑農莊,游客可以在這里休閑度假,典型代表有閔行區陶家灣休閑農莊、松江區浦江源溫泉農莊等。五是民俗文化村型。主要是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特色村莊開展文化體驗游,典型代表有崇明縣三民文化村、衛斯嘉聞道園。 四川省成都市郊區的農村生態旅游也發展得較為成熟,目前已有休閑旅游點近5000家,年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旅游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