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689665
- 條形碼:9787801689665 ; 978-7-80168-96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本書特色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成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
本書圍繞未來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與難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是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動力機制、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關系、供給結構性改革與國企改革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闡述。本書是國內首部系統闡述國企供給側改革的著作,是從實際中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對策型研究著作,也是學習“十三五”發展綱要的參考讀本。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供給側改革的背景與趨勢 ; 供給側改革下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 ; 資本過剩是造成中國經濟困局的本質原因 ; “供給側改革”的主體 —— 國有企業等。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目錄
導言**章 供給側改革的背景與趨勢**節 為什么要搞供給側改革
第二節 供給側改革對形勢的影響
第二節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經濟走勢分析
第三節 中國國有企業經濟走勢分析
第四節 中國去產能行業分析
第二節 中國進入資本過剩時代
第三節 資本過剩時代國企改革任務
第二節 國企供給側改革的任務
第三節 國企供給側改革必須完成的轉化
第二節 深化供給側改革面臨的動力困境
第三節 構建科學完備的動力機制的思路
第四節 不能以防流失為由拖延改革
第二節 “十三五”推進國企改革的路徑和步驟序
導言 **章 供給側改革的背景與趨勢 **節 為什么要搞供給側改革
第二節 供給側改革對形勢的影響 第二章 供給側改革下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 **節 供給側改革下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第二節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經濟走勢分析
第三節 中國國有企業經濟走勢分析
第四節 中國去產能行業分析 第三章 資本過剩是造成中國經濟困局的本質原因 **節 “房瘋”的本質是資本過剩
第二節 中國進入資本過剩時代
第三節 資本過剩時代國企改革任務 第四章 “供給側改革”的主體——國有企業 **節 “供給側改革”的主體是國有企業
第二節 國企供給側改革的任務
第三節 國企供給側改革必須完成的轉化 第五章 供給側改革的動力機制 **節 形成改革動力機制比供給側改革方案更重要
第二節 深化供給側改革面臨的動力困境
第三節 構建科學完備的動力機制的思路
第四節 不能以防流失為由拖延改革 第六章 從“十三五”發展思路看國企供給側改革走向 **節 解讀國資委“十三五”工作思路
第二節 “十三五”推進國企改革的路徑和步驟 第七章 “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的雙輪驅動 **節 “新常態”下國企尋求供給側改革新邏輯
第二節 《政府工作報告》的國企改革解讀
第三節 國企改革由設計轉向施工 第八章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企重組 **節 央企重組的發展階段與模式
第二節 “央企合并潮”的是是非非
第三節 重組兼并成為國企供給側改革的中心環節
第四節 央企重組的供給側理論解讀
第五節 國企重組與中國進入大企業時代的任務 第九章 “僵尸企業”的清理和退出 **節“僵尸企業”產生與危害
第二節 治理“僵尸企業”的思路
第三節 治理“僵尸企業”的焦點 第十章 中國油氣企業供給側改革與體制改革 **節 我國油氣行業供給側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第二節 油氣類企業供給側改革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與標準
第三節 中國油氣類企業供給側改革與體制改革建議 第十一章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企業創新 **節 崛起在列強瓜分中國洗滌市場時
第二節 把握*前沿科技創新
第三節 把中國帶進洗衣液時代
第四節 全面改造企業供給觀 后記 信息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相關資料
期待新供給經濟學實實在在地為改革、創新、發展服務
賈康
《國企供給側改革難點與對策》是一本研究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書,研究問題引出對策,回答國有企業為什么要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在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基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形成優化的動力機制,等等。全書主題明確,邏輯清楚,實用性強。
經濟學是一門與實踐密不可分的經世致用學科,新供給經濟學是在中國本土研究者中抱著“經世濟民”的情懷與追求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很期待這樣取向上的學術理論研究能夠避免走“空談誤國”的迷途,而實實在在地做到胸懷世界、腳踏實地,在“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道路上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當然,也包括為國企的改革與發展服務。期待新供給經濟學實實在在地為改革、創新、發展服務
賈康
《國企供給側改革難點與對策》是一本研究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書,研究問題引出對策,回答國有企業為什么要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在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基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形成優化的動力機制,等等。全書主題明確,邏輯清楚,實用性強。
經濟學是一門與實踐密不可分的經世致用學科,新供給經濟學是在中國本土研究者中抱著“經世濟民”的情懷與追求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很期待這樣取向上的學術理論研究能夠避免走“空談誤國”的迷途,而實實在在地做到胸懷世界、腳踏實地,在“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道路上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當然,也包括為國企的改革與發展服務。
李錦是長期專注于國企的研究者,在媒體上頗有影響。他強調供給側改革,本質上是實體經濟的回歸。經濟生活中供給的主體是提供產品與服務的經濟組織——企業。“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是搞好企業,增加有效供給。本書提出,我國“供給側改革”外部動力是政府,內部動力是企業。政府支持國企供給側改革,從減低成本開始;國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消化過剩產能開始。通過改革來構建“新動力”,通過調整來優化新結構,通過創新來提供新供給。他的這些觀點,尋求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顯得明快而通俗。
我們已反復強調,新供給經濟學首先是改革經濟學。供給側改革措施涉及五大要素:調整人口政策,從控制人口數量轉向優化實施人力資本戰略;積極審慎推動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流轉制度;全面實施金融改革,積極解除“金融抑制”,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切實通過改革,為企業經營創業活動“松綁”“減負”,激發微觀經濟活力;大力實施教育改革和創新驅動戰略,培育高水平人才,有效建設創新型國家。顯然,國有企業改革要順應經濟社會轉軌和全面改革要求,促進國有資產收益和存量的轉置,這也是供給側改革重要的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改革,又離不開我國行政、財政、收入分配、價格、投資與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的綜合配套改革。
當前,我國經濟仍面臨嚴重的供給約束和供給抑制,這是我們在改革深化中所必須解決的主要矛盾。新供給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努力,是從供給側打通物質生產力和人際生產關系的視角出發,把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互動與結合處理好,而三層互動里面最關鍵的,是要把握好以制度供給為龍頭的全面改革階段的攻堅克難。中國的國有企業作用不可低估,但國有經濟領域又存在舊體制的弊病與問題,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去除過度壟斷因素,促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在一個公平的、良性的市場環境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譬如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它的改革是要在現代企業制度框架下,追求在每一個企業內部充分地讓國有資本和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尋求共贏發展、包容性發展。
在供給側改革中,政府要為企業經營創業活動“松綁”“減負”,激發微觀經濟活力。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建設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要建設法治化市場體系,而不是直接去確定攻關目標、確定技術路線、給企業許多補貼,削弱市場競爭機制作用。結合當前深化改革的實際情況,應以“負面清單”為原則取向,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高標準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以自貿區為標桿,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門檻,減少準入控制,同時改革監管方式,優化服務,推動全國統一的行政審批標準化改革,建立覆蓋所有法人、自然人的全國性信息信用系統,執行統一的市場監管規則,以此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的社會交易成本,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二是適度降低我國社保繳費率,同時加快推進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步伐;建立全國統籌的社保體系可結合調入國資經營收益等機制。三是進一步清理收費,降低企業實際綜合負擔,特別是稅外負擔。《國企供給側改革》中提出:通過簡政放權,把原來政府掌握的權力放給市場、放給企業,讓市場活起來,讓企業愿意去生產(增加供應);把原來國有資本掌握的部分行業放給市場、放給社會,讓社會資本愿意投入企業(增加供應);通過供給結構調整激活微觀活力,通過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發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給。這些觀點顯然是正確的。作者是專注于國企改革的研究者,他提出的國企改革思路,有著自己的思考,是對“供給側改革”積極的探討和思想貢獻。
供給側改革,理應特別看重思想解放,實事求是,理論研究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包括了要充分體察中國的傳統(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充分體察中國的國情(包括可變的與不可變的),也要特別重視怎么樣回應現實需要——有些已經認識到的,固然是真實合理的現實需要,但也會有假想的現實需要、不合理的虛幻的訴求,我們要通過研究者中肯深入的分析來把這些厘清,既從實際出發,體察中國視角所必須體察的各種事物,同時也注重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共性和個性,包括一些普適的共性規律和價值,由破而立,由理論而深入實際。在分析中還特別需要注重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結合,政府、市場和第三部門互動等全方位的深入考察和相關關系的考察,努力做到視野開闊,思想解放,使提出的方案客觀中肯,具有建設性。
在此祝賀《國企供給側改革難點與對策》作為新供給經濟學領域的國企實用讀本,在作者和出版社的努力之下,得以較快面世。我們期待著這部書在國企“供給側”改革及相關問題的認識思考與深化研討中,發揮作用,并期待更多的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作品問世。信息
國企供給測改革難點與對策 作者簡介
李錦,著名國企改革研究專家,我國影響最大的國企政策與新聞解讀人。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2010年后,擔任中國企業報總編輯、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首席研究員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他被媒體稱為國企改革政策與新聞“第一解讀人”、“國企輿論旗手”,在等待國企頂層設計出臺的漫長時間,面對社會關注和非議,他回答媒體上千次訪問,增信釋疑,適應了多元社會對新聞的深度訴求。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的重要講話發表時,他總是在“第一時間”做出重磅解讀,發揮輿論引領的“龍頭”作用。 他集理論、新聞與智囊于一身,直接參與調查和間接影響了國家的許多重大決策,所寫100篇對策型調查為40多位國家領導人批示。現任7所大學教授、研究員,出版涉及經濟學、政治學、金融學、文學等領域的23部著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