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787916
- 條形碼:9787539787916 ; 978-7-5397-879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 本書特色
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是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獨特的魅力。 張可、張再萌、墨禪編著的《古代中國文化藝術/時代少兒人文叢書》選取了*有代表性的光彩奪目的瑰麗珍寶,涉及雕塑、繪畫、建筑、書法、陶瓷和音樂六類,帶領小讀者走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之門。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 內容簡介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時代少兒人文叢書》從眾多絢爛多彩的文化藝術寶庫中擷取具代表性的瑰麗珍寶,涉及雕塑、建筑、繪畫、書法、音樂和瓷器六大門類,帶領小讀者走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之門。同時,書中還設置了知識小鏈接、知識拓展等小板塊,能夠很好豐富小讀者的知識面,增添閱讀的樂趣。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 目錄
秦兵馬俑
麥積山石窟
云岡石窟
龍門石窟
昭陵六駿
樂山大佛
華嚴寺菩薩泥塑
晉祠群雕
第二章 繪畫
敦煌石窟
《洛神賦圖》
《步輦圖》
《天王送子圖》
《搗練圖》
《韓熙載夜宴圖》
《清明上河圖》
《富春山居圖》
《王蜀宮妓圖》
第三章 建筑
萬里長城
蘇州園林
秦始皇陵
趙州橋
布達拉宮
大雁塔
岳陽樓
圓明園
頤和園
第四章 書法
《蘭亭集序》
《九成宮醴泉銘》
《大唐西京干福寺多寶塔感應碑》
《玄秘塔碑》
《膽巴碑》
《自敘帖》
《蜀素帖》
第五章 陶瓷
汝窯——宋瓷之冠
官窯——神韻天成
定窯——顏色天下白
鈞窯——國之瑰寶
哥窯——陶瓷之謎
瓷都景德鎮
第六章 音樂
《陽春白雪》
《高山流水》
《漢宮秋月》
《胡笳十八拍》
《廣陵散》
《梅花三弄》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夕陽簫鼓》
《漁樵問答》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 節選
《古代中國文化藝術/時代少兒人文叢書》: 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如果說敦煌莫高窟是一個大壁畫館,那么,麥積山石窟就是一座大雕塑館。這里的雕像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歷史背景:絲綢之路上的民間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于現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一處十分幽謐的山林中,這里與北部的荒漠不同,山水異常秀麗,因此古代常有僧侶來這里避世修煉。其屬丹霞地貌沉積巖,山形與眾不同,很像農家高高摞起的麥垛,所以被稱為“麥積山”。 麥積山石窟的開鑿大概是在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的十六國后秦時期。這里常有僧侶歇腳或暫居修行,所以當“絲綢之路”開通,這里成為必經之處后,來往商人所帶來的不同文化及宗教因僧人們的助力,在這里得以交匯中轉,麥積山的佛教文化自此開始形成并逐漸發展起來。 麥積山石窟因沉積巖材質疏松不適宜雕像,所以以泥塑為主,另有一部分石胎泥塑、石雕和木雕像。這里的塑像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藝術干余年以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同時還展示了中國宗教塑像的演變過程,在中國古典藝術中獨領風騷,所以麥積山石窟堪稱中國塑像博物館。 由于麥積山石窟基本是由民間集資所建,因此其風格區別于官府支持建造的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更具民間特色,更接地氣,充滿意趣。 麥積山石窟的凌空棧道 麥積山石窟具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其建筑位置十分特別,洞窟多建于懸崖陡壁上,石窟間架凌空棧道互相連接。當我們現在登上棧道參觀麥積山石窟時,仍會感到心懸腿軟,想當年修建這些石窟時該是何其艱險。 作品賞析:絕壁上的東方雕塑藝術 麥積山石窟眾多精美的塑像數量龐大。又因其建造時間跨度很長,延續了多個朝代,從而具備各個時期的塑像特點,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古代雕塑的演變過程,因此被世人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石窟中的塑像之所以獲得這么高的贊譽,有賴于兩大十分明顯的特點:世俗化和民族化。自北魏時期開始,塑像一改先前的平視風格,多塑造為頷首俯視的姿態。雕像的面容溫潤、和藹,體現出親民的態度,更具人性化。雕像的服飾、體形和面容也漸漸脫離了外來藝術的風格,融入了更多的中土文化和民俗特點。 后秦:麥積山石窟開鑿于后秦時期(384年一417年)。初期的風格、人物更具異域的驍悍矯健等特點,第74窟、第78窟里的塑像是后秦時期雕塑的代表作。 北魏:北魏時期,麥積山石窟得以長時間穩定發展。這個時期開始形成了本土化的特征,雕像相貌變得清俊風雅,面帶笑意,仿佛凡塵俗世的煙云已過,內心達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第115窟、第133窟里的塑像是這一時期雕塑的代表作。 西魏:蔭魏時期的塑像繼承北魏清俊秀骨的風格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凝練精進。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位于第121窟、第123窟和第127窟內。第123窟中的供養女童塑造得十分生動。女童扎雙髻、戴項圈,神情安寧,靜心禮佛,嘴角眼梢又透著孩童的聰慧伶俐,富有世俗情趣,是中國古代孩童造型塑像中的神品。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