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拔除百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785020
- 條形碼:9787506785020 ; 978-7-5067-8502-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拔除百病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與實用并重,介紹了拔罐療法的歷史淵源、作用機制、常用操作等在內的罐療基礎;并詳盡地介紹了罐療的應用——從內、外、婦、兒、皮膚、五官六科等多種家庭常見疾病的拔罐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大多操作簡單,易于為人們掌握,且行之有效。本書可以作為中醫愛好者的日常參考資料,對家庭日常保健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拔除百病 內容簡介
本書理論與實用并重,介紹了拔罐療法的歷史淵源、作用機制、常用操作等在內的罐療基礎;并詳盡地介紹了罐療的應用——從內、外、婦、兒、皮膚、五官六科等多種家庭常見疾病的拔罐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大多操作簡單,易于為人們掌握,且行之有效。本書可以作為中醫愛好者的日常參考資料,對家庭日常保健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拔除百病 目錄
**章 拔罐小常識 **節 常用罐具及其特點 一、傳統罐具 二、新型罐具 第二節 常用拔罐操作方法 一、火吸法 二、抽氣吸法 第三節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 一、火吸法 二、多罐法 三、閃罐法 四、留罐法 五、走罐法 六、刺絡拔罐法 七、刮痧罐法 八、藥罐法第二章 拔罐怎么操作 一、術前準備 二、器具準備 三、患者體位 四、清理消毒 五、具體施術 六、留罐時間 七、拔罐護理 八、拔罐治療間隔與療程 九、起罐方法 十、拔罐療法常見反應及異常情況處理第三章 注意事項與禁忌 一、拔罐的注意事項 二、拔罐的禁忌第四章 家庭拔罐療法與其注意事項 一、掌握禁忌證,必要時去醫院診治 二、了解適宜與不宜進行拔罐操作的部位 三、采取有效的方法可避免火罐的燙傷: 四、保持環境的溫暖,選取適當的吸附力 五、罐子的清潔 六、對拔罐后水皰的處理第五章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第六章 單穴一拔靈 一、內關——安撫你的心和胃 二、合谷——牙痛是病也不怕 三、太沖——綠色降壓法 四、大椎——感冒發熱不再發愁 五、風門——治療感冒療效好 六、身柱——止咳定喘有特效 七、大杼至大腸俞——強身健體調氣血 八、命門——生命之門戶 九、神闕——腸炎腹痛腹瀉有特效 十、氣海——培補元氣益腎精 十一、足三里——強壯身體長壽穴 十二、三陰交——調補氣血益健康 十三、涌泉——緩解腰酸背痛第七章 對癥拔罐療法 **節 內科病證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頭痛 五、眩暈 六、面癱 七、呃逆 八、嘔吐 九、胃痛 十、腹痛 十一、泄瀉 十二、痢疾 十三、便秘 十四、癃閉 十五、陽痿 十六、失眠 十七、痹證 十八、肥胖癥 第二節 婦科病證 一、月經不調 二、痛經 三、帶下病 四、產后缺乳 五、更年期綜合征 六、子宮脫垂(陰挺) 第三節 兒科病證 一、痄腮 二、百日咳 三、厭食 四、遺尿 五、小兒泄瀉 第四節 外科病證 一、癰證 二、癤腫 三、乳癰 四、痔瘡 五、落枕 六、頸椎病 七、肩臂痛 八、背痛 九、腰痛 十、扭傷 十一、關節 痛 第五節 皮膚科病證 一、風疹 二、痤瘡 三、帶狀皰疹 第六節 五官科病證 一、瞼腺炎(麥粒腫) 二、結膜炎 三、咽喉腫痛附錄 常見病拔罐取穴索引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