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578672
- 條形碼:9787532578672 ; 978-7-5325-7867-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本書特色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一稿,為2010年上海“湯顯祖與‘臨川四夢’”國際研討會的論文集。論文涵蓋了湯顯祖和“臨川四夢”近年來*新的研究成果,既有對文本的解讀和考證,也有關(guān)于舞臺演出的研究,并有韓國等國外漢學(xué)家的相關(guān)論文,內(nèi)容豐富。包括一、《牡丹亭》研究,二、從《紫簫記》到《南柯記》,三、臨川四夢的影響,四、臨川四夢的場上演出,五、湯顯祖綜論,六、交流與比較共六方面內(nèi)容。其中,有新意者,如姚旭峰之《傳奇世界的精神專向與理想重構(gòu)》、趙山林的《試論湯顯祖的〈花間集〉評點》、鄒元江《作為審美思維限制的戲曲藝術(shù)的間離》等。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論文涵蓋了湯顯祖和“臨川四夢”近年來*新的研究成果, 既有對文本的解讀和考證, 也有關(guān)于舞臺演出的研究, 并有韓國等國外漢學(xué)家的相關(guān)論文, 內(nèi)容豐富《牡丹亭》研究, 從《紫簫記》到《南柯記》, 臨川四夢的影響等。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目錄
1-1《牡丹亭》臺本《道場》和《魂游》的探究(吳新雷)
1-2《牡丹亭》之“排場”三要素(曾永義)
1-3讀《牡丹亭》札記(五則)(康保成)
1-4《牡丹亭》新論(周錫山)
1-5傳奇世界的精神轉(zhuǎn)向與理想重構(gòu)——《牡丹亭》與《琵琶記》的對照閱讀(姚旭峰)
1-6《牡丹亭》與《風(fēng)流夢》對勘研究——兼論湯、馮審美意趣之差異與時代動因(朱夏君)
1-7豐姿與體質(zhì)——淺議《審音鑒古錄》、《綴白裘》中《牡丹亭》的不同(劉慶)
1-8試論文林閣刻本與朱墨套印本《牡丹亭還魂記》對后續(xù)版本的影響(根ヶ山徹)
二、從《紫簫記》到《南柯記》
2-1論《紫簫記》與杜秋娘(華瑋)
2-2白馬黃衫,天涯仗劍——從《紫釵記》看湯顯祖的早期思想(朱蓓蕾)
2-3湯顯祖《邯鄲夢記》簡論(李曉)一、《牡丹亭》研究
1-1《牡丹亭》臺本《道場》和《魂游》的探究(吳新雷)
1-2《牡丹亭》之“排場”三要素(曾永義)
1-3讀《牡丹亭》札記(五則)(康保成)
1-4《牡丹亭》新論(周錫山)
1-5傳奇世界的精神轉(zhuǎn)向與理想重構(gòu)——《牡丹亭》與《琵琶記》的對照閱讀(姚旭峰)
1-6《牡丹亭》與《風(fēng)流夢》對勘研究——兼論湯、馮審美意趣之差異與時代動因(朱夏君)
1-7豐姿與體質(zhì)——淺議《審音鑒古錄》、《綴白裘》中《牡丹亭》的不同(劉慶)
1-8試論文林閣刻本與朱墨套印本《牡丹亭還魂記》對后續(xù)版本的影響(根ヶ山徹)
二、從《紫簫記》到《南柯記》
2-1論《紫簫記》與杜秋娘(華瑋)
2-2白馬黃衫,天涯仗劍——從《紫釵記》看湯顯祖的早期思想(朱蓓蕾)
2-3湯顯祖《邯鄲夢記》簡論(李曉)
2-4《邯鄲夢記》明萬歷間唐振吾刊本初探(金文京)
2-5《南柯記》文本重建的闡釋(張福海)
2-6從“敘事程式”的觀點談“臨川四夢”收場的辯證與創(chuàng)發(fā)(林鶴宜)
三、臨川四夢的影響
3-1湯顯祖的流風(fēng)遺韻——明清戲曲對“臨川四夢”的追尋(江巨榮)
3-2《風(fēng)流院》、《臨川夢》與“臨川四夢”(葉長海)
3-3略論湯顯祖“臨川四夢”對中國夢幻文學(xué)的貢獻(馬冀)
3-4“臨川四夢”散出選粹通議(吳敢)
3-5還魂多幾,《牡丹》獨秀——明清“還魂型”戲劇比較(徐宏圖)
3-6湯顯祖“四夢”及明人畫夢散記(周華斌)
3-7已得其致,未盡其神——從主旨的表達上看吳炳劇作對《牡丹亭》的繼承、發(fā)揚和弱化(王永恩)
3-8“鬧熱”源自《牡丹亭》——《牡丹亭》與《長生殿》的“鬧熱”淵源(陳勁松)
3-9淺談蘇灘中的《牡丹亭》(朱恒夫)
3-10《牡丹亭》在當(dāng)代的圖畫傳播(蘇涵)
四、臨川四夢的場上演出
4-1湯顯祖“四夢”的改編與演出(唐葆祥)
4-2新中國成立后上海昆曲界關(guān)于“臨川四夢”的排演情況(蔡正仁)
4-3《紫釵記》的選擇與排演(郭宇)
4-4現(xiàn)代劇場美學(xué)對傳統(tǒng)表演風(fēng)范的沖擊——以昆劇《牡丹亭》為例(張育華)
4-5作為審美思維限制的戲曲藝術(shù)的間離——以梅蘭芳電影《游園驚夢》的昆曲表演為例(鄒元江)
4-6從《驚夢》看昆曲表演藝術(shù)的當(dāng)代傳承(趙天為)
4-7昆曲傳統(tǒng)譜曲技法及其創(chuàng)新——兼談《邯鄲夢》的唱腔設(shè)計(顧兆琳)
五、湯顯祖綜論
5-1明末文人心中的湯顯祖的人物形象(田仲一成)
5-2湯顯祖四題(鄭培凱)
5-3論湯顯祖的詩歌創(chuàng)作(俞為民)
5-4湯顯祖詩作中的歲時節(jié)日(翁敏華)
5-5湯顯祖詩中女性考略(孫秋克)
5-6試論湯顯祖的《花間集》評點(趙山林)
5-7湯顯祖的典型化理論(金登才)
5-8湯顯祖·臨川四夢·懷疑主義(李偉)
5-9割塵情于綺語,發(fā)妙想于靈心——湯顯祖論意趣神色(楊寶春)
5-10明代劇壇本色**人——湯顯祖(金鴻達)
5-11對湯顯祖所撰兩塊墓碑的研究(陳偉銘)
六、交流與比較
6-1宗教生命:作為莎士比亞歷史“他者”參照的湯顯祖——杜麗娘與朱麗葉的性愛世界(藍凡)
6-2《牡丹亭》中的皮格馬利翁祈求(王云)
6-3謝洛娃論湯顯祖研究(陳世雄)
6-4湯顯祖及臨川四夢在韓國的研究回眸(趙得昌)
6-5關(guān)于《紫釵記》的英譯(汪榕培)
信息
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作者簡介
葉長海,1944年生,浙江永嘉人。上海戲劇學(xué)院教授兼校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戲曲學(xué)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xué)會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戲劇學(xué)史稿》、《王驥德曲律研究》、《戲劇:發(fā)生與生態(tài)》、《當(dāng)代戲劇啟示錄》、《中國藝術(shù)虛實論》、《插圖本中國戲劇史》(合*)、《愚園私語》等。曾獲首屆全國戲劇理論作獎(1984)、首屆全國高等學(xué)校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成果獎(1995)、首屆文化部文化藝術(shù)科學(xué)成果獎(1999)等。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2)、“上海市高校教學(xué)名師”(2007)等榮譽稱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