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無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99138
- 條形碼:9787562499138 ; 978-7-5624-991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死無盡 本書特色
《生死無盡》是余德慧邁入中年心境的文集。他說,年輕時迷信“科學”,對看不見的“精神”置若罔聞,當時研究的是“沒有心的心理學”,那是一種沒有血肉的知識游戲,拯救不了生命的煩憂。后來他慢慢轉向,開始安靜地看人,而這幾年他更走進臨終安寧病房去,看盡生死之間的各種故事,對生命、對死亡、對人的心靈狀態,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本書以十七篇文章,串連出余德慧對生死的看法。他探詢活著的滋味,也思索善終的真意。他談童年記憶中的雨聲、談安寧病房中的原住民老人家、談虛無洪流中的心靈之光、談潛意識與夢境,他引用卡繆的小說、惠特曼的詩歌、泰戈爾的散文、印第安人的神話傳說、佛學及禪學經典……借此告訴我們:生死之間沒有界限,過去跟未來也都在此刻的瞬間。生命是以“我們”作為起點,而不是“我”。人的活著是跟其他人緊緊相依,人的死去,也是朝向更寬廣世界的一種歸依與返回。生命宛若似水年華,它不斷逝去,也不斷迎上來。余德慧提醒我們,要像個美食家,懂得品味生命“當下的風華”:所有的快樂、悲傷、圓滿、缺憾,以及瞬間與永恒。不需要刻意擁有什么,重要的是去品嘗一切。
生死無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一切俱足大自在、從生死無盡之處走來、活著的意思、生命的破局、暗夜微光、我的朦朧緲思、告別膚淺沉重的年代、千禧年的無限長河、宇宙天心、微米經驗、禪心無所住等。
生死無盡 目錄
生死無盡 相關資料
承接“把死亡當作生命的立足點”的觀念,余德慧教授在本書中思考的是現實中與生共俱的死亡。在剝除重重障蔽的過程中,他提出“瀕臨”的想法:“在任何活著的時刻,都能準確地捕捉道生死的同時存在。”呈現出一個“生死相通”的自在世界。余德慧教授是位不拘一格的心理學家,涉獵廣闊,遍讀心理學、人類學、文學、哲學之書,每能融會貫通,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他智性與感性兩者皆敏銳,所論常是靈光閃閃,時有令人驚喜的睿智之言。余教授的學術論文與感懷散文,從容闡述他對生死問題的頓悟,十分發人深省。 ——楊國樞·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生死無盡 作者簡介
余德慧教授(1951.1.10-2012.9.7)臺灣屏東人,臺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開設了華人世界第一門生死學課程,并且聽者云集。曾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系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咨詢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咨詢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咨詢、宗教現象學、宗教療愈等課程。 著作有《生命史學》、《生死無盡》、《臨床陪伴與心理研究》、《生死學十四講》、《詮釋現象心理學》、《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契機與開悟》、《孤獨其實是壞事》、《男兒心事不輕彈》、《回首生機》、《感應之情》、《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與《觀山觀云觀生死》等。 2000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并擔任咨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愈的觀念帶進出版界。 2012年9月7日,在愛妻顧瑜君教授幾慈濟醫療團隊的柔適照顧之下,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