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郁達夫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10308
- 條形碼:9787020110308 ; 978-7-02-011030-8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郁達夫散文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郁達夫的散文隨筆精選集,并配有多幅相關圖片。 郁達夫的散文具有獨到的個性特征,他在作品中無所顧忌地對個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瑣碎私密的細節(jié)進行詳細地描寫,恣肆坦誠、熱情呼號的自剖式文字,將自己透明坦蕩地展示給讀者,自敘傳色彩濃郁而強烈。他的散文還具有濃濃的憂郁感傷的情調,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郁達夫是一個詩人,他的散文也有著回腸蕩氣的詩的格調,那種不拘形式縱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腸蕩氣的詩的節(jié)奏和情調,毫無遮掩地表現(xiàn)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感傷、憂郁、脆弱,這些與作品中秀麗、雋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筆,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帶病態(tài)的憂郁之美,也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養(yǎng)和藝術功力。可以說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是感應著時代的神經(jīng),代表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的思想情緒和內心感受。
郁達夫散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郁達夫的散文隨筆精選集,并配有多幅相關圖片。 郁達夫的散文具有獨到的個性特征,他在作品中無所顧忌地對個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瑣碎私密的細節(jié)進行詳細地描寫,恣肆坦誠、熱情呼號的自剖式文字,將自己透明坦蕩地展示給讀者,自敘傳色彩濃郁而強烈。他的散文還具有濃濃的憂郁感傷的情調,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郁達夫是一個詩人,他的散文也有著回腸蕩氣的詩的格調,那種不拘形式縱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腸蕩氣的詩的節(jié)奏和情調,毫無遮掩地表現(xiàn)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感傷、憂郁、脆弱,這些與作品中秀麗、雋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筆,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帶病態(tài)的憂郁之美,也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養(yǎng)和藝術功力。可以說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是感應著時代的神經(jīng),代表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的思想情緒和內心感受。
郁達夫散文 目錄
郁達夫散文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1913年赴日本留學,1921年參與發(fā)起成立創(chuàng)造社,1922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經(jīng)濟部。回國后參加編輯《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造周報》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等校任教。1930年發(fā)起并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從事報刊編輯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為民族解放殉難的烈士”。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著稱。代表作為《沉淪》、《采石礬》、《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出奔》等。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