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于田縣幅(J44C004003)比例尺 1:25000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28234
- 條形碼:9787562528234 ; 978-7-5625-282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于田縣幅(J44C004003)比例尺 1:250000 內容簡介
新疆1:25萬于田縣幅(J44C004003)區域地質調查,系國土資源部國土發(1999)509號文(任務書編號:0100161075)下達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 震旦紀寒武紀其曼于特蛇綠構造混雜巖帶的發現,明晰了西昆侖造山帶的結構、蛇綠巖的E—MORB特點、之北塔里木板塊和之南西昆侖山地區體前震旦紀基底的相似性、阿拉叫依巖群和庫拉甫河巖群的沉積—火山建造,反映該蛇綠巖代表了塔里木板塊南緣一個陸緣小洋盆。 從蘇巴什蛇綠巖帶中解體出來的柳什塔格玄武巖具洋島性質,時代與其曼于特蛇綠巖相同,說明存在一個始于震旦紀的原特提斯(秦—祁—昆)大洋。奧陶紀洋殼總體向北俯沖,其曼于特小洋盆閉合,西昆侖山地體碰合于塔里木板塊,產生了向北變新、變酸性的早古生代花崗巖帶和碰撞期后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組磨拉石建造。 繼承于原特提斯的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繼續向北俯沖,在早古生代其曼于特縫合位置再次發生伸展,形成弧后裂谷盆地,堆積了含銅、多金屬礦的阿羌火山巖。 中新生代測區成為阿爾金構造帶的組成部分,在發生顯著隆升因壓扭走滑產生山前拉分盆地,發生火山噴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于田縣幅(J44C004003)比例尺 1:250000 目錄
**節 目的任務
第二節 自然地理、經濟及交通
第三節 前人研究程度
第四節 工作完成情況
第二章 地層
**節 地層分區及巖石地層劃分
第二節 下元古界
一、米蘭巖群(Pt1M)
二、雙雁山片巖(Pt1s)
第三節 中元古界-上元古界
一、卡羌巖組(Chk)
二、流水巖組(Jxl)
三、絲路巖組(Qns)
四、阿拉瑪斯巖群(JxA)
第四節 震旦系一下古生界
一、阿拉叫依巖群[(Z-∈)A]
二、庫拉甫河巖群[(∈-O)K]
三、柳什塔格玄武巖(Zl)
第五節 上古生界
一、奇自拉夫組(D3q)
二、皮什蓋薩依組(Cp)
三、阿羌火山巖(P1-2a)
四、蘇克塔亞克組(P3s)
五、托庫孜達坂組r(C-P)t]
六、塔斯坎薩依組(C1f)
七、龍門溝組(C1-2l)
八、再依勒克組(P1-2z)
九、硫磺達坂砂巖(Plss)
第六節 中生界
一、阿他木帕下組(Ta)
二、侏羅系葉爾羌群(J1-2y)
三、白堊系克孜勒蘇群(K1K)
第七節 新生界
一、新近系
二、第四系
第八節 沉積巖
一、陸源沉積巖類
二、火山物源沉積巖類
三、內源沉積巖類
第三章 巖漿巖
**節 侵入巖
一、古元古代變質深成巖體
二、早古生代侵入巖
三、晚古生代侵入巖
四、脈巖
第二節 火山巖
一、震旦紀-早古生代火山巖
二、晚古生代火山巖
三、新生代火山巖
第三節 蛇綠巖
一、早古生代其曼于特蛇綠巖
二、晚古生代蘇巴什蛇綠巖
第四章 變質巖
**節 區域變質巖
一、低級變質巖類
二、中、高級變質巖類
三、變質帶、變質相系和變質作用
第二節 動力變質巖
一、巖石類型及巖石學特征
二、動力變質作用
第三節 接觸變質巖
第五章 構造
**節 構造單元劃分
一、基本構造特征
二、構造單元劃分的依據
三、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 基底構造
一、結晶基底構造
二、過渡基底構造
第三節 原特提斯構造
一、其曼于特蛇綠混雜巖帶構造
二、昆北厚皮沖褶帶
三、昆南厚皮沖斷帶
四、柳什塔格沖斷帶
第四節 古特提斯構造
一、伸展構造(變質核雜巖)
二、擠壓構造
第五節 中、新生代構造
一、中生代構造
二、新生代構造
第六章 地質構造演化
**節 事實與觀點
一、基本事實
二、前人觀點
三、本書觀點
第二節 前震旦紀地質演化
一、古元古代
二、中、新元古代
第三節 原特提斯地質演化
一、震旦紀-寒武紀:擴張階段
二、奧陶紀-志留紀:俯沖-局部碰撞階段
第四節 古特提斯地質演化
一、泥盆紀-早二疊世:伸展擴張階段
二、中二疊世:消減擠壓階段
第五節 特提斯地質演化
第六節 昆侖山的隆升
第七章 礦產及其他國有資源概況
**節 礦產資源概況
一、塊狀硫化物型銅鋅礦成礦條件分析及成礦預測
二、玉石礦成礦條件分析及成礦預測
第二節 其他國土資源概況
一、土地資源
二、水資源
三、旅游資源
第三節 環境概況
一、地勢及地貌概況
二、河流概況
三、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防治措施
第八章 結語
**節 取得的重大成果、認識及意義
第二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說明及圖版
附件 1:25萬于田縣幅(H45C001003)地質圖及說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