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母系氏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47742
- 條形碼:9787537847742 ; 978-7-5378-477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母系氏家 本書特色
評論家傅書華說:《母系氏家》體現了文學作品在今天的真實、現實主義的力量及其重要意義。小說的特點,用魯迅先生評價《紅樓夢》的話來說,就是“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母系氏家》在藝術上突出的表現是敘述方式的成功。可以說,整個故事的敘述節奏做到了幾乎無懈可擊的程度,自然順暢,該詳寫之處決不偷工減料,該簡略之處決不冗長繁瑣,可以說,故事整體的力量,細節描寫的魅力,語言豐富的張力,思想內涵的沖擊力,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發揮,讓讀者不能不有一種閱讀時的愉悅享受。
母系氏家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注鄉村女性精神世界、透視表現中國鄉村生活的長篇小說。小說以婆婆蘭英、大姑子秀娟、兒媳婦紅芳及荷花、彩霞、金菊等一系列女性形象構成作品的主要的人物形象系列,通過她們,寫出了鄉村女性在歷史長河中的生存形態及在這一形態中所蘊含的中國鄉村女性的情感、命運、品格、性情,寫出了隱含于其中的她們之所以如此的社會的時代的生命自身的深層原因。
母系氏家 節選
蘭英**眼看到“土匪”長盛時,秀娟已經過了周歲了。生娃娃之前,蘭英只是苗條,是胸高腰細屁股大,走起路來很爽利,讓人覺得好看;生過孩子后的蘭英,就成了另一個樣子,人整個胖了一圈,變成了一塊發過的面,白了許多,鼓了許多,走起路來老像在琢磨什么事情,琢磨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只覺得身子跟以前不一樣了,人變得很酥,仿佛肉里全是眼兒,是會收縮的眼兒,需要什么來填充,是干燥的眼兒,需要水的滋潤;她更不知道自己看人的眼神變了,以前是瘋看,是大膽的看,眼神像刀子一樣爽利,現在刀子鈍了,目光變成了一只手掌,會在人的臉上、在裸露的皮膚上撫摩。矮子沒有注意到這些,矮子當了爸,小胸脯挺得像雞胸,人前說話也大聲了,很像個村干部的樣子。矮子每天就盼著下工,下了工就能跑回家抱自己的閨女,他把臉用香皂洗了,把手在溫水里泡軟了,才從蘭英懷里接過吃飽了奶的閨女,親個沒夠,看個沒夠,總是能從閨女身上發現一些變化,比如小手兒會撓撓了,小嘴兒會嘟嘟了,都把矮子樂得滿臉是花。矮子光留心閨女身上的變化了,沒察覺發生在婆娘身上的變化,看不出蘭英由一塊生面變成了一塊發面,發面是需要人好好揉搓,然后蒸出好吃的饅頭的,不然就會放酸了。矮子還以為蘭英只是因為生孩子后發了福,囑咐爹娘把幾顆雞蛋,幾穗青玉米,幾斤黃豆都在半夜悄悄煮了讓蘭英吃,為的是保證閨女的奶水充足。矮子是個實誠人,實誠人不會風情,就算他會風情,也沒有那風情的本錢,蘭英看他不上眼,他的風情也會變成小丑作怪。 公社的秘書也是個青皮后生,那個書生也不懂風情,他膽子很小,那次以后再沒敢在蘭英跟前露過面。好在蘭英知道自己生的是個閨女的那一刻,就打算換人了,看那個小秘書沒有骨氣的樣子,也不像個能生出個帶把兒的來。蘭英一心要讓自己這塊好面蒸出像樣的饅頭,她又開始思謀找哪個好手藝的蒸饅頭的人,只是這回有點不一樣了,那個人不但要能蒸出好饅頭,還要會揉搓,只有揉搓得好了,面才會筋道,饅頭才會香甜。這樣的人不好找,拆房挖到寶,可遇不可求,但蘭英還是遇到了,**眼看到他,蘭英就知道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這個人就是土匪長盛。 土匪長盛不是本地人,他是倒插門到村里來落了戶的外鄉手藝人。土匪長盛從很遠的地方挑著擔子一路吆喝著“修盆修鍋”出現在南無村村街上時,蘭英正在家里坐月子,她**眼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是對過巷子西頭桂香的倒插門女婿了。土匪長盛身軀長大,面相活像戲里的武生,眉頭那里老是有一道豎紋,不怒而威,顯得威風凜凜。他不但是好人才,還是好嘴子,坐在十字路口的井臺上,一邊叮叮咣咣地修補著爛盆爛鍋,一邊給人講他早些年當土匪的傳奇故事。村里那些小年輕佩服得兩眼放光,為了不讓長盛的嘴停下來,他們輪流去供銷社給他買五分錢一塊的磚頭煙絲,細細地掰開揉碎了,給他卷煙抽。其實土匪長盛是在吹牛,他當過土匪不假,可只是個給土匪喂馬的小嘍啰,那時候他才十幾歲,家里人都餓死了,為了一口飯吃上山當了土匪,不到半年那個土匪窩子就被解放軍剿滅了,他這個小蟊賊被教育了幾天,就“解放”回家了。長盛講的全是當年聽那些老土匪講給他的事,他在這里賣嘴,就是圖個熱鬧,換幾根煙抽。土匪長盛走慣了江湖,十天半月不洗一次臉,衣服也黑油亮,坐在那里像個鐵塔,那幫簇擁著他的小后生跟他一比,都成了面有菜色的毛孩子。人才就是比出來的,桂香爹一心想給沒娘的閨女找個能頂住門戶的好漢子,他熟讀《三國》,滿腦子龍虎會風云,看村里那些小伙兒沒一個像個英雄的,每日里感嘆一輩不如一輩,今人不如古人。那天下工經過十字路口,夕照正透過井亭后面巨大的梧桐樹冠的葉隙把紅色的余暉箭一般射到對面黃色的土墻上,老漢荷著鋤頭,覺得自己正是那守長沙的老將黃忠,胡須擦著鋤把轉過臉,一眼看到長盛,眼前就是一亮,想起一句話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心道真是天賜佳婿,就不動聲色地湊到長盛跟前,拄著鋤頭跟他攀談,要調查一下他的底細。長盛看到過來個老漢,收住了嘴,舔舔嘴角的白沫,他是見過世面的人,知道不能在年紀大的人跟前吹牛,他們不比小后生,聽上一耳朵就知道你的話有幾分真假。老漢假裝出一副愛玩好扯的樣子,蹲下來和長盛吸了兩支煙,旁敲側擊地問清了他的身世,得知他孤身一人,正中下懷,說聲出門在外的不容易啊,晚飯去家里吃吧,老漢家里的鍋漏了,正好你給補一補。長盛本來就是個吃百家飯的,心想吃了他的飯,補了鍋就不收錢了,收拾收拾,鎖了箱子,家伙什么還放十字路口,跟上老漢去了家里。 老漢的鍋少一個耳朵,并沒有破,把后生領到家里,只是為了讓女兒相一相。到了家,讓長盛把臉一洗,原來是個紅臉膛,這下又像了關云長了,老漢越發喜歡,讓長盛搬開院子里的搗衣石,把埋在下面的一壇老酒拿了出來。長盛好酒量,喝好了掄著比劉備還長的胳膊像張飛一樣大嗓門說話,老漢看在眼里喜在心頭,恨不能當下就讓閨女和長盛拜了堂。趁長盛上茅房,老漢低聲問閨女的意思,桂香紅著臉光笑不說話,老漢心里就有了數。長盛回來老漢就說:“眼下大伙兒都搞建設呢,你雖然靠手藝吃飯,終歸是個流竄,有沒有想過安個家過安穩日子?”長盛是什么人,早察覺了老漢那點心思,借酒遮臉,眼淚就下來了,說:“是人誰不想過安穩日子啊,可是我二老死得早,從小無依無靠,一副肩膀兩只腳板,挑著擔子喝西北風,老叔你說,哪里才是恓惶娃娃落腳的地方呢?”老漢說:“我看你小伙兒好人才,想留下你,只是不知道你肯不肯改姓做上門女婿?”長盛爬起來就給老漢磕了一個頭,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我本來就是個家破人亡的娃,叔肯收留我別說改姓,改了名字都愿意。跑江湖的人不在乎什么門戶,叔你給我一個家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說得老漢眼圈也紅了,扶起長盛說:“好娃,你要好好對我女子,她從小沒媽,你不能委屈了她。”叫過桂香來說:“吃了飯你和長盛跟著我去趟支書家,叫他連夜開證明辦結婚證。” 長盛當晚沒回到借住的隊里馬房,就住到了桂香家。結了婚,他就不再是修盆修鍋的流竄長盛,成了社員長盛。后來桂香爹才聽說長盛當過土匪,原來不是劉關張,是個黑山賊,老漢懊悔自己走了眼,可是生米已經做成熟飯,只好這樣了。好在長盛還聽自己的話,對閨女也好,“出身”問題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長盛身大力不虧,就像那羊群里的駱駝,干什么都顯他,往隊里的庫房裝麥子,卸車的時候,別人扛一個麻袋還得人幫把手才能上了肩,長盛一個胳膊下夾一個“噌噌”地走。那天隊里的飼養員給牲口鍘草料,好鍘刀被大隊會計借去鍘筑墻的麥秸了,剩了一口沒刃的鍘刀,刀口一沾麥秸就滑到一邊,根本干不成活。有人就開玩笑說只有土匪長盛才能用這沒刃的刀鍘草,別人不信,于是賭一塊磚的煙絲,有人就跑去喊長盛。長盛笑呵呵地來了,提起刀把說:“摟草!”摟草的就伸開胳膊結結實實抱了一大捆,按在鍘刀下。長盛從丹鳳眼的眼角瞟瞟圍著看熱鬧的人,先把右拳端到臉前,朝拳眼里吐口唾沫,又把左拳端到臉前,一樣朝拳眼里吐口唾沫,這才握緊了刀把,前腿蹬后腿弓,輕舒猿臂,雙肩下沉,刀下的麥秸像一根巨木被齊齊切下圓圓一截,掉到地上,碎成一堆寸把長的麥秸。圍觀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連那打賭贏了的都不以為他會切得這么輕松,以為一定要分三步:一壓刀問草,二切進一多半,三再補一刀。沒想到長盛刀都沒先壓在草上問一問,“噌”就解決了問題,仿佛用的不是個沒刃的破鍘刀,而是削鐵如泥的神鋒,于是一片聲的叫好。長盛一時興起,說:“愣什么,往前送草啊!”一下又一下,輕松得像切韭菜一樣,半下午就把一個小山似的麥秸垛鍘成了碎末,像座草料山堆在那里。長盛大氣不喘,只是鼻尖上微微有層汗,倒把那抽草的、摟草的、包料的累得沒了脾氣。蘭英正好路過,聽見馬房院里叫喊得熱鬧,就從破圍墻里走進來,站在一邊看,正看到長盛的腰一沉,壯碩的臀部繃展了褲子,心中不由一蕩,腿就有些發軟。看了一會兒,站不住了,別別扭扭回到家,也沒有去公婆那里要孩子來喂奶,躺在床上就是一陣恍惚,好一陣兒清醒過來,覺得大腿上涼涼的,把手伸進褲襠里一摸,濕濕的黏黏的一大片。突然就覺得心里一陣巨大的空洞,沒來由地,一口咬住了自己的胳膊,嘴里一陣發咸,嘗到了血的味道。 ……
母系氏家 作者簡介
李駿虎(1975—),山西洪洞人。199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奮斗期的愛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癢》《母系氏家》《眾生之路》《中國戰場之共赴國難》,中短篇小說集《前面就是麥季》《此案無關風月》,隨筆集《比南方更南》,文化散文《受傷的文明》等。中篇小說《前面就是麥季》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母系氏家》獲趙樹理文學獎等獎項。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