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8070
- 條形碼:9787208138070 ; 978-7-208-1380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 本書特色
作為與國家經濟、企業生產以及人民生活聯系較緊密的知識產權形式,商標不僅是企業管理水平、商業信譽和服務質量的外在表現,同時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商業信譽的重要載體。 汪娜編的《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以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軌跡為研究重點,同時將其置于社會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權統治、經濟發展、傳統文化以及商業習慣對商標法制建立與發展的作用與影響。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梳理和分析,從觀念、制度和實踐的不同層面,對近代中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建構、實際運行狀況及其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進行考察,并從中歸納出變遷的一般規律,以探尋對于我國當代商標法律制度建設的歷史啟示。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 內容簡介
作為與國家經濟、企業生產以及人民生活聯系*緊密的知識產權形式,商標不僅是企業管理水平、商業信譽和服務質量的外在表現,同時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商業信譽的重要載體。 本書以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軌跡為研究重點,同時將其置于社會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權統治、經濟發展、傳統文化以及商業習慣對商標法制建立與發展的作用與影響。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梳理和分析,從觀念、制度和實踐的不同層面,對近代中國商標法律制度的建構、實際運行狀況及其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進行考察,并從中歸納出變遷的一般規律,以探尋對于我國當代商標法律制度建設的歷史啟示。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 目錄
序言導論 一、論題的界定和釋義 二、相關學術史及研究價值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 四、本書的創新與不足**章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產生的動因 **節 西方列強在華經濟競爭及商標保護的國際化 一、在華經濟競爭下商標法制保護的需求 二、19世紀末商標法制的國際化與中國商標保護缺位的反差 第二節 晚清中國社會的變革 一、政治制度的改革為商標法制的產生提供了生存環境 二、法律思想的傳播為商標法制的出臺創造了理論條件 三、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商標法制面世的重要推動力量 第三節 商標案件的紛起 一、華商商標糾紛案 二、涉外商標糾紛案 小結第二章 近代中國商標立法:從被動移植到臻于完善 **節 奠基之作:清末《商標注冊試辦章 程》 一、清末商約談判開啟了商標立法的進程 二、《商標注冊試辦章 程》及其配套法規之述評 三、清末社會的現狀注定商標立法將無果而終 第二節 轉型之作:北洋政府《商標法》 一、民初經濟政策的推行是重啟商標立法的重要緣由 二、《商標法》及其配套法規之述評 三、頒行后的阻撓與交涉 第三節 成熟之作:南京國民政府《商標法》 一、實現商標立法的統一 二、《商標法》及其配套法規之述評 三、多次修訂臻于完善 小結第三章 近代中國商標執法:主權回歸與統一管理 **節 近代中國商標執法的歷史沿革 一、遷延二十年的海關掛號制度 二、商標行政管理權的回歸 三、統一中央商標行政管理權 第二節 近代中國商標執法組織 一、組織結構:從代辦備案到專屬管轄的飛越 二、組織條例:從零散雜亂到系統規范的漸變 第三節 近代中國商標執法管理 一、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并重的申請管理 二、嚴格而規范的注冊管理 三、執法能力日趨成熟的爭議管理 小結第四章 近代中國商標司法:在探索與實踐中實現價值 **節 近代中國商標司法審判 一、法內與法外并行的民事審判 二、獨立統一的行政審判 第二節 近代中國商標司法判例 一、產生:緣于社會發展與法律缺失的矛盾 二、發展:逐步形成嚴格完備的制度體系 三、爭議與實效分析 第三節 近代中國商標司法解釋 一、從孤立到全面的漸變發展 二、積極作用及存在的問題 小結第五章 “橋梁”:近代商會對商標法制的推動作用 **節 對商標立法的推動作用 一、吁請制定商標保護法案 二、駁斥西方國家對我國商標法的干涉 三、建議修訂、完善商標法規 第二節 對商標執法的推動作用 一、推行《商標法》的實施 二、參與商標行政管理事務 三、監督商標行政權力的行使 第三節 對商標司法的推動作用 一、協助商標案件的處理 二、準司法權:商標案件的直接處斷 三、商標理案的社會效應分析 小結第六章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綜合評述 **節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特點 一、商標法制發展的一脈相承 二、西方商標法制與中國商業傳統的融合 三、主權意識在商標法制發展中漸愈增強 四、應急性與實用主義在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發展中如影隨形 五、結合中國社會實際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創新 第二節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成就 一、基本完成了商標法制的近代化 二、建立了比較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 三、促使商標權利意識的形成與提升 四、實現了商標法制發展與商標法學研究之間的良性互動 第三節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缺憾 一、科學性與適用性的不足導致商標法制“水土不服” 二、未能充分借鑒吸收西方先進的商標法制成果 三、監控體制的缺失為商標法制的實施蒙上了陰影 四、社會環境無法為商標法制的良好運行提供保障 小結結語 近代中國商標法律制度的歷史啟示 一、觀念意識:商標法律對社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二、制度建設:商標法制的本土化與適用性 三、社團力量:充分發揮商業團體對商標法制的推動作用 四、智力支持:加強商標法學研究參考文獻附錄一 世界上**部注冊商標法:《法國商標法》英譯本附錄二 世界上**部注冊商標法:《法國商標法》中譯本附錄三 近代中國商標行政管理結構圖附錄四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商標司法判例統計表附錄五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商標司法解釋統計表后記
展開全部
近代中國商標法制的變遷-從寄生到自主的蛻變 作者簡介
汪娜,女,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文化和法社會學等。參編《法律文明史 第九卷:大陸法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律文明史”(11&ZD081),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在《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青少年犯罪問題》、《當代經濟管理》、《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