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記錄片節十二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16768
- 條形碼:9787565716768 ; 978-7-5657-1676-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記錄片節十二年 本書特色
2015年,作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以下簡稱“廣州紀錄片節”)的執行單位,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攝制了紀錄片《路·遇》,回顧和梳理了廣州紀錄片節自2003至2014十二年來的發展歷程,邀請對廣州紀錄片節的建立、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府官員、學者、國內外制作人和導演等進行訪談。該片于2015廣州紀錄片節首映禮展映,獲得業界同行好評。在攝制紀錄片的同時,編撰了《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十二年》一書,對紀錄片訪談的精彩內容進行選編,并從12年的100部獲獎影片中精選12部優秀作品撰寫影評。同時,該書還將視野延伸到其他重要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展,通過紀錄片人的自身經歷和視角來解讀國際紀錄片節的發展狀況,為廣州紀錄片節的未來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記錄片節十二年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精彩而真實的時代!時代每天都在展現它的不同,明天會是什么面貌無人知曉,但是秒針每一次的滴答都已成為歷史,成為過去,時間長了就難以清楚地憶起。誰,來記錄這份真實與鮮活?是紀錄片人。他們選擇這樣一條荒草萋萋的幽寂之路,并懷著憧憬未來的果敢之心,忠實地記錄著時代,艱辛、孤獨。記錄歷史不僅僅是為了懷舊,更重要是引人思考這樣的紀錄對于當下有什么樣的意義。紀錄片人,依靠自己長期的積累和思考從獨特的視角默默地觀察著這個世界,通過鏡頭去“發現”,去照亮我們平時視而不見的東西,呈現那些震撼我們靈魂的熟悉的陌生。這條路,是紀錄片人的選擇,也是廣州節的選擇。絢麗的風景就在這一路的拓荒和跋涉中慢慢呈現出來。與籠罩著明星光環的電影節、電視節不同,紀錄片節沒有閃耀的明星,而是聚集了一群默默耕耘、志同道合的紀錄片人。正如廣州節的老朋友米歇爾•諾爾先生在《路•遇》書中寫道:“從某種意義來說,廣州紀錄片節的演變其實大致就是中國紀錄片的發展史。紀錄片是一種現代藝術形式,一種新興的文化產業,也是當代中國整個媒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得益于廣州節,紀錄片會像文學、音樂、舞蹈和時尚一樣,成為中國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一個蓬勃動力。”廣州節如一位執著、滿懷激情的探索者,不畏攀登的艱難,始終懷揣著登高遠眺、盡覽世界的信念,孜孜以求地發掘中國紀錄片發展之路的更多可能性。十二年是一個輪回的結束,也意味這下一個輪回將全新開始。廣州節過往12年*動人的時光,都呈現在《路•遇》這本書里。
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記錄片節十二年 目錄
路遇-記中國(廣州)國際記錄片節十二年 相關資料
《南方都市報》刊載了題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故事》的評論性文章,對《路·遇》的精彩內容進行了推介。 紀錄中國、紀錄觀察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把我過往最動人的時光,都放進這本書》的文章:“廣州節過往12年最動人的時光,都呈現在《路·遇》這本書里。”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為記錄時代助力》的文章:“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在中國(廣州)紀錄片節十二年這個節點出版此書,是幸運,是緣份,是必然。”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