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古代藥學教育 (遠古~1 840年) **章 遠古時期(公元前21世紀之前) 第二章 古代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1840年) **節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第二節 隋唐時期(581年~960年) 第三節 兩宋時期(960年~1279年) 第四節 金元時期(1115年~1368年) 第五節 明清時期(1368年~1840年)第二篇 近代藥學教育 (1840年~1949年) **章 近代藥學教育的歷史背景 **節 西方藥學的傳入 第二節 傳教士開辦診所、醫院 第三節 傳教土設立醫學校 第四節 晚清西方藥學書刊的譯述 第五節 留學生的派遣 第二章 藥學教育體制的初創時期 **節 高等藥學教育 一、藥學教育納入學制 二、主要藥學校系(科)的創建與沿革 第二節 中等、初等藥學教育 第三節 師資、教學和科學研究 一、師資 二、教學 三、科學研究 第四節 中藥教育 一、“廢止中醫案”始末及影響 二、中藥教育概況 第五節 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藥學教育 第六節 藥科初創及改制建院斗爭第三篇 現代藥學教育 (1949年~2012年) **章 新中國成立初至“文革”前的藥學教育(1949年~1965年) **節 藥學教育體制的形成 一、藥學教育的辦學體制 二、管理體制 第二節 學制、培養目標及專業設置 一、學制 二、培養目標與專業設置 第三節 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教材建設 一、課程改革、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 二、教材建設 第四節 師資隊伍 一、師資培養 二、職稱評定 第五節 研究生教育的初創階段 第六節 教育革命與科學研究 一、教育革命 二、科學研究 第七節 中等藥學教育 第八節 成人藥學教育 第九節 辦學條件改善 一、基礎設施建設 二、教學條件的改善 第十節 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園文化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藥學教育(1966年~1976年) **節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一、“三結合”的領導體制 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教學體制 三、廢除考試的招生制度 第二節 學制、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 一、學制、專業設置 二、培養目標 三、教學計劃 四、課程設置與總教學時數 第三節 1966屆~1970屆畢業生分配 第三章 藥學教育快速發展時期(1978年~2012年) **節 高等藥學教育 一、全面否定“兩個估計”,恢復高校統考制度 二、專業設置制度的恢復與發展 三、培養方案與教材建設 四、師資隊伍建設 五、藥學教育體制改革 六、藥學教育教學改革 七、藥學教育研究 八、推行全面素質教育 第二節 研究生教育 一、研究生教育的恢復與發展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與機構 三、建立健全和完善學位制度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 五、藥學博士后流動站 第三節 中等藥學教育 一、中等藥學教育的恢復與發展 二、學制與專業設置 三、中等藥學教育管理體制 四、中等藥學教育改革 第四節 成人教育與繼續教育 第四章 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 **節 學科建設 一、學科與學科建設 二、國家重點學科 三、省級重點學科的建設 第二節 科學研究 一、高等學校科研工作地位、作用及發展歷程 二、藥學院校科研發展歷程、科研成果對藥學教育的影響 第五章 “211工程”與藥學教育 一、“211工程”概況 二、“211工程”建設與藥學教育 第六章 藥學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建立校際交流合作關系 二、對外交流合作內容與方式第四篇 香港、澳門、臺灣藥學教育 **章 香港、澳門藥學教育 **節 概述 一、香港、澳門歷史勾勒 二、殖民統治時期的香港、澳門醫藥教育(1950年以前) 三、香港回歸前后的藥學教育(1950年~2012年) 四、澳門回歸前后的藥學教育(1950年~2012年) 第二節 香港、澳門高等藥學院系簡況 一、香港高等藥學院系簡況 二、澳門高等藥學院系簡況 第三節 香港、澳門高等藥學教育的特點 一、殖民統治時期,中醫藥教育傳承不輟,西醫藥教育萌發 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藥學教育發展步伐加快 第二章 臺灣藥學教育 **節 概述 一、臺灣歷史勾勒 二、清末以前臺灣醫藥教育狀況(1895年以前) 三、日本占領時期臺灣醫藥教育狀況(1895年~1945年) 四、光復后臺灣醫藥教育狀況(1945年~2012年) 第二節 臺灣高校藥學院系簡況 一、“國防醫學院”藥學系 二、臺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系 三、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 四、“中國醫藥大學”藥學院 五、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 六、嘉南藥理大學藥理學院藥學系 七、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 八、兩所藥劑高級職業學校 九、各校基本課程結構、學分及其他 第三節 臺灣藥學教育的特點附錄 附錄一 中國藥學教育大事記 附錄二 教材與專著 附錄三 部分高等藥學院校歷任黨政主要領導一覽表 附錄四 全國高等、中等藥學教育機構一覽表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