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本書特色
《藝術之約》叢書共24冊,是一套藝術大師小傳類的高雅藝術普及圖書。它講的是音樂家的人生,同時用人生的河流串起每一處絕妙的風景,即音樂家們的作品。他們的生命從哪里開始,他們有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童年、怎樣的愛情、怎樣的病痛,又怎樣成長、怎樣探索、怎樣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又是在什么情況下誕生……
這本由李響、劉昕編寫的《柴可夫斯基(附光盤)》是其中一冊。
柴可夫斯基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初識音樂, 為之獻身 ; 用青春譜寫樂章 ; 在壓抑的烏云中奏響“我們的交響曲” ; 浪跡天涯的作曲家 ; 音樂人生的巔峰 ; 晚年時光。
柴可夫斯基 目錄
天才的誕生
求學法律學校
緣結圣彼得堡音樂學院
生命中的貴人
第2章 用青春譜寫樂章
千年的戀歌《羅密歐與朱麗葉》
泥瓦匠的歌唱——《如歌的行板》
《第二交響曲》
《第三交響曲》
在天鵝湖上翩翩起舞
四季的音樂
第3章 在壓抑的烏云中奏響“我們的交響曲”
噩夢般的婚姻
藍色的友誼
“我們的交響曲”
《葉甫根尼·奧涅金》
第4章 浪跡天涯的作曲家
別了,莫斯科
為鈴蘭寫詩
隨想意大利與《1812年序曲》
**部三重奏
第5章 音樂人生的巔峰
尤里婭·彼得洛夫娜
走出指揮的陰霾
《第五交響曲》
百年的睡夢
人性的窺探——《黑桃皇后》
善與惡的斗爭——《胡桃夾子》
第6章 晚年時光
可愛的卡明卡
快樂的尼茲莊園
游歷劍橋
悲愴交響曲
一杯水的謎團
附錄:
柴可夫斯基年譜
參考書目
柴可夫斯基 節選
《柴可夫斯基》: 父親伊里亞早年畢業于礦山學校,此后擔任過礦山學校的教師,當過工程師和礦場總管。住在礦區附近的人都稱贊他是一位善良、謙遜、和藹可親而且正直的人。這樣的人在礦區自然是很受歡迎,而且作為領導,他沒有當時俄國官員的官僚習氣,十分親民,這也讓他和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有著很好的關系。 小彼得的母親叫作亞歷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是一位法國移民的女兒,祖輩移居于此是由于法國大革命的迫害。她是一個大家閨秀,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文學和音樂方面很有修養,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和德語。這樣一個母親也讓柴可夫斯基從小就受到了熏陶,擁有良好的教養。亞歷山德拉還很喜歡彈琴唱歌,性格非常開朗活潑。她喜歡將小彼得喚作“彼埃爾”,來表現自己對他的喜愛之情。 彼得的家庭是個大家庭,他有兩個哥哥尼古拉和伊利波特,一個可愛的妹妹亞歷山德拉,以及一對孿生弟弟阿納托里和莫杰斯特。由于彼得的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因此小彼得還有一個早早就出嫁離開家的同父異母的姐姐。 因為母親的緣故,小彼得家里面經常會舉辦一些家庭活動或者是邀請一些客人來家里舉行宴會,這時大家往往會彈琴唱歌,非常熱鬧。母親的歌聲十分甜美,所有的賓客都很喜歡。彼得·柴可夫斯基幼年時經常聽母親哼唱一首名叫《夜鶯》的歌,那低回婉轉的歌聲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一生中每當聽到這個旋律,便會想起他摯愛的母親,不禁熱淚盈眶。無論之后走向何處,這首歌曲的旋律總是會在他腦海中縈繞不止。可以說母親彈琴唱歌的興趣愛好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的大作曲家走上音樂道路發揮了啟蒙作用,她獨有的受教育經歷和教養也讓柴可夫斯基從小就受到了系統的訓練。但是*大的功勞還不是母親的,慢慢發掘小彼得的敏感神經和對于音樂喜愛的**個人應該是他幼年時的女家庭教師芬妮。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