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不必交談的時刻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08076
- 條形碼:9787229108076 ; 978-7-229-10807-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必交談的時刻 本書特色
《不必交談的時刻》一本特別的隨筆集,它并不時髦,但它龐雜、耐讀,是樊小純觀察記錄生活的隨感和在大量閱讀基礎上的思考。它其實主題明確:一個人如何逐漸完成自己。 熱愛,冷淡,堅韌,自覺,全然投入,置身事外。對于生活秩序與內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純沉著冷靜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總是先人一步地準確。 “索引”或許是進入這本書的*好方式。直觀、即興。這種閱讀的驅力將使人回歸沉寂,并于沉寂之中獲得力量。
不必交談的時刻 內容簡介
對于生活秩序與內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純沉著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總是先人一步地準確。 樊小純的書寫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像七級浮屠,每一層都能讓不同的人頓悟。
不必交談的時刻 目錄
不必交談的時刻 相關資料
小純的特別在于我知道她從哪里來,卻無法想象她到哪里去。她的文字載著她現在的問與答,眼和心,但這些好像于她并不重要,她只是快速地路過,而我只是對這樣的她會走到哪里,充滿無限的遐想。 ——李泉(歌手) 小純的寫作有著非常80后的特征:敏感/跳躍/碎片,但她始終表達自己的真實思考,努力體現自己的獨立。 ——彭小蓮(導演,作家) 同是旅居紐約的電影系學生和紀錄片導演,雖然生活在不同年代,樊小純正在過著我渴望延續著的生活方式——天天流連書店畫廊美術館和電影院,奢侈地思考者我渴望有時間思考的東西。人生是個不斷選擇和放棄的過程,假如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她就像生活在另一個空間的自己。 ——梁翹柏(音樂人) 小純的文字,總是讀起來讓人稍微覺費解。可是,每次都有一種召喚讓你跟隨下去。我想,也許是她足夠冷才足夠讓人著迷,但冷的盡頭又何嘗不是熱情的一體兩面呢。我們切換著不同的年齡性別來看一個28歲的生命進行中的思考,并常有對話感,這就很好很好了。 ——龍丹妮(電視人)
不必交談的時刻 作者簡介
樊小純 1987年生于上海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社會紀錄片碩士 紀錄片: 《The Other Eye:a film about LiuDan》2014 《嚴復》2011 《蕭紅》2010 《林風眠》2010 書籍: 《不必交談的時刻》2016 《純》2009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