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電子測量技術簡明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39710
- 條形碼:9787560639710 ; 978-7-5606-397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測量技術簡明教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參照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新修訂的教學計劃中“電子測量”課程的教學大綱及學時要求,并考慮現代電子科技發展的趨勢與潮流而編寫的。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子測量與計量的基本概念、測量誤差和測量結果處理、信號發生器、電子示波器、頻率和時間測量、相位差測量、電壓測量、阻抗測量,重點講述了主要物理量(電壓、頻率、時間、相位)的基本測量原理、測量方法及常規儀器(示波器、信號源、計數器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書編寫思路清晰,概念和原理講述透徹,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方法明了實用,必要的數學推導簡明扼要,結論醒目。各章末配有小結與難度適中的習題,書末配有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亦可作為電類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電子測量技術簡明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編寫思路清晰,概念和原理講述透徹
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方法明了實用
必要的數學推導簡明扼要,結論醒目
各章末配有小結與難度適中的習題
書末配有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電子測量技術簡明教程 目錄
1.1 電子測量的基本概念 1
1.1.1 測量與電子測量 1
1.1.2 電子測量的內容 2
1.1.3 電子測量的特點 2
1.1.4 電子測量方法的分類 4
1.1.5 電子測量方法的選擇原則 6
1.2 電子測量儀器的功能、分類和性能指標 7
1.2.1 測量儀器的功能 7
1.2.2 測量儀器的分類 8
1.2.3 測量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9
1.3 計量的基本概念 11
1.3.1 計量和計量學的研究內容 11
1.3.2 計量的單位制 12第1章 電子測量與計量的基本概念 1
1.1 電子測量的基本概念 1
1.1.1 測量與電子測量 1
1.1.2 電子測量的內容 2
1.1.3 電子測量的特點 2
1.1.4 電子測量方法的分類 4
1.1.5 電子測量方法的選擇原則 6
1.2 電子測量儀器的功能、分類和性能指標 7
1.2.1 測量儀器的功能 7
1.2.2 測量儀器的分類 8
1.2.3 測量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9
1.3 計量的基本概念 11
1.3.1 計量和計量學的研究內容 11
1.3.2 計量的單位制 12
1.3.3 計量基準 13
1.3.4 量值的傳遞與跟蹤、檢定與比對 13
1.3.5 計量的溯源性概念 14
小結 15
習題1 15
第2章 測量誤差和測量結果處理 17
2.1 測量誤差 17
2.1.1 測量中涉及的幾個量值 17
2.1.2 測量誤差 18
2.1.3 單次、多次測量與等精度、非等精度測量 18
2.1.4 誤差的表示方法 19
2.2 測量誤差的來源與分類 23
2.2.1 測量儀器的容許誤差 23
2.2.2 測量誤差的來源 26
2.2.3 誤差的另一種分類 27
2.3 隨機誤差分析 31
2.3.1 測量值的數學期望和標準差 31
2.3.2 隨機誤差的正態分布 32
2.3.3 有限次測量結果的表示 36
2.4 系統誤差分析 37
2.4.1 系統誤差的特性 37
2.4.2 系統誤差的判斷 38
2.4.3 消除系統誤差產生的根源 39
2.4.4 減小系統誤差的典型測量技術 39
2.5 測量數據的處理 43
2.5.1 有效數字的處理 43
2.5.2 等精度測量結果的處理 45
小結 47
習題2 48
第3章 信號發生器 51
3.1 信號發生器概述 51
3.1.1 信號發生器的用途 51
3.1.2 信號發生器的分類 51
3.1.3 信號發生器的基本架構 53
3.2 低頻正弦信號發生器 53
3.2.1 正弦信號發生器的性能指標 53
3.2.2 低頻正弦信號發生器 57
3.2.3 XD-1型低頻信號發生器 59
3.3 高頻信號發生器 61
3.3.1 調諧高頻信號發生器 61
3.3.2 XFC-6典型高頻信號發生器 62
*3.3.3 鎖相高頻信號發生器 63
*3.3.4 合成高頻信號發生器 64
3.4 掃頻信號發生器 67
3.4.1 線性電路幅頻特性的測量 67
3.4.2 掃頻儀的基本組成 69
3.4.3 BT-3典型掃頻儀 71
3.5 脈沖信號發生器 74
3.5.1 脈沖信號 74
3.5.2 脈沖信號發生器的分類 75
3.5.3 脈沖信號發生器的結構 75
3.5.4 XC-14典型脈沖信號發生器 76
3.5.5 脈沖信號源的應用 77
小結 78
習題3 79
第4章 電子示波器 81
4.1 示波管 81
4.1.1 電子槍 81
4.1.2 偏轉系統 82
4.1.3 熒光屏 83
4.2 電子示波器的組成結構框圖與性能 83
4.2.1 電子示波器的結構框圖 83
4.2.2 示波器的主要技術性能 84
4.3 電子示波器的基本部件 86
4.3.1 垂直偏轉通道(Y通道) 86
4.3.2 水平偏轉通道(X通道) 89
4.3.3 校正器 93
4.4 雙蹤和雙線示波器 94
4.4.1 雙蹤示波器 94
4.4.2 雙線示波器 95
4.4.3 SR-8雙蹤示波器 96
小結 99
習題4 100
第5章 頻率和時間測量 102
5.1 時間和頻率的基本概念 102
5.1.1 時間的定義與標準 102
5.1.2 頻率的定義與標準 103
5.1.3 標準時頻的傳遞 104
5.1.4 頻率測量方法概述 105
5.2 電子計數法測量頻率 106
5.2.1 電子計數法測頻原理 106
5.2.2 電子計數器測量頻率的誤差分析 107
5.2.3 測量頻率范圍的擴展 109
5.3 電子計數法測量周期 110
5.3.1 電子計數法測量周期的原理 110
5.3.2 電子計數法測量周期的誤差分析 111
5.3.3 中界頻率 114
5.4 電子計數法測量時間間隔 115
5.4.1 時間間隔測量原理 115
5.4.2 時間間隔測量的誤差分析 116
5.5 典型通用電子計數器E-312 118
5.5.1 E-312型電子計數式頻率計的主要技術指標 118
5.5.2 E-312型電子計數式頻率計的原理 118
5.5.3 應用E-312進行測量 120
*5.5.4 E-312A型通用計數器簡介 122
5.6 測量頻率的其他方法 123
5.6.1 直讀法測頻 123
5.6.2 比較法測頻 126
小結 132
習題5 134
第6章 相位差測量 135
6.1 用示波器測量相位差 135
6.1.1 直接比較法 135
6.1.2 橢圓法 136
6.2 相位差轉換為時間間隔進行測量 138
6.2.1 模擬式直讀相位計 138
6.2.2 數字式相位計 139
6.3 相位差轉換為電壓進行測量 143
6.3.1 差接式相位檢波電路 143
6.3.2 平衡式相位檢波電路 145
小結 146
習題6 147
第7章 電壓測量 148
7.1 電壓測量的特點與電壓測量儀表的分類 148
7.1.1 電壓測量的特點 148
7.1.2 電壓測量儀表的分類 149
7.2 模擬式直流電壓測量 150
7.2.1 動圈式電壓表 150
7.2.2 電子電壓表 153
7.3 交流電壓的表征和測量方法 155
7.3.1 交流電壓的表征 155
7.3.2 交流電壓的測量方法 157
7.4 低頻交流電壓測量 159
7.4.1 均值電壓表 159
7.4.2 波形換算 161
7.4.3 均值檢波器誤差 163
7.4.4 有效值檢波器 163
7.4.5 分貝值的測量 165
7.5 高頻交流電壓測量 166
7.5.1 峰值檢波器 167
*7.5.2 誤差分析 169
7.5.3 波形換算 170
7.6 脈沖電壓測量 171
7.6.1 用示波器測量脈沖電壓 171
7.6.2 用脈沖電壓表測量脈沖電壓 172
7.7 電壓的數字式測量 175
7.7.1 數字式電壓表的特點 175
7.7.2 數字式電壓表(DVM)的組成原理 176
7.7.3 DVM的技術指標 178
小結 181
習題7 182
*第8章 阻抗測量 185
8.1 阻抗定義與R、L、C基本電路元件模型 185
8.1.1 阻抗的定義及其表示方法 185
8.1.2 R、L、C基本電路元件模型 186
8.2 電橋法測量阻抗 189
8.2.1 電橋原理線路與平衡條件 189
8.2.2 交流電橋的收斂性 190
8.2.3 常用電橋電路 191
8.3 諧振法測量阻抗 196
8.3.1 諧振法測量阻抗的原理 196
8.3.2 Q表的原理 198
8.3.3 基本元件參數的測量 200
小結 203
習題8 204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206
參考書目 208
信息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