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經濟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0878
- 條形碼:9787516170878 ; 978-7-5161-708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部灣經濟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本書特色
由高劍平、王皓、劉戰雄、周玉玲、吳易安*的《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從自然哲學和經濟哲學的雙重層面:分析動力乃至經濟發展動力的深刻內涵。通過回答何為經濟發展的一般動力,進而回答北部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的研究進路: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搭起一個初步的理論分析框架,對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驅動因素諸如要素流動、城鄉*差驅動、產業*差驅動、經濟*差驅動、資本驅動、科技創新驅動等五個驅動因素進行較為系統的針對性的研究。
北部灣經濟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自然哲學和經濟哲學的雙重層面:分析動力乃至經濟發展動力的深刻內涵。通過回答何為經濟發展的一般動力,進而回答北部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的研究進路: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搭起一個初步的理論分析框架,對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驅動因素諸如要素流動、城鄉極差驅動、產業極差驅動、經濟極差驅動、資本驅動、科技創新驅動等五個驅動因素進行較為系統的針對性的研究。
北部灣經濟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態 第三節 研究路線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視角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模型第二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情況、功能定位與若干難題 **節 北部灣經濟區概述 一 北部灣簡介 二 北部灣經濟區簡介 三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目標與功能定位 第二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空間獨特性 一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 二 東臨粵港澳,西接云貴川 三 東盟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華南經濟圈的結合部 四 極差集聚:城鄉極差、產業極差、經濟極差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外部挑戰 第四節 北部灣經濟區面臨的內部難題 一 資本供給不足 二 產業化程度不高 三 科技發展水平不高 四 經濟腹地支撐薄弱 五 城鄉統籌水平偏低第三章 北部灣經濟區:基本形勢與發展程度判斷 **節 北部灣經濟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 一 北部灣經濟區2011年的經濟發展 二 北部灣經濟區2012年的經濟運行狀況 三 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合作與進出口貿易 四 近年來北部灣經濟區內產業園區的運行效果 五 基礎設施建設概況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程度判斷 一 基于人均gdp的判斷 二 基于三次產業結構的判斷 三 基于消費品市場的判斷 四 與珠三角比較得出的判斷 五 本章結論:北部灣經濟區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判斷第四章 城鄉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建設 **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自然意義上的動力 二 社會意義上的動力 三 區域經濟發展動力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概況 一 南寧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二 北海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三 欽州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四 防城港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發展的城鄉一體化驅動力 一 城鄉極差的存在及其相關指標 二 城鄉極差所產生的驅動能量 三 集聚:城鎮群建設所產生的極差驅動力 四 北部灣城鎮一體化總體發展目標第五章 產業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升級 **節 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發展概況與產業極差的存在 一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發展重點 二 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及影響因素 三 產業極差的存在 第二節 產業極差驅動下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升級與布局調整 第三節 一種可能的路徑:北部灣經濟區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一 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及 形成產業集聚的必要性 三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條件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的關系 五 案例分析:北部灣經濟區的輕工業發展分析 第四節 產業布局原則:生態優先 一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調整產業結構 二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做好產業布局區域規劃 三 根據生態優先原則積極研發生態技術第六章 經濟極差驅動因素研究: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概況 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宏觀概況 二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短板” 第二節 經濟極差驅動下的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 一 經濟極差的存在 二 經濟極差驅動:北部灣經濟區的區域、次區域合作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 框架以及與周邊區域的合作發展 一 經濟合作的領域:海上、陸上、空中 二 經濟合作的層面:區內、國內、國際 三 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案例分析 四 北部灣經濟區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主要措施第七章 北部灣經濟區資本驅動因素研究 **節 若干理論基礎 一 若干理論介紹 二 區域金融政策傾斜的理論基礎 三 金融政策傾斜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投資環境及其投資概況 一 南寧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二 北海市投資環境及投資概況 三 欽州市投資環境持續優化 四 防城港市投資環境良好 第三節 資本驅動:投融資驅動或拉動 一 自治區政府的投資 二 東盟博覽會的投資 三 周邊省市的投資 四 港澳臺的投資 第四節 投資驅動型的重化工業:未來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第八章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創新驅動因素研究 **節 概述 第二節 科學技術活動要素 一 科技資源要素 二 科技發展基礎設施(硬環境)要素 三 科技發展軟環境需求 第三節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的具體內涵 一 科技需求:理論基礎與概念界定 二 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科技需求的內涵 三 北部灣經濟區科技需求內涵的地區結構分析 第四節 科技創新驅動:未來10—15年北部灣經濟區的科技需求 一 現代產業發展的內在科技需求 二 北部灣經濟區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科技需求 三 社會建設科技需求 四 生態環境科技需求 第五節 余論:科技創新的驅動路徑第九章 構建北部灣經濟區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 **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資本擴張理論 二 鄧小平:“三個有利于”理論 三 馬克思恩格斯:優化生產力布局三原則 第二節 北部灣經濟區政策回顧及現有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 政策回顧 二 現有政策漏洞 第三節 政策體系的層級設計 一 國家戰略政策 二 自治區級的發展政策 三 市級政策 第四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原則 一 生態文明理念與綠色產業原則 二 遵循技術與產業發展內在規律原則 三 實現“14+10”產業協同發展的原則 四 建構“14+10”產業的理論模型 第五節 政策體系的建構路徑 一 政府的建構內容 二 科學家與發明家建構的內容 三 企業建構的內容 四 消費者建構的內容 五 服務組織建構的內容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北部灣經濟未來發展驅動因素研究 作者簡介
高劍平(1963-),男,哲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所長,廣西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技術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普及與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1995年開始從事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域經濟及科學技術哲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