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胡正小說散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44871
- 條形碼:9787537844871 ; 978-7-5378-448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正小說散文集 本書特色
山藥蛋派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之后產生的代表馬克思主義文藝中國化、社會主義文學新方向的極其重要的中國新文學流派,為中國新文化建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至今仍有深厚而遠大的文學意義和現實意義。 胡正是山藥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胡正小說散文集》整理了胡正的代表性散文和小說,供讀者欣賞。
胡正小說散文集 內容簡介
胡正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要流派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汾水長流》,中短篇小說集《幾度元宵》,短篇小說集《摘南瓜》《七月古廟會》,散文報告文學集《七月的彩虹》,中篇小說《雞鳴山》、《重陽風雨》等。《胡正小說散文集》是他的小說、散文精選集。
胡正小說散文集 目錄
民兵夏收
摘南瓜
七月古廟會
兩個巧媳婦
幾度元宵(上篇)
重陽風雨
那是一只灰貓
“新華日報回來了!”
七月的彩虹
我愛夏天
金色的江陰——鄉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鄉村
部藝生活拾趣
少年情深
林彬老師與呂梁劇社
副刊生活散憶
昨日流光——省、市文聯往事散憶
能人胡正/張石山
胡正著譯系年
胡正作品研究代表篇目輯錄
胡正小說散文集 節選
《胡正小說散文集》: 幾度元宵(上篇) 一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快要到了,春節剛過,杏灣村的青年們便擁到小學校的教室里,有的在排練文藝節目,有的就圍在后面看熱鬧。 一九七五年農歷正月初九夜晚,沈翠葉正在教室里看排練節目時,忽然身后走來一人,把她緊緊摟住。她回頭一看,是她的好友孟雅琴。孟雅琴把小嘴湊到她耳朵上,悄悄問道: “翠姐,我媽剛才到你家給你提親,你知道吧?” 沈翠葉愣怔了一下,隨即搖搖頭,輕聲回道: “不知道呀!” 孟雅琴笑瞇瞇地看看她,看到她猶疑焦慮的眼神,又看看身旁挨擠的姑娘們,便撒開手說道: “你回去就知道了。” 沈翠葉無心看熱鬧了,便急忙跑回家里。她爹沈寶艮又串門子去了,他常是吃罷飯撂下碗就走,很晚才回來。只有她媽媽曹清娥在燈下縫衣服。 沈翠葉一進門就問道: “媽,雅琴媽剛才來過咱家?” “嗯。”媽媽停了手里的針線,抬起頭來看看女兒,告她說,“給你和楊申全提親來了。” 沈翠葉聽說是大隊支部書記楊申全,便把身子一扭: “我不同意!” 媽媽也知道女兒的心事,嘆了口氣,說道: “唉,可你爹已經一口應承了。今日是正月初九,正月十四就來訂親。依媽說,你就答應了吧!” “我不答應!” 沈翠葉心煩地轉過身去,給了她媽一個脊背。 媽媽有些焦急了: “你年紀也不小了,提敘一個,你不愿意;介紹一個,你不應承,莫非你還死心眼等著安明?” “嗯。”沈翠葉回過身來,點了點頭。 媽媽更焦躁了: “安明在‘四清’中定成富農家庭,打成反革命,坐了一年看守所。你說他能平反,可到如今也沒有音訊。你不為娘老子著想,也得為你自己,為你以后的兒女想想啊!前年招工時,來旺甚也合格,就是因為成分不對走不成;年時招兵,順生因為他爹有歷史問題,也叫打下來。他們父子在隊里勞動不賴吧,可就是工分評不上去。一遇運動還要挨批挨斗。唉,翠兒,羊要往有草處喂,人要往明亮處走。你不要使性子了,還是好好地想算想算吧!” “我想過了。媽,你們就不用管我的事了。” 沈翠葉說罷便返身跑出家門。她不想再和媽媽說了。媽媽有媽媽的道理,女兒有女兒的主意。可是,她走出大門后,又往哪里去呢?在生活的道路上,突然出現了岔口,她不愿意走的路上,卻有人拉她、推她。順坡滑下去嗎?不!她要走自己愿意走的路,決不能任人擺布!但眼下可怎么辦呢?她抬頭看看天空,一彎明月正在云層中穿行。明月周圍有片片烏云,她心里是陣陣犯愁。人在犯愁的時候,總想找親近的人說說話、吐吐悶氣、想想辦法、拿拿主意的。于是她就往薛安明家走去。當她走到大門口往院里看時,屋里卻是黑洞洞的,沒有燈亮。他為什么今夜睡得這樣早?他平時不是睡得很晚嗎?她大膽叫了一聲:“安明!”沒有回應,又問了一聲,“睡了?”仍聽不到聲音。她只好又往前走去。她不想回那愁悶的家里,也不愿再去排練節目的熱鬧的地方,可是,年輕人們快活的歌聲和悠揚的琴聲又不斷傳了過來。她心里越發煩躁了。在生她養她的杏灣村里,哪里是她去的地方呢?她走出村外來了。 她走到了小河邊,小河的冰床上泛著熒熒白光,小河旁邊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她沿著河邊小路向前走去,不知不覺已走到十年前常來的果園。被砍伐過的果園里,地上是一片高粱茬子,偶爾可以看見幾個低矮的樹樁。在果園的邊沿,留下了幾株古老的杏樹。這時,清秀的眉月剛從密云中鉆出來,灑落下一片冷清、朦朧的白光。她看見果園里有一個人影動了一下,而且向她走過來了。那是誰呢? 那是薛安明。他已經在果園里坐了好一會兒了。 今天下午,生產隊派薛安明出義務工,給大隊辦公室劈柴。會計劉進才指給他一堆雜木頭,讓他一下午都劈完,還要堆放整齊。薛安明一直累到天墨黑了,才收了工。他剛走出大隊門外,忽然聽見身后有一個女人叫了他一聲“安明!”他聽出那是孟雅琴的媽媽梁玉仙。幾年來,他在村街上遇到人時,很少有人和他打招呼,而她更是和別人走碰面也不搭話的。今天為什么叫住他呢?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