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藍田生物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28540
- 條形碼:9787547828540 ; 978-7-5478-285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藍田生物群 本書特色
藍田生物群是地球上*古老的宏體復雜生物群,距今約6 億年。地球上*早的生命是單細胞原核生物,它們起源于距今38 億年之前的海洋中。大約在距今25 億年前后,地球大氣圈中出現了氧氣,真核生物也隨之起源,當時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微體單細胞生物。多細胞宏體生物的出現是生命進化史上極為重要的革新事件。生物多細胞化以后,才有細胞分化、組織分化,從而進一步出現器官的分化,生物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結構和形態。藍田生物群正是這一重要生命進化歷程的見證。藍田生物群產于安徽省休寧縣藍田地區埃迪卡拉系藍田組的黑色頁巖中。該地質剖面從下到上包括:休寧組、雷公塢組、藍田組、皮園村組和荷塘組。其中雷公塢組為冰川沉積,是當時全球性極端寒冷事件的體現,常稱為“雪球地球”事件。寒冷過后,溫暖氣候回到了地球,藍田生物群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溫暖海洋中的靜水環境,水深在50 米至200 米之間。藍田生物群中有扇狀、叢狀生長的多種海藻,也有類似刺細胞動物或蠕蟲類的動物。研究顯示,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剛剛結束后不久,形態多樣化的宏體生物,包括海藻和動物就發生了快速的輻射。同時也意味著,這個時期大氣圈中的氧氣含量有了明顯的升高,較深部海水已經由“雪球地球”之前的還原狀態轉變成了間歇性的氧化狀態,為高等生命的生存提供了條件。
藍田生物群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藍田生物群的研究歷史 ; 藍田生物群的地質背景與地層時代 ; 藍田生物群的化石生物學 ; 藍田生物群的古環境 ; 藍田生物群的古生態 ; 多細胞生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模式。
藍田生物群 目錄
藍田生物群 作者簡介
袁訓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微體古生物學研究。中國古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動物學會進化分會委員,國際地層委員會埃迪卡拉系分會選舉委員。曾先后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第八屆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美國地質學會大會特別論文獎、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第五屆中國古生物學會尹贊勛獎、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江蘇省“333工程”人選、2005年度科學中國人、2006年首屆中科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第三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專著《陡山沱期生物群》獲中國科技圖書一等獎、中國圖書獎。在貴州甕安地區發現的似地衣化石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在湖北三峽地區發現的6.3億年前的動物胚胎化石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