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術評論及其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08107
- 條形碼:9787569908107 ; 978-7-5699-08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術評論及其他 內容簡介
《美術評論及其他》是一部有關美術評論的文論集,收錄作者在報刊上發表過的文章近五十篇,這些文章內容比較多集中在對藝術家的畫作或者藝術家的學術成果予以點評,視角比較多元既有對實踐的回顧總結,也有對創新發展的期望,如對黃賓虹的山水畫、對潘天壽的藝術創造、對李可染革新中國畫的成就等評論,仍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美術評論及其他 目錄
從畫稿看“變法”——《白石畫稿》讀后記
黃賓虹的山水畫
潘天壽的藝術創造
懷念王老——記王朝聞任《美術》主編時的工作情況與讀《新藝術創作論》的印象
記憶中的倪先生
李可染先生革新中國畫的成就
李可染回憶藝專生活
關山月先生怎樣推陳出新
黎雄才的筆墨與《武漢防汛圖》
“筆墨未到氣已吞”——簡評葉淺予的速寫
石魯作品評論(之一)——境能奪人
悼念力群同志
志宏心固,得自真傳——論馮法祀先生對社會性油畫的熱愛
侯一民、鄧澍的創作之路
侯一民的《安源礦工》
憶青坡同志
氣韻之美——讀徐堅先生的畫
情景交融 意境為上——張文俊中國山水畫的出新
情與景的交融——潘崮新作簡評
才智與勤奮——懷念亡友湯麟兄
方成先生“變法”——提高作品觀賞性與恢復傳統漫畫
賀友直的藝術成就
湯文選的藝術成就
蕭采洲新山水畫藝術的成就
篤實勤奮的姚治華
在姚治華藝術研討沙龍座談會上的書面發言
緊扣時代的脈搏——董其中的版畫藝術
鄭于鶴的雕塑藝術
能動地反映客觀——簡評杜高杰中國畫作品
想象,想象!——試談劉仲華的形象創造
版畫美的執著追求——簡評蘇烈熙的作品
德藝雙馨,一專多能——我所知的祝安峰
淺談陳章績的中國畫藝術
聯大魯藝美術系在寧城
土改工作如何改造舊知識分子
端正美術的發展方向——1991年《美術》新年答問
關于“主要”與“次要”——評《牡丹好,丁香也好》
不能僅僅依靠模特兒
陳志農的剪影藝術
美術的局限性
“民族化”不可以速成
“吸收”不是“看齊”
先父《遺稿》編后記
訪日書感
后記
美術評論及其他 作者簡介
華夏,原名程珊,江西鉛山人,1923年生,黨員。江西省九江中學畢業,江西師范大學、重慶大學前土木系學工程三年,前國立藝專西畫系肄業二年。1947年參加革命,歷任冀察熱遼聯大魯藝美術系副主任,中南文工團美術部副主任,中南文藝出版社美編室主任,湖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全國美協《美術》雜志編輯部主任、主編兼社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現代美術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美協第三、四屆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委會副主任,現代卷分支主編。 1991年率“中國美術評論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同年,表彰很好文藝評論報刊,華夏任主編的《美術》雜志獲很好文藝評論獎;2004年華夏獲“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獎”;2008年獲“第八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華夏任主編的《中國美術通史》和任副主編的《中國美育叢書》獲當年國家圖書獎。出版有《形象化的能手》《當代美術片論》《當代美術加鮮述》《美術評論及其他》(內含作者的繪畫多幅)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