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fā)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基于行動者中心的旅游減貧研究:以漓江楊堤—興坪段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50048
- 條形碼:9787310050048 ; 978-7-310-0500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行動者中心的旅游減貧研究:以漓江楊堤—興坪段為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貧困研究和旅游與反貧困研究的回顧, 發(fā)現(xiàn)旅游減貧的邏輯已經(jīng)從如何發(fā)展旅游促進經(jīng)濟增長, 使得增長的成果波及到貧困人口, 轉(zhuǎn)變?yōu)槿绾伟l(fā)展有利于貧困人口的旅游, 隨著這種邏輯的轉(zhuǎn)向, 貧困人口在減貧中的作用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
基于行動者中心的旅游減貧研究:以漓江楊堤—興坪段為例 目錄
自序
前言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內(nèi)容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貧困問題的研究進展
2.2 旅游研究中對貧困的研究
2.3 行動者中心的相關研究進展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第四章 漓江楊堤一興坪段旅游發(fā)展與貧困減輕的進程
4.1 區(qū)域概況
4.2 “自上而下”的旅游發(fā)展方式加劇了貧困
4.3 “自下而上”的參與帶來了減貧的機會
4.4 重新“自上而下”的旅游發(fā)展對貧困減輕的影響
4.5 小結
第五章 行動者的互動對旅游減貧的影響
5.1 旅游減貧過程中的行動者及其特征
5.2 制度環(huán)境及行動者的資源
5.3 行動者格局
5.4 行動者互動
5.5 小結
第六章 討論
6.1 旅游作為減貧工具的有效性
6.2 旅游減貧實現(xiàn)的條件是什么?
6.3 行動者中心的分析框架能否還原旅游減貧的過程?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貢獻
7.3 研究不足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1.陽朔縣漓江景區(qū)范圍內(nèi)各村居委人口數(shù)統(tǒng)計表
2.《陽朔漓江景區(qū)建設運營總體實施方案》
前言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內(nèi)容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貧困問題的研究進展
2.2 旅游研究中對貧困的研究
2.3 行動者中心的相關研究進展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第四章 漓江楊堤一興坪段旅游發(fā)展與貧困減輕的進程
4.1 區(qū)域概況
4.2 “自上而下”的旅游發(fā)展方式加劇了貧困
4.3 “自下而上”的參與帶來了減貧的機會
4.4 重新“自上而下”的旅游發(fā)展對貧困減輕的影響
4.5 小結
第五章 行動者的互動對旅游減貧的影響
5.1 旅游減貧過程中的行動者及其特征
5.2 制度環(huán)境及行動者的資源
5.3 行動者格局
5.4 行動者互動
5.5 小結
第六章 討論
6.1 旅游作為減貧工具的有效性
6.2 旅游減貧實現(xiàn)的條件是什么?
6.3 行動者中心的分析框架能否還原旅游減貧的過程?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貢獻
7.3 研究不足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1.陽朔縣漓江景區(qū)范圍內(nèi)各村居委人口數(shù)統(tǒng)計表
2.《陽朔漓江景區(qū)建設運營總體實施方案》
展開全部
基于行動者中心的旅游減貧研究:以漓江楊堤—興坪段為例 作者簡介
王亞娟,女,1978年生,中山大學博士,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旅游與休閑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區(qū)參與、旅游地治理。曾在《旅游科學》《社會科學家》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文章。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經(jīng)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