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17280
- 條形碼:9787566817280 ; 978-7-5668-172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本書特色
全景追溯烽煙往事,嚴謹考證僑胞貢獻山河巍巍,忠誠赫赫,天涯僑胞,同心救亡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專業團隊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內容簡介
?? 本書是“華僑華人與抗日戰爭系列”之一,本叢書已入選中宣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點出版物”、廣東省原創精品出版資金扶持項目。全稿以抗戰這一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全面展現抗戰期間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在祖(籍)國遭遇空前危機時,與國內人民一道,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在愛國僑領和華僑團體的組織領導下,通過捐款捐物、直接投身抗日戰場等多種多樣的方式,大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分八個章節進行敘述,分別是:抗戰時期的僑情與僑務;華僑抗日救國運動的興起(1931—1937);華僑抗日救國團體的興建與發展;戰時華僑對祖國的財力捐輸;戰時華僑對祖國的物力支援;親赴祖國抗日戰場;華僑戰時匯款與投資;華僑在居住國的反日戰爭。全書力圖全面掌握并充分吸收國內外學術界的新研究成果,突出華僑抗戰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全面、深刻地書寫一部華僑抗戰的歷史。??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目錄
前言
**章 抗戰時期的僑情與僑務
**節 抗戰時期的僑情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僑務工作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的僑務工作
第二章 華僑抗日救國運動的興起(1931-1937)
**節 華僑社會對“九一八”事變的反響
第二節 馳援十九路軍抗戰
第三節 聲援長城抗戰
第四節 華北危機中的華僑
第五節 擁護抗日民主運動
第三章 華僑抗日救國團體的興建與發展
**節 南洋華僑抗日救國團體
第二節 歐美華僑抗日救國團體
第四章 戰時華僑對祖國的財力捐輸
**節 捐款
第二節 購買國債
第五章 戰時華僑對祖國的物力支援
**節 南洋地區
第二節 歐美地區
第六章 親赴祖國抗日戰場
**節 美國華僑航空救國運動
第二節 滇緬公路上的南僑機工
第三節 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
第四節 瓊崖華僑聯合總會回鄉服務團
第五節 會寧華僑回鄉服務團等回鄉服務團體
第六節 其他方式回國參加抗戰
第七章 華僑戰時匯款與投資
**節 華僑匯款
第二節 抗戰時期華僑回國投資
第八章 華僑在居住國的反日斗爭
**節 馬來亞華僑的抗日救國運動
第二節 菲律賓華僑的抗日斗爭
第三節 印度尼西亞華僑的抗日斗爭
第四節 緬甸、泰國、越南華僑的抗日斗爭
第五節 南洋華僑在居住地抵制日貨運動
第六節 美國華僑在居住國的反日斗爭
參考文獻
后記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節選
《華僑華人與抗日戰爭系列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再次,中國共產黨還從組織上關心和重視華僑工作。1937年7月,延安華僑回國服務團駐延安辦事處(簡稱“華僑留延辦事處”)正式成立,從宣傳、組織、募捐等方面開展華僑工作。此后,中共中央便以“華僑留延辦事處”為基礎建立更廣泛的華僑群眾組織,于1938年在陜北公學成立了“華僑救國聯合會”。1940年9月,新加坡、英國、法國、美國、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國家和地區的170余名華僑代表與留在延安學習、工作的300多名歸僑在延安召開了延安華僑**次代表大會,成立了延安華僑救國聯合會(簡稱“延安僑聯”)。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支持建立的**個歸國華僑團體,“延安僑聯”自成立開始,積極開展了抗日救亡活動和華僑統戰工作,團結廣大愛國華僑為陜甘寧邊區的抗日對敵斗爭、宣傳、文教、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歸國華僑的抗日救亡運動。 *后,保護華僑在海外的正當權益,給難僑以切實幫助。針對華僑受居留國政府排擠、限制入境以及阻止華僑匯款回國支援抗日的情況,中國共產黨敦促國民黨當局和民眾團體給予華僑以應有的援助,提出應采取各種措施,解除華僑在居留上和職業上所遭受的迫害。在歐亞局勢發生劇變,出現大批難僑,而國民黨政府又消極救僑時,中國共產黨提出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歸僑予以便利優待,制定具體辦法,施行便利華僑投資國內的原則,盡一切可能給予僑胞便利的工作條件。 (三)積極爭取華僑援助 積極利用僑資是中國共產黨僑務思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敵后抗日武裝斗爭,經濟極度困難,在自力更生的同時,也通過各種方式爭取海外華僑的援助。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就提出“歡迎華僑資本家到蘇區發展工業”。此后,中共中央有關文件、決議及文電對此多次重申。1941年頒布的《陜甘寧邊區經濟建設的計劃》和《陜甘寧邊區設施綱領》,均歡迎華僑實業家“來邊區投資”,“歡迎海外華僑來邊區求學,參加抗日工作,或興辦實業”。同年6月1日,延安《解放日報》專門發表題為“歡迎華僑來邊區興辦實業”的社論,重申其對華僑在邊區投資的優待和保障。 在建立華南抗日武裝和根據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的各級黨組織也積極開展華僑和僑務工作。曾生在惠陽組織抗日武裝時,“香港八辦”和中共東南特委等通過南洋惠僑救鄉會、香港惠陽青年會等團體,動員大批青年到惠陽參加抗日武裝。1940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瓊崖黨組織“把瓊島創造為爭取九百萬南洋華僑的中心根據地”和黨在南方發展擴大影響的根據地。同年3月,再次強調廣東在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堅持敵后斗爭的同時,努力“擴大宣傳,爭取華僑的幫助”,以充分發揮廣東僑鄉的優勢,增強華南抗日的力量。12月2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又發出對海南軍事、政治工作的指示,指示中共廣東省委立即發表告瓊崖同胞及海內外同胞書,向瓊崖各界及僑胞作深入廣泛的宣傳和統戰工作。1941年10月,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頒布抗戰時期施政綱領時,把“開展海外工作,提高華僑愛國愛鄉思想,爭取華僑積極支援瓊崖抗戰”列為主要一項。總之,1940年至1941年間,中共中央就爭取華僑援助對中共廣東省委接連發出四次指示。中共廣東省委和瓊崖地方黨組織認真貫徹中共中央指示,致使華南抗日根據地在遠離中共中央的不利條件下,仍然不斷發展壯大。 ……
歷史豐碑-海外華僑與抗日戰爭 作者簡介
?? 潮龍起教授,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華僑華人、中國近代史,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參與編寫國家主題出版物《凝聚與共筑:海外僑胞與中國夢》、《和諧與共贏:海外僑胞與中國軟實力》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