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唐宋詞選釋-(一函三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10872
- 條形碼:9787020110872 ; 978-7-02-011087-2
- 裝幀:宣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詞選釋-(一函三冊) 本書特色
敦煌曲子詞 菩薩蠻〔一〕 枕前發(fā)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xiàn)〔二〕,北斗迴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三〕。 【注解】 〔一〕這篇疊用許多人世斷不可能的事作為比喻,和漢樂府《上邪》相似。但那詩山盟海誓是直說;這裏反說,雖發(fā)盡千般願,畢竟負了心,卻是不曾說破。 〔二〕『參、辰』,兩星名。參(所今切),參宿在西方,辰,心宿在東方。天體上距離約一百八十度 。出沒不相值,亦叫『參、商』。辰為商(殷商)星,見《左傳》昭公元年。參、辰本不能並見,況在白晝。 〔三〕縱然具備上邊所說各項條件,盟誓可以罷休,卻仍不能休,還要等待三更時看見日頭。一意分作兩層,加重之辭。 浣 溪 沙 五里竿頭〔一〕風欲平。長風〔二〕舉棹覺船行。柔艣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熌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三〕。 【注解】 〔一〕『竿頭』或校作『灘頭』。『五里』疑為『五兩』之誤。五兩,雞毛製,占風具。郭璞《江賦》:『覘五兩之動靜。』如不改字,解釋為船行五里,風忽小了,亦通。 〔二〕『長風』似與上文『風欲平』矛盾,故或校作『張帆』。但張帆即無須舉棹,這裏恐是倒句。追敘風未平、未轉(zhuǎn)順風時的狀況。逆風劃 船,走得很慢,所以說『覺船行』。『舉棹』正和『停卻棹』對,反起下文不搖船,順風掛帆,船走快了,所以說『是船行』。兩語相承,用『覺』『是』兩字分點,似複非複。 〔三〕梁元帝《早發(fā)龍巢》:『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 …… 南歌 子 二 首〔一〕 斜影珠簾立〔二〕,情事共誰親?分明面上指痕新?羅帶同心誰綰〔三〕?甚人踏裰裙〔四〕?蟬鬢因何亂?金釵為甚分?紅妝垂淚憶何君?分明殿前直說,莫沉吟。 自從君去後,無心戀別人。夢中面上指痕新〔五〕。羅帶同心自綰。被蠻兒〔六〕踏裰裙。蟬鬢珠簾亂〔七〕,金釵舊股分〔八〕。紅妝垂淚哭郎君。信是南山松柏,無心戀別人。 【注解】 〔一〕設(shè)為男女兩方相互問答。這是民歌的一種形式,源流都很長遠。詞的初起,有多樣不同的風格。此二首有意校字。第二首『哭郎君』以下原在另一首上,蓋是錯簡,今校改。 〔二〕影,原作,將『彡』搬在左邊,即影字的俗寫。人的影子映著珠簾。或?qū)ⅰ河啊桓臑椤阂小唬词恰?〔三〕『同心』,結(jié)子的一種式樣,表示恩愛。 〔四〕裰,補也,文義不合,當是錯字;蛞聘]梁賓《喜盧郎及第》『小玉驚人踏破裙』句校作『破』!浩啤豢勺髡Z助用,當輕讀。 〔五〕說面上的指痕是自己夢中弄上的。 〔六〕 『蠻』校改字,原作『』,誤!盒U兒』,小兒。李賀《馬詩》:『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七〕即用原**問『斜影珠簾立,情事共誰親』,回答第五問『蟬鬢因何亂』,章法整中有散。 〔八〕金釵是早年丟掉的,或從前別君時所分,所以說『舊股分』。 拋毬樂 珠淚紛紛濕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當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一〕。仔細思量著。淡薄知聞解好麼〔二〕? 【注解】 〔一〕白描寫法,口氣神情非常宛轉(zhuǎn),不像一般的七言詩句,別具一種風格!核灰敉稀 〔二〕『知聞』在唐詩中,或作名詞用,或作動詞用,詳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這裏當是名詞,作朋友、相知解。若釋為過從結(jié)交,當動詞用,就和下文『解』字相犯,一句中有了兩個云謂語反而費解!旱≈劇皇且粋詞組。和張書所引『琴裏知聞』、『酒知聞』相像。這句如翻成現(xiàn)代語,大略是:薄倖的相知懂得人好心麼?是承上『少年公子負恩多』,說出這首詞的本意。 李 白 李白(七〇一—七六二),字太白,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安西都護府),後遷居四川。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後漫遊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塗依李陽冰,未幾卒。 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diào)。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於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 菩薩蠻 平林漠漠〔一〕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二〕。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三〕。 玉階空佇立〔四〕,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五〕,長亭更短亭〔六〕。 【注解】 〔一〕漠有廣闊義!耗,平遠貌。 〔二〕這和杜甫《滕王亭子》:『清江錦石傷心麗』,句法極類似。傷心是重筆。『傷心麗』極言文石五色的華美!簜谋獭粯O言晚山之青,有如碧玉。 〔三〕『人』指思念征夫的女子。孟浩然《秋登南山寄張五》:『愁因薄暮起』,又皇甫冉《歸渡洛水》:『暝色赴春愁』,都和這詞句意境相近。孟浩然和李白同時,皇甫比太白年代更後。李白恐不會襲用他們的句子。前人詩詞每有一種常用的言語,亦可偶合。如梁費昶《長門怨》:『向夕千愁起』,早在唐人之先。意境亦大略相同。
唐宋詞選釋-(一函三冊) 內(nèi)容簡介
《唐宋詞選釋》是俞平伯先生在詞學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在前言中,俞先生說“這個選本是提供古典文學研究工作者作為參考用的”,固然可見其中有他多年詞學研究的獨到心得、精妙方法;而事實上,這一匯集唐宋名家詞篇精華,注釋詳略得當、深入淺出的選本更是廣大古典詩歌愛好者理解、欣賞詞作的佳本,初版二十多年來一直深受讀者的喜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選讀”線裝本這套叢書的出版初衷,是在于中國古典文學選本極多,而能“風行海線內(nèi),幾至家置一編”者,則如《唐詩三百首》《唐宋詞選釋》《宋詞三百首箋注》《元曲三百首》《古文觀止》等,其選篇精當,匯集中國古典文學詩、詞、曲、文*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精華;注釋扎實準確,使讀者理解原作更明白曉暢。故自刊行以來,均風行不衰,深受讀者喜愛。此次將五書收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選讀”,以線裝的古典傳統(tǒng)方式裝幀,并用了較大的字號,頁面疏朗開闊,賞心悅目。一卷在手,可全面領(lǐng)略中國古典文學*美、*原味的風致。
唐宋詞選釋-(一函三冊) 目錄
唐宋詞選釋-(一函三冊) 作者簡介
俞平伯,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和紅學家。他家學淵源深厚,是清代樸學大師俞樾的曾孫,又熱衷于寫作詩歌和散文,因此不僅文筆細膩,富于寫作才華,在古典文學方面造詣頗深。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回憶愛瑪儂
¥24.0¥32.8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