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681272
- 條形碼:9787533681272 ; 978-7-5336-812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溫 本書特色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歷程中,融匯百家,形成了儒、道、法、墨等思想體系,概括、提煉出由理念、價值、規范、信念構成的文化體系,鑄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質、思維方式和文明準則。《溫良恭儉讓叢書》主旨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貢獻綿薄之力。書中所選所注都是作者的詮釋和認知。 《溫》為其中一冊,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宣傳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文體工作委員會編著。
溫 內容簡介
《溫》在古今中外經典作中摘取精華,并加以注解詮釋,以故事帶入閱讀,隨后對故事里折射出的觀念加以點擊并剖析;并提出反思性問題,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在新時代如何借鑒和發揚傳統美德。
溫 目錄
虛懷若谷的顧炎武
溫故知新的孔子
有自知之明的楚莊王
多藏而亡的和珅
尊愛兄長的司馬溫公
背米救人的屈原
品格崇高的李將軍
拜童子為師的孔子
謙遜的老舍
反求諸己的石屋禪師
溫文儒雅篇
順其自然的游泳者
清心寡欲的樂正子
文質彬彬的君子
誠懇忠厚的樂羊
作繭自縛的周興
因德交友的孟子
珍惜親情的林回
順民俗治蜀的廉范
節制欲望的魯共公
積小善成大善的農夫弗萊明
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
憐憫他人的華歆
春風化雨的蘇瓊
拒為師的孟子
平易近人篇
與人為惡的齊頃公
真誠待人的陸慧曉
“一無所知”的蘇格拉底
淡泊名利的諾貝爾
尊敬他人的林肯
為士兵擦皮鞋的朱可夫
妙語勸諫的富蘭克林
修己以敬的杰斐遜
保持平常心的馮玉祥
有涵養的海明威
低姿態的林肯
收一美元小費的洛克菲勒
富貴不忘舊友的吳起
豁達大度篇
外舉不避仇的趙武
以直報怨的東郭先生
知人善任的劉邦
堅忍自信的韓信
退避三舍的晉文公
淡泊謙和的張英
時刻自我反省的愛因斯坦
寬厚的舜
寬厚清慎的婁師德
大肚能容的呂端
滅燭絕纓的楚莊王
聞過則喜的蔣琬
溫 節選
《溫》: 故事欣賞清朝有一個大臣,名叫和坤,滿洲正紅旗人。他聰慧過人,從小苦學文化知識,不僅通曉滿族文化知識,還熟諳《四書》《五經》之類的漢族文化,而且在他的老師——當時已頗有名氣的吳省蘭、吳省欽等人的指導下,學會了填詞和作詩。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刑部尚書兼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的英廉看中了他,并把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孫女許配給他為妻。在英廉的幫助下,和坤被授予三等侍衛職,擔任保護和隨侍皇帝的職務。 一次,皇帝乾隆看到一份奏折上說有一位要犯因看管不嚴而逃脫,感到很生氣,遂自言自語地背誦了《論語》中的一句話:“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意思是說,老虎、犀牛從檻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毀壞了,誰應該承擔責任呢?身邊的大臣和侍衛們聽了,都愕然不知所云,互相詢問皇上說的是什么意思。這時,和坤應聲答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這也是《論語》中的話,意思是管這件事的官員負有推卸不掉的責任!乾隆聽了,十分高興,就問和坤:“你讀過《論語》嗎?”和珅回答:“讀過。《四書》《五經》都粗通一二。”乾隆又問他的家庭出身、年齡,和珅都答得十分得體,乾隆頗有幾分好感。從此,和坤深得乾隆的恩寵,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由小小的侍衛連升三級,先是做儀仗隊總管,后被提拔為御前侍衛兼副都統,成為乾隆皇帝面前的紅人。這時,和坤才二十五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坤由御前侍衛兼副都統升為戶部侍郎,并被授任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 乾隆皇帝對他任用不疑,又讓他兼步軍統領、崇文門稅務監督,總理行營事務。 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這些官職很有職權,而崇文門稅務監督更是個來錢的肥差。許多官員都明里暗里向和坤送禮納賄。和坤趁這個機會,狠狠撈了大把的錢財。 和砷善于揣摩迎合,逐漸摸透了乾隆的心理。他見乾隆處處以圣祖康熙為自己的楷模,就投其所好,常常借著歌頌康熙的威德來贊頌乾隆的恩澤和武功。 一次,他聽乾隆說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話,就趁機向乾隆描述江南的水光山色,大講康熙下江南的盛況。于是,乾隆決定效法圣祖巡游江南。和坤提議的這次南巡,既博得了乾隆的高興,自己也借著負責監造龍舟和主持迎接,獲得了發橫財的機會。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坤被提升為吏部尚書、議政大臣處行走、御前大臣、鑲藍旗都統;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一月,又兼理兵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調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戶部,協辦大學士是宰輔之一。另外,和坤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還擔任過文淵閣提舉閣事、翰林院掌院學習等主管文事的要職。此外,和珅還多次充當經筵講官,獲得了至少在名義上為“天子師”的殊榮。 除了加官晉爵,和砷還與皇帝結成了親家。和坤的兒子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生的,剛滿六歲時,乾隆親自給取了大名,叫豐紳殷德,并指為自己*小女兒十公主的女婿,等到成年,就舉行婚禮。與皇帝結成了兒女親家,和坤的地位更有了長久的保障。 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元旦,乾隆皇帝正式宣布退位,把皇位讓給皇子,年號為嘉慶。然而,乾隆的讓位只是“退居二線”而已,并沒有真正放棄權力。 因此,這時和坤仍官居高位,受到乾隆的寵信重用。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