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019409
- 條形碼:9787512019409 ; 978-7-5120-1940-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本書特色
權延赤編著的《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是一部紀實文學,寫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原局長石玉平(已退休)的人生之路。作品通過從50年代孩童時代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到“文革”時期上山下鄉當知識青年,到返城在基層文化單位工作,后擔任畫報社社長、新聞出版局局長的軌跡,描寫主人公堅持真誠、善良、正義,干文化事、做文化人、當文化官的專注文化、執著文化、癡迷文化幾近“另類”的人生經歷,塑造了一個信仰堅定、正直誠實、為民服務的共產黨干部形象。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紀實文學, 寫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原局長石玉平 (已退休) 的人生之路。作品通過從50年代孩童時代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到“文革”時期上山下鄉當知識青年, 到返城在基層文化單位工作, 后擔任畫報社社長、新聞出版局局長的軌跡, 描寫主人公堅持真誠、善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目錄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節選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三世為官,方知穿衣吃飯、談筆論墨。這本書也許寫早了。胡昭衡與我父親同月同日差一年生,50年代同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同住在一個小院里,每年同一天同一桌過生日。祝生日快樂時,父親說:“多跟你胡叔叔學習啊,他可是咱們內蒙古的**大才子。”于是,我自小崇拜胡昭衡像座山,喜歡讀他寫的《老生常談》。 60年代初,中央調父親去天津任市長,內蒙古**書記烏蘭夫不同意:“工作離不開。”于是,換了胡昭衡。胡昭衡在天津有位常客,圓頭圓腦圓脖子圓身子,連頭頂的制服帽和鼻梁上架的金絲眼鏡也是圓圓的沒有棱角。他私下稱胡昭衡“老夫子”、“父母官”,胡昭衡慌不迭地擺手:“在您面前我算什么?班門弄斧,班門弄斧了……”胡叔叔告訴我:“他就是我們黨的‘**支筆’,陳伯達。”我倒抽一口涼氣,這“山”望那“山”:我小學二年級便讀過《四大家族》,原來他就是那座山外山?不久又遇到一位來訪的座上客,是位枯瘦頎長略顯駝背的老人,瘦長的臉和細長的手指不見血色。胡昭衡和陳伯達見了他都變得恭敬謹慎起來,舉手投足無不小心翼翼。 “他就是我黨‘**大才子’,康生。”胡叔叔壓低了聲音。 “康生?”我張大嘴巴卻忘了喘氣,“這大概就叫天外有天吧?”不要笑,這是圈養20年后剛剛放養出去的我見了大人物的真實感覺,不懂“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如今日那些傻C們,見了“戲子”也號叫著想去下九流。話又說回來,今日的我不過一介老秀才,曾任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的周維德卻說:“20多年不寫文章,還有那么多人崇拜你,想見見面。剛見面還像回事,三杯酒一下肚,唉,原來……”“原來也是一只猴。”我替欲言又止的周副主席說出口,“猴又怎么了?毛主席還說自己一半是虎一半是猴呢。打敗了日本,趕走了蔣介石,紙糊了美國,虎不虎?又搞了場‘文化大革命’,猴不猴?”陳伯達也是只猴變的。他不善言辭,喜歡筆墨。 他待客喜歡先敬茶,不敬酒,叫作秀才人情,閩南習慣。 他常常莫名其妙地發牢騷:“其實我的強項不是寫文章,而是管理。可惜主席……唉。”言外之意是說:他不但“能”,而且“能造”,只是主席不叫他造。“文化大革命”主席讓他造了,一造就造個身敗名裂。這就叫猴。 他還多情善感,莫名其妙就悲傷起來:“唉,快60歲了,常常手腳冰冷……莫非是遺傳?我常常沮喪,我的兒子就自殺了……”他落淚了,這就叫秀才。 每逢我損陳伯達,石玉平總要說旬公平話:“他也有橫刀立馬像大將軍的時候。”“對。”我承認道,“只有鋪開宣紙,抓起毛筆,他才精神煥發,橫刀立馬。”“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筆有大中小,墨有石松油,紙分生熟半,硯分石陶金。這就是三筆三墨三紙三硯。”陳伯達容光煥發,作勢作態地給大家上課,“用筆六法……永字八法,練字有三個階段。初學要講橫平豎直,掌握重心,注意勻稱。做不扎實,不要臨帖,否則無法長進,再怎么苦練,功力也達不到三成。”我曾不以為然:“蘇東坡逸筆草草,卻是離不開美酒的大師。”后來我的一些朋友走了仕途,位高權重之后,報紙和電視臺上頻頻露臉,便成了名人。字畫分“字畫名人”和“名人字畫”,成了名人便少不了題題寫寫。只可惜,我看這些成了名人的大領導為了題字沒少苦練,十幾年沒長進,功力達不到三成,便明白陳伯達所言不虛。 “基本功扎實了,再臨帖,是第二個階段。你們看康老的字,這是什么功力?”陳伯達拿出康生的書法,邊臨摹邊沉醉道,“不習篆,不諳中鋒用筆;不習隸,不懂變通;不習楷,法度難臻;不習草,不得情致喲!”后來我欣賞兩位朋友的字:“溥杰圓轉,賴少琪方折”,心有所悟:篆體圓轉,變為漢隸,八分書,完成于楷體。所以說漢隸革了篆體的命,成為楷體之真母體。“永”字八法無重筆:八個方向,八個筆跡,八個不同的勢能、動能,八個不同的運筆方法和粗細變化,利用它們可拼出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行話叫“筆墨”。 胡昭衡曾笑問陳伯達:“這時候的字可以賣了?”“賣不了字,只能賣文,替人寫個狀紙文書。”陳伯達脫開康生的字,在空中大幅度揮灑,“賣字非到第三個階段不可,就比如主席的字,要有了氣韻旨趣才算悟出真諦,天馬行空,亂石鋪街,無法勝有法,無度勝有度;點曳之功,裁成之妙,煙霏露結,鳳翥龍蟠,若斷還連,勢直反曲……”陳伯達從天揮灑到地,久久才運完丹田那股氣,將手一揚,煞有介事,“喏,拿去換酒喝吧。” ……
另類人生:石玉平局長的傳奇故事 作者簡介
權延赤,1945年生人,畢業于北京工業學院。當代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有《多欲之年》《狼毒花》《老兵》等長篇、中篇和短篇小說集,《走下神壇的毛澤東》《天道》《龍困》《微行》等紀實文學著作;有散文被選為學校課文或輔導讀物,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之后封筆休閑,近年由于身患癌癥,決定有生之年再寫點東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