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604883
- 條形碼:9787518604883 ; 978-7-5186-048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本書特色
當前必須推進現代水產養殖業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方針,大力加強水產養殖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升級改造,建全現代水產養殖業產業體系和經營機制,提高水域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水產養殖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生態良好、生產發展、裝備先進、產品優質、漁民增收、平安和諧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新格局。為此,戈賢平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精)》一書。 本書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為依托,全面系統地反映大宗淡水魚產業的科技進展和關鍵技術、實用技術,供廣大水產養殖人員、技術推廣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參考。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內容簡介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為《中國現代養殖技術與經營叢書》中的一冊。由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專家編著。內容包括: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水產養殖場建設規劃與運營,漁場布局和魚池設計,大宗淡水魚的品種介紹與繁殖技術,大宗淡水魚的營養需要與飼料,大宗淡水魚養殖模式與飼養管理,漁場的安全生產與疫病防控,養殖用水處理與環境保護,養殖場養殖檔案與數據分析等九個方面。《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近年來大宗淡水魚養殖的新技術、新成果和新經驗,集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針對性于一體,內容新穎,語言通俗,既可以供大宗淡水魚養殖者決策參考,也適合大型水產養殖場各級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閱讀,還可以供水產院校師生和科研單位研究人員了解現代養殖生產觀念、技術和方法時使用。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目錄
**節 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概況
一、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情況
二、大宗淡水魚產業存在的問題
三、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取得的成就
第二節 國家對大宗淡水魚的產業政策
一、我國大宗淡水魚產業政策的決策管理部門有哪些
二、新建水產養殖場需要辦理的手續和取得的證件
三、國家對大宗淡水魚產業扶持的政策
第三節 大宗淡水魚產業的市場運行情況
一、大宗淡水魚的國際貿易情況
二、我國大宗淡水魚市場狀況I
三、影響我國大宗淡水魚市場的因素
第二章 水產養殖場建設規劃與運營
**節 水產養殖場建設規劃
一、資金籌措與融資成本
二、養殖場投資規劃
三、養殖場成本構成及經營利潤的主要來源
四、養殖場財務分析
五、如何選擇養殖場的投資規模及投資時機
[案例2-1]如何減少養殖場的融資成本
第二節 養殖場運營及效益分析
一、當前我國大宗淡水魚市場產品的主要形式
二、我國有哪些地區屬于大宗淡水魚的主要產銷區
三、當前我國大宗淡水魚的主要交易方式及定價原則
四、商品魚銷售合同的簽訂原則及內容
五、從哪里可以獲取商品魚價格及相關的信息
六、如何進行售后質量跟蹤
[案例2-2]如何經營好一個水產養殖場
第三章 漁場布局和魚池設計
**節 漁場的場地選擇和總體布局
一、漁場的場地選擇
二、場地布局的基本原則
三、布局形式
第二節 魚池設計
一、池塘建設條件
二、魚池的種類及水系配套
三、魚池的施工
四、魚池的維護與改造
五、養殖場配套建筑物的設計要求
六、新型魚池的設計
七、越冬、繁育設施的建造
[案例3-1]寧夏賀蘭現代漁業科技示范園區設計方案
[案例3-2]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示范基地設計方案
第四章 大宗淡水魚的品種介紹與繁殖技術
**節 品種介紹
一、傳統養殖品種介紹
二、新品種介紹
[案例4-1]引進新品種,增加養殖效益
第二節 繁殖技術
一、與魚類人工繁殖相關的幾個指標
二,親魚培育
三、人工催產
四、親魚產后護理
五、孵化
六、提早春繁
[案例4-2]西北地區福瑞鯉早繁技術
第五章 大宗淡水魚的營養需要與飼料
第六章 大宗淡水魚養殖模式與飼養管理
第七章 漁場的安全生產與疫病防控
第八章 養殖用水處理與環境保護
第九章 養殖場養殖檔案與數據分析
參考文獻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節選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一)資金籌措 資金短缺是當前漁業發展的“瓶頸”,如何拓寬水產養殖場建設融資的渠道是擺在水產養殖經營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資金籌措是任何企業或經濟主體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籌資的目的是在滿足自身資金需要的前提下尋求資金成本的*小化。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水產養殖經營者只有正確選擇融資方式來籌集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資金,才能保障水產養殖場的順利建設、水產養殖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和養殖規模的擴大。所謂資金籌措,是指漁業經營者(養殖場、漁業企業等)向外部有關單位或個人或從內部籌集養殖場投資建設及后續養殖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財務活動。 1.資金籌措的原則水產養殖場進行資金籌措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作,為了有效地籌集養殖場所需資金,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合法原則養殖場的籌資活動屬于經濟行為,必須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沒有專門制定規范各類經濟主體籌資的法律法規,相關的規范條款通常包含在一些基本的經濟法律之中,例如公司法、稅法等均有相關的條款。為此,水產養殖場籌措資金時,必須自覺履行法律法規,遵守投資合同約定,合法合規籌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2)規模適當原則水產養殖場籌措資金時,首先要根據養殖場的計劃建設規模,認真分析本期的投資規模及后續的生產經營計劃,預測養殖場資金的需要量和籌資可能性,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使籌資規模和資金需求量盡量相匹配。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如果籌資不足,則無法達到籌資目的;籌資規模超出需要,則會帶來資金閑置,增加養殖場的資金成本,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3)籌措及時原則水產養殖場建設及投產在不同時點的資金需要量各不相同,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不僅要合理確定資金籌措規模,還要合理預測資金到位時間,以免形成資金階段性短缺或閑置。因此,根據資金需求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合理安排資金的籌措時間,組織資金供應,保證所需資金及時到位。 (4)來源經濟原則水產養殖場不管采用何種資金籌措渠道和籌措方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資金成本,包括資金占用費和資金籌集費等。不同來源的資金,其資金成本、風險報酬及籌資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對水產養殖場的收益和成本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水產養殖場應認真研究資金來源渠道和資金籌集方式,合理選擇資金來源,尋求籌資方式的*佳組合,盡量降低資金成本。 (5)結構合理原則從性質上看,水產養殖場籌集的資金由權益資本和債務資金構成。在一定條件下,債務資金能夠產生一系列的積極作用,如提高自有資金的利潤率和降低綜合資金成本;但也可能因負債率較高而喪失償債能力,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以致*終面臨破產。從時間上看,籌資還有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的區別,償還期限的長短也可能對養殖場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因此,養殖場要綜合考慮權益資本和債務資金、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的關系,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資金籌措的渠道籌資渠道是指籌集資金來源的方向與通道,體現著資本的源泉和流量。從籌集資金的來源角度看,籌資渠道可分為外部渠道和內部渠道。其中,外部渠道包括國家財政資金、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民間資金等,內部渠道是養殖場的自留資金。水產養殖場進行資金籌措的渠道主要有如下幾種: (1)國家財政資金國家財政資金歷來是國有漁業企業中長期資金的主要來源,包括國家投入的固定基金、流動基金和專項撥款等。當前,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中央和地方安排財政資金支持水產養殖示范場建設,這些扶持資金一般是無償的,大多通過項目以獎代補方式直接撥款。對于這類資金,水產養殖場應該積極爭取。 (2)銀行信貸資金銀行信貸資金是水產養殖場的重要資金來源。水產養殖場可通過向商業銀行申請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貼現和各種專項貸款等方式進行籌資。政策性貸款由政策性銀行提供。 (3)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等,它們可以為水產養殖場直接提供部分資金或為水產養殖場的籌資提供服務。 (4)其他社會資金水產養殖場的自有資金。自有資金是水產養殖場通過投資人或合伙人認購的股金、留用利潤(包括盈余公積金、公積金和留存收益等)等方式籌集到的資金,是養殖場依法籌集并擁有的、可自主支配的資金。 社會法人資金。其他的水產養殖場或其他行業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形成閑置資金,它們通過投資或參股方式對新建的水產養殖場形成法人資本金a 社會個人資金。即通常說的民間私人資金。 ……
專家與成功養殖者共談-現代高效大宗淡水魚養殖實戰方案 作者簡介
戈賢平博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在專業領域,主要從事大宗淡水魚健康養殖研究工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任農業部、財政部下達的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解決大宗淡水魚優質高產、模式升級、提高養殖效率、延長產業鏈等技術問題。自2008年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成立以來,已獲國家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并入選農業部主導品種4種、主推技術5項。兼任中國水產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水產學會《科學養魚》雜志社社長、主編。 在學術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重點研究團頭魴營養需求,以及營養與免疫、營養與環境的關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多項;以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學報級論文80多篇,其中SCI論文20多篇;獲授權專利20多項;主編出版著作10余部。近年來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2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無錫市騰飛獎1項,無錫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等。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