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10954
- 條形碼:9787552010954 ; 978-7-5520-109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本書特色
對于 2050年上海發展的戰略愿景,本書提出了“全球文明城市”的戰略概念和框架體系。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指這座城市承載著一個時代*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同時在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城市治理和文化融合等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領域對全球各個城市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范影響。本書提出,上海邁向全球文明城市的目標是通過階梯發展逐步實現,即2020年深化完成“四個中心”建設任務,2030年成為世界*大城市群首位城市,2040年建成全球城市,2050年邁向全球文明城市?蔀橄嚓P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有針對性的決策咨詢。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2050年上海發展愿景,即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三文明一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并提出了分步走的戰略實施步驟,既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決策咨詢,同時又可使關心上海未來發展的廣大民眾得以提前了解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圖景。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目錄
前言 **章 上海2050:邁向全球文明城市 一、引言 二、全球文明城市的內涵與特征 (一)全球文明城市概念的提出 (二)全球文明城市的內涵 (三)全球文明城市的歷史演進 (四)全球文明城市的基本特征 三、戰略背景:未來35年的國內外發展趨勢 (一)未來 35年的國際環境變化 (二)未來 35年的國內環境變化 四、戰略愿景:邁向全球文明城市 (一)引領全球的信息文明城市 (二)領先全球的生態文明城市 (三)示范全球的治理文明城市 (四)影響全球的文化融合城市 五、現實基礎與趨勢可能 (一)優越的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條件 (二)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優化的產業結構 (三)眾多跨國公司總部與國際組織集聚 (四)大幅提升的高技術產業與創新能力 (五)一流的信息技術發展與智慧城市 (六)良好的發展環境與文化氛圍 六、戰略階梯:“三步走”戰略 (一)2030年:世界*大城市群首位城市 (二)2040年:領先的全球城市 (三)2050年:邁向全球文明城市 第二章 信息文明與創新引領 一、戰略背景:從工業文明走向信息文明 (一)上海 2050:擁抱信息文明時代 (二)信息文明時代的城市發展變革 (三)信息文明時代的全球城市創新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科技創新的全球領先城市 (二)愿景二:生產變革的全球引領城市 (三)愿景三:智慧生活的全球示范城市 (四)愿景四:資源配置的全球網絡城市 三、戰略問題 (一)產業基礎 (二)創新創業 (三)空間成本 (四)城市開放 (五)人才資源 四、戰略舉措 (一)夯實產業核心技術 (二)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三)造就全球比較優勢 (四)打造人才發展高地 (五)推動信息社會潮流 第三章 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 一、戰略背景:從物質文明走向生態文明 (一)全球城市邁向生態文明的必然趨勢 (二)全球城市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三)全球城市生態文明的主要特征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生態和諧城市 (二)愿景二:彈性安全城市 (三)愿景三:循環經濟城市 (四)愿景四:智慧能源城市 (五)愿景五:智能交通城市 三、戰略問題 (一)發展路徑鎖定 (二)能源結構高碳 (三)基礎設施滯后 (四)技術創新不足 (五)管理能力落差 四、戰略路徑 (一)生態經濟引領 (二)基礎設施綠化 (三)生態空間整合 (四)綠色技術創新 (五)環境管理智能 (六)生態制度保障 第四章 治理文明與城市管理 一、戰略背景:從“公共管理”走向“治理文明” (一)城市治理發展歷程和主要模式 (二)城市治理發展的需求和趨勢 (三)城市治理文明的內涵和特征 (四)城市治理文明的特征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社會共商的城市 (二)愿景二:依法治市的城市 (三)愿景三:管理高效的城市 (四)愿景四:基層自治的城市 (五)愿景五:公共安全的城市 三、戰略瓶頸 (一)政府治理理念更新 (二)傳統治理模式突破 (三)多元治理主體培育 (四)城市法律規范執行 (五)行政管理流程再造 (六)城市安全運行體系構建 四、實現路徑 (一)實現城市發展的“智能增長” (二)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共同體” (三)培育城市治理的“新公共主體” (四)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五)優化行政運行體制 (六)構建城市安全系統 附件 上海城市治理文明的實現基礎 第五章 文化融合與城市活力 一、戰略背景:從文化開放走向文化融合 (一)文化融合是全球城市的發展趨勢 (二)文化融合是復興中華文化的基礎 (三)文化融合是中國城市的重要特點 (四)文化融合是上海城市的精神特質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大氣謙和的文化吸納之都 (二)愿景二:包容并蓄的文化聚集之都 (三)愿景三:深遠睿智的文化創新之都 (四)愿景四:時尚繁榮的文化共享之都 三、戰略問題 (一)如何建構文化認同 (二)能否實現文化引領 (三)能否保持文化活力 (四)如何保障文化創新 四、戰略路徑 (一)樹立文化融合的先進理念 (二)壯大文化融合的支撐體系 (三)力推文化融合的行動方案 (四)培育文化融合的優秀人才 第六章 大都市圈與區城協調 一、戰略背景:從國際大都市走向全球城市區域 (一)上海城市空間特征及發展態勢 (二)全球文明城市空間特征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多心均衡的都市圈 (二)愿景二:區域協同的城市群 (三)愿景三:全球網絡樞紐城市 三、戰略問題 (一)城市空間結構平衡 (二)區域協同空間布局 (三)城市網絡互聯互通 (四)資源環境承載約束 四、戰略路徑 (一)培育壯大中小城市 (二)加強區域協同發展 (三)提升全球樞紐功能 (四)優化城市生態空間 第七章 人口發展與社會共享 一、戰略背景:從小康社會走向全面發展 (一)面向 2050:上海人口社會發展態勢 (二)全球文明城市人口社會發展特征 二、戰略愿景 (一)愿景一:全球教育高地 (二)愿景二:國際移民城市 (三)愿景三:橄欖型階層形態 (四)愿景四:積極老齡社會 三、戰略問題 (一)人口承載規模 (二)外來人口融入 (三)人力資本投入 (四)中產階層成長 (五)老齡化加速 (六)少子化挑戰 四、戰略路徑 (一)提升人力資本投入,構建全球教育高地 (二)正視人口承載規模,打造開放移民城市 (三)培育壯大中產階層,塑造欖型階層形態 (四)優化人口年齡結構,全面應對老齡挑戰 附件 1 上海 2050年量化框架 附件 2 百名專家調研報告 附件 3 市民問卷調查報告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上海2050年發展愿景-建立在信息文明.生態文明.治理文明.文化融合基礎上具有影響力的全球城市 作者簡介
王戰,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振,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