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傳媒:2015.2:2015.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75674
- 條形碼:9787504375674 ; 978-7-5043-75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傳媒:2015.2:2015.2 本書特色
宮承波主編的《新傳媒(2015.2)》關注傳媒現實,研究傳媒理論,既重視對新媒體發展的研究,也重視在傳統媒體研究中引入新思維。 書稿分為特稿、焦點話題、新媒體前沿、廣播電視前沿、新聞與傳播研究、視覺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媒體創意與策劃、讀書樂園以及封面人物介紹。
新傳媒:2015.2:2015.2 內容簡介
《新傳媒》系列圖書關注傳媒現實, 研究傳媒理論, 既重視對新媒體發展的研究, 也重視在傳統媒體研究中引入新思維。本書分為特稿 ; 焦點話題: 中國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 ; 新媒體前沿 ; 廣播電視前沿 ; 新聞與傳播研究 ; 視覺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 媒體創意與策劃 ; 讀書樂
新傳媒:2015.2:2015.2 目錄
特稿
從真人秀在中國說起
——兼論真人秀的內涵及其研究現狀
焦點話題:中國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
推特上的中國形象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的實證研究
國產影視劇“走出國門"對我國國家形象的塑造
——基于國產影視劇海外傳播發展歷程的研究
視覺傳播視角下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分析
——以韓國紀錄片《超級中國》為例
“中國夢"海外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現狀與思考
新媒體前沿
“互聯網+”與“+互聯網”產業發展模式異同初探
“互聯網+”時代的媒介融合
從“春雨醫生”看互聯網思維撬動下的傳統醫療行業新生態
“互聯網+”時代網絡獨播劇熱的冷思考
國內新媒體環境下的醫患關系研究述評
廣播電視前沿
2014年中國電視紀錄片產業全景透視
新聞與傳播研究
民國時期文人報刊公共領域研究
試論媒介在當代中國農民身份認同變遷中的功用
傳播擴散視閾下的農村創新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合理報道框架探究
——以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為例
以漢語流行語的傳播議“傳遞觀”與“儀式觀”的關系
美國新聞公評人制度對我國新聞立法道路的借鑒意義淺析
視覺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網絡時代的視覺傳播及其潛在問題初探
電影企業片頭視覺傳播特色分析
論卡通吉祥物的特征與價值
——以春晚吉祥物陽陽為例
淺析《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電影微博營銷策略及效果
城市品牌傳播微電影故事人物特征探析
淺析全球數字音樂產業發展態勢下我國的應對策略
媒體創意與策劃
“歸鄉情韻”
——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策劃案
“讓愛回家·讓心團聚"
——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策劃案
“中國夢·家國夢”
——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策劃案
真人秀節目《星走江湖》策劃案
讀書樂園
互聯網時代的媒體發展新思路
——《媒介融合概論》述評
會議綜述
理念、維度、方法:深層變革與探索
——“媒體大變局與新聞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綜述
封面人物介紹
青年學者管磷
新傳媒:2015.2:2015.2 節選
《新傳媒(2015.2)》: 傳統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是以“基站、交換網、核心網”為主,而“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將轉變為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萬物互聯)、智能終端(可穿戴、傳感器、應用)。這種基礎設施的變化必然帶來媒體在傳播方式、傳播主體、傳播路徑的革新。這與我們過去講述的媒介融合的觀念大有不同,如果只在傳統媒體的主導思維基礎上來反思媒介融合肯定是南轅北轍。所以,我們首先必須了解“互聯網+”的時代精神及其內涵。 (一)開放 開放就是“互聯互通”。媒介之間的互聯互通就是“無界化”,工業時代邁向知識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征是行業之間的邊界模糊,這正是由網絡技術的革新引發的。傳統媒體的改革并不是在原來傳統媒體基礎上補充互聯網的傳播渠道,也不是增加新媒體業務,而是要打開不同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堅實壁壘,促進信息內容的互通有無、技術應用的共享融通、高端人才的融會貫通,從而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惠互利、傳播價值*大化。同時,還要打開胸懷,面向全社會,充分利用內部與外部資源,實現媒體之間從有邊界到無邊界的轉變。 (二)平等 平等就是“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去等級化”。對于傳統媒體地位來說,從它產生以來一直就坐擁“老大哥”的寶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自高自大、恃才傲物的姿態,致使它無法放下身段向新興的媒體討教學習,更無法躬身聽取受眾的想法,這種故步自封的封閉思想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差距逐漸拉大。就傳統媒體的內部而言,還存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嚴格的上下級制度;而目前許多互聯網公司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已轉向為自管理者、自創業者,已經沒有了上下級的概念和區分。就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而言,用戶由產品購買者轉向產品制造者、產品定價者和產品傳播者再進一步轉向產品創意者,已不再是傳統的只能接受信息的單向角色。 ……
新傳媒:2015.2:2015.2 作者簡介
宮承波,山東大學文學(文藝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民族社會學)博士后。長期致力于傳媒理論、媒體創意及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網絡與新媒體(媒體創意)專業委員會主任、媒體創意研究中心主任,被推選為國際視覺傳播學會會長、全國傳播學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本科教育聯席會議秘書長。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