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從上海到洛杉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16992
- 條形碼:9787549616992 ; 978-7-5496-169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上海到洛杉磯 本書特色
★在西藏,有幸采訪山南軍分區司令員金毅明大校之后,我愈發堅定了人非渺小而偉大的信念。因為,有志者*終沒有屈服于大自然。 ——《幾代人在西藏的奉獻故事》 ★抓錯人不但使無辜者蒙冤,更是讓作案人逃脫。這是雙重失誤。 ——《刑警803重案支隊長劉道銘》 ★真的,我生為中醫人,死為中醫鬼。 ——《張建明:甘把此身獻岐黃》 ★武術界有句話:一個學生要找到好老師難,同樣,一個好老師要找到一個好學生也難。盧嵩高是一生喜歡武術的凌漢興*終找到的高人,而凌漢興又是盧嵩高意欲發揚心意六合拳所不能替代的學生。 ——《凌氏心意六合十大形傳奇》 ★為了撰寫《中國新生代農民工》,冬日的一個凌晨,寒風凜冽,農民騎三輪車,他披上軍大衣騎自行車跟在后面。寫一個賣菜人,黃傳會經歷了賣菜人一天所有的過程。 ——《黃傳會:為人為文細節真實一致》 ★機上,我沒睡,困了,打了幾個盹。我從中國來,我怕自己睡著了,把那些美好的記憶與溫馨丟失在異國他鄉,我要將那些事那些人的所有美好完整無缺地帶到這片土地,使我在這里的兩個星期始終有一種歸屬感依附情。 ——《秋天,飛往洛杉磯的航班上》
從上海到洛杉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別怕, 我說西藏、上海軍醫張春才、就讓我有這篇文章吧、漳州行到*美處、人追海寧潮、四十年: 期于和等待一瞬間、魂牽夢繞獨龍江、西北邊屯**連、上海神探老端木等。
從上海到洛杉磯 目錄
別怕,我說西藏
人追海寧潮
上海軍醫張春才
一曲水紅菱唱響到何時?
從溜索上過江的傈僳族
圣莫里茨:陌生而神秘的地方
"我活到100歲是沒有問題的
就讓我有這篇文章吧
沉思在瀾滄江邊
漳州行到*美處
四十年:期于和等待一瞬問
老杜鴨鴨,孜孜矻矻
我的悲情與詩歌
魂牽夢繞獨龍汀
幽默應笑我:解圍又解嘲
西北邊屯**連
*美的風景是渝黔隧道里的風槍
聽世界冠軍談球想到拳
本屆世界杯,我們看什么?
舟山路上老鄰居
酸楚中過濾出來的幸福
聽王武教授談吃蟹
在飛機上看天空看大地
崇明老白酒不沖頭了
飛往歐洲的空中
一只熱水瓶
三進西藏
附:西藏行詩二首
周轉人看周轉箱
建江,建江!
迪拜之"燙
從上海到洛杉磯
太平洋東海岸一瞥之斷想
秋天:飛往洛杉磯的航班上
感恩成都
生命的氣息
在美國看攝影家取景
中美之間張揚與內斂
紀實
挽弓當挽強
上海神探老端木
殘軀的超越
**街的故事
……
從上海到洛杉磯 節選
《從上海到洛杉磯》: 到瑞士已是慶幸,能有機會一睹這個歐洲首富乃至世界**的高福利國家的人情風貌。及至被告知:承蒙瑞士國家旅游局安排,我們將前往圣莫里茨作一短暫的體驗式采訪,實話實說,沒有一絲竊喜。那是因為:圣莫里茨對于我們而言,畢竟是一個陌生而神秘的地方。 一如“*美麗的風景,總在人跡罕至的偏僻處”,風姿綽約的圣莫里茨,亦如是。午飯后從伯爾尼出發,車子在頗有秋天涼意的山區里蜿蜒行駛。一路顛簸,傍晚時分,趕到下榻處,是當地*奢華的五星級kuLm賓館。車下來進去,沒有常規的大堂,只有一個很小很小的招呼客人的局促空間,這就是前臺,不過一條走廊,一個招呼客人的地方。我注意到了一個木頭的靠背椅,一只高凳子,還有一張像布滿皺紋似的老臉一樣的矮桌。這是1856年賓館開張時保留到今天的“文物”。右首進去,那才是雍容華貴、富麗典雅。負責辦理入住的小姐專業、禮貌,沒有什么聲音,稍候片刻,然后遞給我們一行三個人三張房卡。每人都是厚厚一疊,精致、漂亮,就此而言,與我出差無論國內國外都不同。 第二天,我們去游覽圣莫里茨小鎮。導游是五十開外文靜瘦弱的歐利文。圣莫里茨由兩個小鎮組成,巴莫和多蘇,大多數人都住在多蘇,因為那里才更多是原住民的所在。歐利文對圣莫里茨的一切了如指掌如數家珍。站在大街上,我們再看整個圣莫里茨才知道,它是一個高山療養的勝地,它的位置遠高于其他地方,好像是被上帝之手用一個“托盤”把它送到了離太陽很近的高處,一年四季陽光充足,322天不下雨,植被好,周圍還有雪山,空氣潔凈更是令人神清氣爽。這是一個概念,而細節就只能聽歐利文的解說了。圣莫里茨*早被“發現”是英國人的作品。這里的夏天可以想見的美麗,冬天也可以玩,而世界上的人類原來都是信守冬季是蟄居不出的歲月。英國人喜歡打賭,1856年,建造在海拔1856米上的kuLm賓館發出別樣的邀請:如果冬天到這里來玩得不好,我們免費。覺得好就住下,不好房間費用報銷。結果,英國人來了,一直住到來年四月。喜歡玩的英國人從此發軔了冬季旅行從圣莫里茨開始。kuIm賓館是當地歷史*悠久的建筑,kuLm就是頂端的意思,整個瑞士用電燈是從這里水力發電供應kuLm開始的。圣莫里茨的水源充沛,水質之好也是聞名于世的,富含礦物質的水源,在3000多年前就享有盛名了,它對人體很好,當地稱它為“萬靈水”,還有益于幫助生小孩。下坡途中,有一斜塔,不是設計失誤,而是整個山體在移動。上面有一鐘樓,那是1147年的產物,斜塔對面也有一座賓館,這是kuLm賓館老板的兒子于1896年建造的。 路邊,有一座我們看來不無粗糙的生鐵鑄就的雕像,那是勇敢者的象征,肚子前面一塊滑板,在高處憑借速度和重量向下滑行,時速可達130公里。這項“肉包鐵”的滑板運動始于1885年,雕塑是在該運動100年后立的紀念碑。現在國內外馬路上都可見到的滑板無一不是體現人們希望“加快步伐”的愿望。圣莫里茨海拔高,陽光好,曾經舉辦過1928年和1948年的兩屆世界冬季奧運會。始作俑者,還是英國人吧。進入冬奧會場地,山上偏僻的寂寥處,全然沒有了當年的熱鬧景象,門口冷冷清清只有幾輛滑雪的賽車停著。我們跟著歐利文先生走在滑雪場的賽道上,聽他的講解。想起那座雕像,我們腦海中浮現出滑行者的英姿。歐利文坦言自己不敢,但是他兒子試過,穿過兩邊的森林感覺好極了,就是危險,不能剎車。他講了一個故事,去年一位在高速中的英國人滑行者,沖下山時,一條腿伸在外面,到了山下發現自己的一只腳沒有了,人們馬上幫助去尋找,送到小鎮上的診所居然接上了。這不由人不佩服,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醫療水平啊?! ……
從上海到洛杉磯 作者簡介
朱全弟,1956年生,1973年分配到技校,畢業后先后在市建二公司、上海膠鞋六廠、上海金陵中學當工人。興趣廣泛,喜歡運動,下象棋,打乒乓,練武術。本科學歷,法學士學位。1994年4月進入新民晚報做記者。 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同年獲得《解放日報》、《文匯報》、上海市文聯、上海市作協和上海市總工會聯合征文的短篇小說處女作獎。獲得1987年度《萌芽》獎、1996年《海上文壇》報告文學佳作獎。1996年加入上海作家協會,2013年被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聘為客座研究員,201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第四個領域》《男人之歌》《從上海到洛杉磯》及《懷舊蘇州河》(合著)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