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42240
- 條形碼:9787106042240 ; 978-7-106-0422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本書特色
湯俊編著的《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聚焦動畫劇作觀念,以經典童話到世俗人生的發生與轉變過程為研究的支點,探討近百年來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特征。因此,在針對文獻資料的檢索和使用上,本書主要圍繞童話文本研究、劇作觀念研究、電影歷史與理論、動畫理論研究以及民族歷史、媒介傳播等相關層面展開,一方面廣泛理清國內、國外動畫史學和動畫理論成果,從中尋找關涉動畫劇作內容和分析的素材,另一方面,利用現有資源,采訪國內外動畫從業者和理論工作者,力爭對本書的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間接和直接資料。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內容簡介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聚焦動畫劇作觀念,以經典童話到世俗人生的發生與轉變過程為研究的支點,探討近百年來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特征。因此,在針對文獻資料的檢索和使用上,《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主要圍繞童話文本研究、劇作觀念研究、電影歷史與理論、動畫理論研究以及民族歷史、媒介傳播等相關層面展開,一方面廣泛理清國內、國外動畫史學和動畫理論成果,從中尋找關涉動畫劇作內容和分析的素材,另一方面,利用現有資源,采訪國內外動畫從業者和理論工作者,力爭對《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的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間接和直接資料。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目錄
導論
**節 研究動機來源
第二節 研究現狀分析
第三節 研究方法闡述
**章 從經典童話到動畫影像
**節 動畫的藝術特征
一、動畫作為“技術與藝術”
二、動畫作為“假定與真實”
三、動畫作為“想象與情感”
第二節 動畫劇作觀念的模式形成
一、童話·夢·電影·動畫
二、《白雪公主》與動畫劇作觀念的模式形成
第二章 題材策略:與時俱進俯仰萬象
**節 從改編到原創路徑
一、改編題材
二、原創題材
第二節 幾類題材的突圍
一、宗教題材
二、幻想題材
三、偵探題材
四、另類風格的題材
第三節 照進世俗:成人童話
一、逼進現實題材
二、動畫“紀錄片題材
三、超越現實題材
第三章 人物塑造:直面人生浮世繪心
**節 走下神壇的主人公群落
一、主人公形象風格化
二、主人公性格的個性化
三、主角的英雄遲暮
四、壞小子也能成為主人公
五、多主人公團隊
第二節 流光溢彩的女性角色
一、從真善美的公主到追尋自我的鄰家女孩
二、女巫形象的可愛回歸
三、“老女人”形象的華彩蛻變
第三節 反面角色的非臉譜化傾向
第四節 陪襯角色的多邊形特征
第五節 表演風格的大音希聲
第四章 敘事策略:細致著墨探索納新
**節 復雜細膩的情節建構
第二節 敘事結構的多變可能
……
第五章 溯根探源
第六章 反思:中國動畫劇作觀念困局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美國網上影評協會評出的100部影史*佳動畫片完整名單
附錄二 奧斯卡金像獎“*佳動畫片獎”年表
謝辭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節選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2.真實:怎樣的“真實” 有一個悖論一直以來都困繞著動畫電影,這也是喋喋不休爭論的焦點,即假定與真實的關系,這也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當然,實拍電影常常也面臨這樣的困境,但是對于動畫電影來說,這個難題顯然有些更讓人值得深究的意味,動畫電影可以表現什么?究竟動畫能不能表達真實?畢竟動畫的制作工藝注定了這門藝術不能簡單等同于實拍電影。 電影以連續攝影作為影像再現的手段,以鮮活的色彩、聲音、光影等方式,基本還原和記錄著現實生活中人和世界,并以此來調動觀眾的視聽感知經驗,達到逼真的銀幕影像的幻覺體驗。甚至在很多時候,電影往往通過對場景、道具、化裝、服飾等的把握來追求原生態的現實質感和逼真效果。這種以時間性、運動性的視覺影像具有高度的假定性的藝術特征,它排斥一切裝飾或表演的虛假,排斥人為的痕跡,試圖通過與現實世界的接近贏得觀眾的認同與接受,可以說電影具有的真實效果是任何其他藝術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獨特優勢。所以,正是在這樣的層面,巴贊和克拉考爾等倡導紀實美學的電影學者都提出了“攝影影像本體論”等觀點,巴贊認為“外部世界的影像**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預、參與創造”,他強調攝影影像的獨特性在于其本質的客觀性,這些理論也進而形成了20世紀60年代一大批高舉紀實美學旗幟的電影新浪潮。 但電影的這些優勢到了以動畫為創作手段的電影門類面前,就顯現得有些讓人困惑,動畫是一門從無到有、紙上談兵的藝術,在正式面對觀眾公映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假設,包括視覺形象、面部表情、運動方式、環境布局、聲音特效等,甚至在此之前的劇本創意、前期演員聲音表演等同樣充滿了假設的特點,更進一步說,觀眾的觀影過程都與電影有些不同,觀眾不是被與再現現實的逼真性的畫面所打動,觀眾的欣賞與讀解是建立在更為自覺基礎之上的心理認同,他們明明知道觀看的形象不是真實的生命,卻自愿擱置陌生感,而被動畫營造的視聽畫面以及由此產生的幻覺而感動,自愿的信以為真地接受與認同。 ……
動畫劇作觀念的衍變 作者簡介
湯俊動畫編劇、動畫創意制片人,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博士。 參與編撰:《動畫經典作品賞析》《世界動畫大片鑒賞》《影視動畫編劇學》等動畫專業教材。 參與創作包括:影院動畫《魁拔》(編劇);影院動畫《快樂奔跑》(編劇)獲第十三屆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影片獎”;電影劇本《親愛的,我們買房吧》獲夏衍電影文學獎“創意劇本獎”;動畫劇本《丁丁丁果凍奇遇記》獲第四屆浙江省廣電、文聯“鳳凰獎”電影劇本大賽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