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72908
- 條形碼:9787549572908 ; 978-7-5495-7290-8
- 裝幀:10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 本書特色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學刊正是國內**份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的中文學術叢書。《中國當代藝術研究》第二輯的主題是:“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內容涉及攝影、電影、聲音、繪畫及互聯網的研究,分為“專題論文”“當代檔案”“海外回譯”“展覽研究”“問題現場”等欄目,作者身份涵蓋藝術史學者、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文化理論學者、歷史學家及藝術家。 本輯主要探討的是20世紀以來現代公共空間的形成(包括實體公共空間和話語公共空間)所帶來的中國藝術的形態、組織方式與傳播方式的轉變。廣場、劇院、博物館等實體公共空間以及雜志、社團等產生公共話語的平臺構成現代性的社會表征,而“公共性”和“公共空間”本身又具有變動性和多樣性的歷史。通過比較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語境下公共空間性質的變化,我們可以通觀空間給予藝術生產的意義變奏以及兩者的雙向互動過程。
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以研究的獨立性、開放性與學理性為基礎,提倡開闊的學術視野、專業的微觀研究與敏銳的問題意識。本叢書希望能夠在打破藝術史、藝術評論、藝術理論寫作之間,以及與其他各人文學科領域之間的界限的同時,也能擺脫日益固化的當代藝術歷史敘事。本叢書側重于專題論文、綜合評論和重要文獻的發表,鼓勵深入的學術論爭與對話,意在構建一個有理論意識與實證精神的以中國當代藝術研究為基礎的學術場域。
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 目錄
公共空間與藝術形態的轉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2 作者簡介
胡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副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物館學博士,關注的研究方向為20世紀中國革命美術史、中國現當代藝術展覽史,長期從事當代藝術的批評與策展。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